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多种特性,而人是每一个特性都需要特定的视角。但是不论从哪一个视角出发,所看到的都只不过是该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譬如一块金刚石,从物理学的视角看,看到的是其中两体及硬度等物理特征;从化学视角出发,看到的却是其成分,结构等化学特征。同样的,从美学角度看,看到的是其光泽,线条和形状所体现的美感;从经济学角度看,看到的是有稀缺性导致的高价;从社会学视角着眼,看到了其拥有者的社会地位;从宗教文化学角度审视,看到的是其所包含的某种神秘心理力量......所有这些特征都属于这颗金刚石,但是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代表金刚石的完整特性。

只有认识了所有特征,才能真正的认识这块金刚石;而由只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才能看到各个不同特征。因此,即便是要认识哪怕一个像金刚石这样简单的事物,也必须从多视角出发进行观察与研究。

那么如果从更多的视角来研究历史学,清况又会怎样呢?随着视野的不断扩大,我们将看到: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历史共识,许多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有严重缺陷的。而之所以如此,除了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以往研究中,看问题的视角过于单一。如果从更多视角出发来看,就可以发现这些观点确实存在问题。

下面我就每天找一个这样的例子,希望通过这些可以使大家对我们的历史有一个重新认识,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不论是具体事例还是角度方法方面。

(最后需要指出,多从视角看待历史是有清华大学经济历史学家李伯重所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