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在平等
由
于 14-10-24 17:13 发布 (299 查看)
训练人才为合作
记者王意善台北报导
传统的中华文化,师生间有极强烈的伦理观念,而至今日,学生如要学习到好的学养,除了「尊师重道」的观念之外,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需调整。在世界教师日举办的「良心觉醒国际论坛IV」上,万能科技大学副校长徐振雄指出,「良心时代运动宣言」第一条即揭橥「良心源自天赋,天赋人权,生而平等,良心天平超越世间法则,为天地间唯一仲裁。」他在教育界深深感受到,老师必须放下高傲的身段,优秀的学生才能学习到正确的态度。
徐振雄认为许多资优学生进入社会,免不了有高傲的心态,其实就是某种歧视,只有态度正确,才能把这事情做好。老师不高傲,会重视每个人平等的受教权,让每个学生能力能充分发展;学生不歧视,就不会影响态度或偏见,彼此才能互相合作。
教育需重视平等权,中华经济研究院政策顾问陈丽瑛就有很深的感受,她表示台湾在经济改革开放初期仍然比较有女性歧视。后来在民国57年开始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以后,很多学生上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必须进入职场,通常男生进工业职业学校,女生大部分进商业职业学校,在那样的结构下成长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小企业的主力。那时大学录取率超低,只有百分之19%,所以大学生都是菁英,技术要进步的话就要靠这些菁英。1980年竹科成立,从硅谷回来的科学家,就是所谓大学以上教育的博、硕士,那时有规划的发展政策,然后配合市场经济,使人力,劳力和脑力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体制,经济于是开始成长。陈丽瑛认为,经济发展是要靠规划、靠不同的人才合作建构起来的。政府必须规划「良心政策」结合「良心行政」,才能造就「良心政治」,让人民享有真正安和乐利的生活。
真正的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而不是齐头式的平等,所以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的发展。徐振雄表示,教育者应该要示范一个学习的想象空间,现在教育界有提出「翻转教室」的理念,促进学生从更多的层面去想象,刺激思考、创意空间。他认为良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多人对于不同的事情会有一个见解,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社会公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如何判断的能力,这个公断来自一个思考的方式,和一个去探求真理解释的一个方法。
为什么社会公断需要学习?中华民国计算机稽核协会理事暨专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庄盛祺以会计工作为例,他表示会计的工作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道德的工作,那道德的工作,当然就有一些道德标准要遵守。因为万一老板如果做一些违法的事情,部属要不要去学习美国的whistle-blowing「吹哨者」去举发?但可能举发之后工作也没了,这就是东西文化上的差异。
最近食安问题连环爆,无良商人的员工没有人敢早点举发,让所有的人民都吃了很多年的黑心食品,事后再多的补偿又岂能挽回众人的健康?庄盛祺觉得这其实是要慢慢去培养的,事实上目前金管会也有做这方面的宣扬,希望能够发挥所谓内部觉醒的能力,未来应该随着社会的认知,让大家都有良心需要觉醒的共识。相信藉由专业人士发表的教育建言,能够让政府、民众慢慢了解,唯有良心才能引动良政。
「良心觉醒国际论坛」是联合国NGO世界公民总会、世界之爱和平总会与太极门气功养生学会等单位延续将「良心时代运动」所举办的系列活动,希望藉由专家建言将善的影响力持续扩散,相关全球发展状况与响应方式,可以上良心时代运动网站www.aneoc.org了解,也欢迎各界共同响应「良心时代运动宣言」全球联署。
![]()
图:世界教师日所举办的「良心觉醒国际论坛IV」,教育专家提到,老师必须放下高傲的身段,优秀的学生才能学习到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