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内拉祖里
二、東亞文化圈(漢字文化圈)
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東亞文化圈的區域,主要是以東亞為主,以中國為核心,包括韓國、日本、越南等地;正因為中國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擴散中心,所以中國會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現在東亞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漢字、儒家思想(例如這些地方都設有孔廟)、以中國律法為藍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國化的佛教。
1–韓國對於中國文化的吸收
(一)漢字:漢字輸入朝鮮半島的證據,可以從其西北部發現戰國時代的錢、在平壤發現秦戈得到證明。另外從文獻記載,特別是「衛氏朝鮮」(西元前194-108年),在今日的平壤建立一個將近一世紀的漢族政權,這也使漢字在北朝鮮更加流通,等到三、四世紀之際漢字的使用更加地成熟。
(二)儒家思想:漢武帝時曾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朝鮮為郡縣之地,理應尊令設學立教。在文獻上,朝鮮明顯有學校的設置,始於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372年)設立「太學」。之後各地陸續成立,並且設學以後均以儒家經典為基本教材。
(三)律令:朝鮮半島在西元373年高句麗曾頒行律令,新羅在520年也有頒佈律令。另外在王氏高句麗時代,其律令篇目及條文與唐律令頗多雷同;而李氏朝鮮也採用明律,另外還有經國大典、大典會通等法典的編纂,均受明律、明會典的影響甚大。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