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1 共计 1 条
  1. #1
    普通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08-06-02
    文章
    48
    Thanks
    1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0

    预设 健康心理换来健康血压

    张女士四十刚出头,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中层管理者,去年在公司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中查 出有高血压,虽然坚持服用降压药,但血压控制得并不理想。医生在交谈中发现,张女士有失眠、焦虑等症状,工作压力大到甚至使其出现了轻度抑郁。医生怀疑她 的高血压与心理健康有关系,因此建议张女士接受持续的心理辅导,结果,血压回到正常数值,而且长期无复发。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鲁原教授介绍,精神 紧张、压力大、抑郁等心理问题与血压的升高密切相关,建议中年高压人群在患上高血压后,可从心理调节方面下手治疗。
    高血压是心身疾病
    高 血压是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诱因,其危害性远远超过吸烟、糖尿病、肥胖、过度吸烟和不安全性生活。2010年我国高血压的人群已达2.3亿,较2002 年增加了7000万。但遗憾的是,有半数的国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即便是在接受治疗,有九成的人血压未能很好控制。
    说起高血压的 治疗,许多人都头头是道——按时量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坚持限盐饮食等。为何做到这些后,有人血压依然控制得不理想呢?陈鲁原介绍,精神紧张、压力大、 抑郁与血压的升高密切相关。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通过 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人的个性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长期紧张、压抑、忧 虑,人际关系紧张,更易患高血压病。
    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已被划入心身疾病范畴。心身疾病是心理疾病的一 种。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与其它心理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等又有所不同,神经官能症不伴有明确的躯体器官损害,而心身疾 病则有明确的躯体器官病变。因此心身疾病又被称为“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陈鲁原表示,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要学会幽默,一阵轻松的笑可以使你肌肉放松,血压降低;要学会向朋友、亲人倾吐,释放内心积压的不良情绪,有助血压平和。当然,如果您已患上高血压病,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 同时,还必须坚持正规的降血压治疗,而且要长期服药,且不可中途停药,否则会前功尽弃,并导致其他疾病出现。高血压患者特别需要心理治疗。
    此篇文章于 12-08-07 09:14 被 800888 编辑。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