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第2页,共13页 第一第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最后最后
显示结果从 11 到 20 共计 128 条
  1. #11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19.墩饽饽


    饽饽是北京人对面制点心等食品的一种称谓。在客人来了要摆饽饽、煮水饺,称煮饽饽,因此北京糕点店也称饽饽铺。饽饽一词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中说:“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讹为磨磨。”波同饽音,可见饽饽在明代就有。清以后的宫廷御膳房专门设有饽饽局,为皇室做美点,北京城内的饽饽铺专营满族糕点。
      墩饽饽显然是面食制品的一种,但它不属饽饽铺的糕点,而是北京小吃的一个品种。除墩饽饽外,称饽饽的种类很多,如硬面饽饽也称饽饽,大概是一种移植和借用了。
      墩饽饽做法极简单,用酵面加碱、白糖、桂花揉在一起,搓条揪小剂,并摁成中间稍薄周围稍厚的扁圆形,先用饼铛用微火烙,两面成黄色后,码入烤盘,入炉烤熟。
      墩饽饽颜色白黄,松软有弹性,味甜润。墩饽饽宜凉吃,所以烤熟后要晾凉,最好放在木箱中闷软,适于老人食用。



    20.茯苓饼


    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南宋《儒门事亲》中:“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到了清初,时人讲究“糕贵乎松,饼利于薄”,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随后添加多种果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把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馅的茯苓饼。既有浓郁桂香,又营养丰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补之功。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九十年代以前,一直与果脯作为出差来北京的必购之物。旧京的茯苓饼以前门外大栅栏聚顺和最为著名。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2. #12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21.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进入北京,成为北京小吃。它的特点是用缸做成炉子,将烧饼生坯贴在缸壁上烤制而成,故名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的制作是:用清水加盐化开,放入白面和成冷水面团,再用油加热后晾温,最好用驴油,放小米面和均匀,成为油酥瓤,然后将冷水面团上案,揉成长条,压扁按平,擀成长条、50厘米宽、厚薄均匀的大片,将油酥瓤均匀抹在大片上,由外向里卷成卷,抻成长条,揪成8厘米长、3厘米宽的剂子,擀成横8厘米,竖18厘米,前后折叠三层,再横擀成8厘米,竖12厘米,前后折叠,中间搭茬,茬处为三层,两边为两层,用擀杖在搭茬处中间轻压合缝,成长8厘米、宽6.5厘米的生坯,然后撒匀芝麻,翻过来洒些水,在案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上炉时生坯横放在手上,自右至左把缸口贴满,再自上而下贴满缸壁,间距0.5厘米,贴完后,盖上盖,稍等一会儿,把火拨开一半,再过3至5分钟把火全部捅开烘烤,烧饼呈虎皮色时即可出炉。

      缸炉烧饼色泽浅黄,外皮酥内瓤层次分明,筋道利口。


    22. 锅贴


    锅贴是烙制油贴的小吃。过去经营锅贴的地方很多,但以护国寺庙会和西安门西安市场的锅贴最为有名。成品皮薄、馅大,色焦黄,咸鲜味香。锅贴两角不封口,成月牙形,馅似露非露为一大特色 .颜色黄亮油润,底面焦脆,馅料鲜香无比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3. #13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23.果脯


    24.核桃酪


    提神、补肾、强身的功效。解放前以“会贤堂”制作的核桃酪质量最好,闻名京城。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4. #14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25.核桃酥

    满族祭祖供核桃酥.香甜细嫩,油而不腻。滋阴补肺肾。


    26.糊饼


    中国匹萨——糊饼 哈哈,老北京都知道的一道著名的食品就是糊饼啦,因为和匹萨一样,是馅放在面上的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5. #15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27.糊塌子


    糊塌子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就是用面粉和西葫芦摊成薄饼,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味道极为鲜美。糊塌子的主要原料是西葫芦。
    此篇文章于 07-05-05 02:40 被 孙小美 编辑。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6. #16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29.蝴蝶酥


    蝴蝶酥因其状似蝴蝶而得名。其口感松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30.黄糕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色泽鲜黄,质地松软,味甜香润,营养丰富的特色。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7. #17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31.馄饨
    (這個是我的最愛~!!!)

    1400年以前就在北京出现,目前已成为中国南北通行的食品。
    馄饨是一种古老食品,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已十分普遍,唐、宋、元、明、清历朝都有记载。
    北京的馄饨四季常有,肩挑担卖馄饨的小贩很多。《故都食物百咏》中说:“馄饨过市喊开锅,汤好无须在肉多。今世不逢张手美,充饥谁管味如何!”(注:张手美,唐朝长安著名的制作小吃的高手。)并注说:“沿街叫卖者,不如饭馆所制之佳。然唤到门首,咄嗟立办,用以充饥,亦殊方便也。”从诗和注中可以很形象地看到卖馄饨的情景了。他们肩挑担子,一头架锅内煮一只鸡,一头有案板和馅儿等物,一面包一面煮,十分方便。但最有名的首推东安市场附近的“馄饨侯”的馄饨。挂着蓝地白边白字的布,上写“馄饨侯”三个字。汤是鸡汤,馄饨包得皮薄馅儿足,肉多而不腻,汤浓而不浑,佐料与众不同,用好酱油、陈醋、豌豆苗儿、上等紫菜、晶黄整齐的虾米皮,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一直经营到半夜。吃馄饨的人很多,老主顾可以记账,等有钱的时候一起付账,生意十分红火。一些大饭庄也有馄饨的供应,如前门外的致美斋饭庄供应的馄饨就很出名。《都门杂咏》中记载说:“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清汤润物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32.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剁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人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汁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是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辣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私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此篇文章于 07-05-05 02:41 被 孙小美 编辑。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8. #18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33.酱肘子


    天福号的酱肘子以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的特色闻名京城,独树一帜,经久不衰。在历史上曾作为清王朝贡品

    34.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满族家常风味小吃,以大白菜为主料,加芥菜、白糖、醋等,经沸水浇后闷制而成,是北方过春节时重要的下酒菜。宮廷御宴的八道首碟头一个就是芥末墩儿。梅兰芳宵夜也经常吃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色黄白,又甜又酸又脆又辣,冲鼻通气,爽口解腻,滋味绝佳。汪曾琪在他的《老舍先生》一文中提到:“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9. #19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35.京东肉饼

    京东肉饼为北京以东夏垫镇别名大麻七的杨景禄所创制。 ,是解放前就有的大众食品,其特点是皮厚(老师傅称为“嘴唇子皮儿”)、馅足(大多为牛羊肉馅),吃了以后特别抗饿,故广为劳动人民喜爱。马季做京东肉饼在相声界非常有名,人称“马家馅饼”。梁左在平谷插过队,对京东肉饼一直念念不忘。


    36.菊花饼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10. #20
    小KAPO 初中一年级 孙小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二环路
    文章
    5,00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4

    预设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200种[史上最强图片版]★

    37.卷糕


    38.开口笑
    开口笑是北京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种。因其经油炸后上端裂开而得名。

      开口笑用面粉、饴糖、白糖、鸡蛋、麻仁及油等为原料,每斤面耗油200克。制法是鸡蛋磕碎去皮倒入盆内,稍加上一点苏打粉,下入适量的白糖、饴糖,再用白面加水和油一起搅拌,均匀地倒入盆内,搅拌均匀并揉和成面团,揪成小剂,麻仁用水拌匀,把小剂放在麻仁内滚一滚,不要按揉。油锅烧油,将粘芝麻的剂入油锅中炸至开口即成。开口笑香甜暄酥,十分可口。

    我们我们我们。。。猴吱~!
    爱吃爱吃爱吃。。。桃吱~!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