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隔壁“生活之友” 房间里,看到介绍介绍酒吧生活的帖子。题目是,“酒吧点酒,不必碍于面子” 。文中所谓碍于面子,是说酒吧里头,想喝点鸡尾酒,因为品种繁多,不太懂得,于是面子上过不去。

忽然间,我想起一个问题来。如果这个酒吧里头出售的,不是鸡尾酒,而是咱们中国的各种酒水,这时,是否还存在著碍于面子的问题呢?我想,这个就是不会存在了。咱们中国虽然也有成百上千的酒品,但是那些名牌产品我们基本都是很熟的。如果我们进入一家中国酒吧,要名牌有茅台五梁液,要实惠有老白干二锅头,一般人都是知道品位高低的。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饮酒习惯,是和社会文化行为紧密联系的。喝酒时,讲究一个尊次,讲究一个权威,讲究一个统一。

可是,在那些出售洋酒为主的酒吧里头,这个思维的方式就不同了。尤其是在遇到喝鸡尾酒的时候。极少看见按照酒品的贵贱来点叫鸡尾酒的。因为这个所谓的鸡尾酒,是把各种酒水饮料混合来去。饮用的时候,你很难分清你的鸡尾酒是不是就比我的鸡尾酒高贵。更有甚之,你那种混合物可能只是适合你个人口味,而未必是所有人都叫好的。另据非权威性统计,鸡尾酒的调配组合,有两千多种。品种之繁杂,使得一般人很难形成一个专家,也很难形成一个味道最好的饮品。这就是说,喝起鸡尾酒来,谁也没法比个优劣高低。由此可见,喝鸡尾酒讲究的是个性,是创新,是平等。

奇怪啊,这把酒水混来混去的饮酒方法,怎么就没有在咱们这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发明出来呢?也许是因为它太不成体统,也许是它太没有章法,也许是它太不合规矩。这种茅台和鸡尾酒的相比,不正映象了尊崇权威和张扬个性的对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