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7 共计 7 条

混合查看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世界五大文化圈概述

    二、東亞文化圈(漢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東亞文化圈的區域,主要是以東亞為主,以中國為核心,包括韓國、日本、越南等地;正因為中國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擴散中心,所以中國會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現在東亞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漢字、儒家思想(例如這些地方都設有孔廟)、以中國律法為藍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國化的佛教。


    1–韓國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

    (一)漢字:漢字輸入朝鮮半島的證據,可以從其西北部發現戰國時代的錢、在平壤發現秦戈得到證明。另外從文獻記載,特別是「衛氏朝鮮」(西元前194-108年),在今日的平壤建立一個將近一世紀的漢族政權,這也使漢字在北朝鮮更加流通,等到三、四世紀之際漢字的使用更加地成熟。

    (二)儒家思想:漢武帝時曾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朝鮮為郡縣之地,理應尊令設學立教。在文獻上,朝鮮明顯有學校的設置,始於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372年)設立「太學」。之後各地陸續成立,並且設學以後均以儒家經典為基本教材。

    (三)律令:朝鮮半島在西元373年高句麗曾頒行律令,新羅在520年也有頒佈律令。另外在王氏高句麗時代,其律令篇目及條文與唐律令頗多雷同;而李氏朝鮮也採用明律,另外還有經國大典、大典會通等法典的編纂,均受明律、明會典的影響甚大。


    2–越南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

    (一)漢字:自秦漢以來,已領有越南的北部,所以漢字亦隨著統治權的行使而傳入,亦可理解。

    (二)儒家思想:越南自漢即為中國的一州,漢武帝興學校,亦適用於越南。等到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士人抱經籍紛紛尋求避難之地,越南是其中之一。吳國建立後,士燮出掌交州禮賢下士,使得交州文風大勝。

    (三)律令:越南屬於中國時期,適用中國國內法。獨立之後,李朝太宗時代曾撰成刑書三卷(1042年)、陳朝太宗時代曾制定國朝刑律(1230年),這些都受唐律的影響。黎朝聖宗洪德年間(西元1470-1496年),制訂刑律六卷,其律文大都收錄在潘輝所編的歷朝憲章類誌,為今存越南最古的法典。


    3–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

    (一)漢字:西元三、四世紀的日本,其與當時中國王朝的往來,已能使用熟練的漢文。後來雖然日本發明表音文字和萬葉假名,但與朝鮮一樣,仍無礙於上層知識分子的漢文教養。

    (二)儒家思想:一般認為百濟博士王仁攜論語、千字文赴日,是儒家思想傳入日本的開始,其時間應該是西元404、405年之間,也就是五世紀之初的時候。

    (三)律令:日本在668年有「近江令」、682年有「淨御原令」公布。兩者主要是以唐永徽、開元七年律令為藍本,尤其是「永徽律令」。不過日本此後的「律令國家」的建設並不成功,而邁進武家政治時代,直至幕府時期,其行用的諸法典,仍參照唐、明、清律使用。




  2. #2
    高级会员 博士四年级 kina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宙斯帝國★═━
    文章
    16,071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35

    预设 回复: 世界五大文化圈概述

    引用 作者: 内拉祖里 查看文章
    二、東亞文化圈(漢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東亞文化圈的區域,主要是以東亞為主,以中國為核心,包括韓國、日本、越南等地;正因為中國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擴散中心,所以中國會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現在東亞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漢字、儒家思想(例如這些地方都設有孔廟)、以中國律法為藍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國化的佛教。


    1–韓國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

    (一)漢字:漢字輸入朝鮮半島的證據,可以從其西北部發現戰國時代的錢、在平壤發現秦戈得到證明。另外從文獻記載,特別是「衛氏朝鮮」(西元前194-108年),在今日的平壤建立一個將近一世紀的漢族政權,這也使漢字在北朝鮮更加流通,等到三、四世紀之際漢字的使用更加地成熟。

    (二)儒家思想:漢武帝時曾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朝鮮為郡縣之地,理應尊令設學立教。在文獻上,朝鮮明顯有學校的設置,始於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372年)設立「太學」。之後各地陸續成立,並且設學以後均以儒家經典為基本教材。

    (三)律令:朝鮮半島在西元373年高句麗曾頒行律令,新羅在520年也有頒佈律令。另外在王氏高句麗時代,其律令篇目及條文與唐律令頗多雷同;而李氏朝鮮也採用明律,另外還有經國大典、大典會通等法典的編纂,均受明律、明會典的影響甚大。


    現在還有韓國人居然說漢字是他們發明的,呸,小高麗人也想把我們中華文化遺產佔為己有~~~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