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江南经济革命’说
一直以来中外对国史的一个共识就是‘宋代江南经济革命’说。此说赖以建立的基础之一,是宋代江南粮食亩产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许多学者之所以对宋代粮食亩产量作出过高地估计,一个原因就是忽略了生态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例如,生态是学者已经证实了宋代大部分时间处于气候变冷的时期。而从现代农学的角度看,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气候变化也会对农业产量带来严重的影响,遑论数百年前的宋代!
其次,农作物的产量也取决于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消耗与补充状况。清代中期,将南非两产量比宋代有显著提高,而且有大量的肥料进口,但是水稻的亩产量(2.3 清石/清亩)却仅仅相当于南宋的3.7石。宋代江南施肥数量云远不及清代中期,这是没有争议的。许多学者认为南宋江南水稻亩产达到三四石,五六石乃至六七石,从物质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是无法解释的。
因此,如果我们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那么就会对‘宋代江南粮食亩产量有大幅提高’产生质疑。进而对以其为理论基础的‘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说产生严重的怀疑。(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