引用 作者: 此帖已删 查看文章
如果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那么你的话就有说服力了。

首先,要研究任何事物对原有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参照组,这也是生物学常用的一个方法。 我们说中华武学是否有实战价值,是否比西方格斗术更实用,需要一个这样的实验,一个人,如果他练中国武术,而另一个和他同等条件的人练习西方格斗,假设二者投入同样的精力,达到同样武学造诣,那么谁更强? 当然,这样的实验根本不可能做出,所以我们不能轻易说哪个更强。

如果西方人比东方人身体素质更强,他们用西方格斗打败了中国人,就说明格斗术高于中国武学?这样的观点毫无根基。

那么,我可以给你举一个稍显科学的“武术实验”。 普京保镖和少林僧人的比武恐怕很多人都知道。第一次比武,他们输给了少林僧人,之后,他们聘请了少林的武师回俄罗斯,之后再度挑战少林僧人,并取得了胜利。如果假设第一次比武,保镖和僧人的武术水平分别是A和B, 显然从使用格斗上,可以得到A<B, 假设保镖和僧人有同等学习能力,那么第二次比武时候,双方格斗能力为A+a1和B+a2。 显然A+a1>B+a2 所以a1>a2。合理假设比武双方在之前武术学习中投入同样精力,双方能力相同,年龄相似,武僧一直只练习武术,那么如果不练习武术,保镖的第二次比武时候能力应该为A(1+t1/t2),武僧为B(1+t1/t2),其中,t1为两次比武时间间隔,t2为两人在第一次比武前投入练武时间。
由于A <B, 第二次比武时,保镖如果不学中华武术,应该不会赢得比赛。所以以普京保镖为研究样本,以武僧为参照系,可以得出,
1)如果 1,格斗,武学(中华武学)的进境与投入时间为线性关系(排除瓶颈现象和能力的阶越),也就是两种武术为线性关于时间的系统。
2,格斗与武学没有相干,也就是说不存在关于投入精力的非线性影响(不会因为两者的组合而得到高于两者线性相加的高级格斗技术)。
当1,2,同时满足,我们可以得出武学强于格斗术。

2)当1满足,2不满足,可以得出两者都学能得到最强的人类技击技法。
3)当1不满足,2满足,可以得出两种技法的强弱取决于练习者的进境。
4)当1,2,都不满足,无法得到关于孰强孰弱的判断。


而且,中国武术的宗旨恐怕不是搏杀,而且如果考虑到文化本身对习武者的影响,我们应该明白往往中国武学的真正大师,反而不屑于比试。毕竟你不能指望少林寺的高僧为了输赢一念,而放弃了出家人应有的谦忍。 所以武校的例子就不要再举了。



即便事实是武术若于西方格斗,只能说明现在的武术,在搏击范畴内,弱于现在的,以搏击为主要目的的西方格斗。 那么恐怕不能说因此要放弃中国武学。 中国所谓的门户之见和传男不传女,已经使得很多宝贵的文化元素流失。所以因为这些现在看来落后的民族习惯使得中华武学逐渐失传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还原一个真正的中国武学,我们恐怕反而应该更加努力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