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2 共计 2 条

混合查看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10-08-28
    住址
    wien
    文章
    25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6

    预设 回国探亲时间多久才合适2011-02-05 博客8ok

    出洋的人,都会面对回国探亲事宜。这个游子的永恒话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需要金钱、时间、体格“三项全能”。若三缺一,就只能望乡兴叹。
    浪子尝为他乡飘零未尽孝道而悲哀,人到中年,自身拖儿带女,在藩邦巨大生存压力下难以“动弹”。无奈年事渐高、身体欠安的双亲又需照顾,而家长既愿子女志在四方高就,又儿行千里担忧,两者相夹攻心,矛盾的处境亟难解决。
    总归还是要常返乡看看,可这“常”要多频、逗留要多久,有个“度”的考量,甚难把握得当。
    依着人情应是多多益善,可惜真正操行之却有难言之隐,“孝”果并不遂愿理想。且不表每回盘缠、孝金、打点的支出,也不说没得恁多的假期,即便是不差钱、时间宽裕,呆在父母家里吃住费用全免。但日子一长,自个就会觉出有点不是滋味来。虽不至于像别的客“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可是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平淡下来的单调重复生活,究竟待到何时才是个头儿?厮守逾千日,终得有一别。
    故此,握有主动权的小字辈们,在动念省亲前就得三思、计划妥当了才行。当然这是就正常情形的探亲而言,若是有病等需要躬亲侍候,就另当别论了。
    医学职业使然,教我从生理机制上考虑得略多些:人在到了一定的年岁后,爹妈自然也老了几程,垂暮的精神劲儿和气力头儿更渐渐衰退,不可能似壮年时那般旺盛充沛地全陪探视的儿女了。而且年龄愈大,愈需要规律、节制的生活,尤其是心境的平和,宁静致远。
    孩孙的兀地到来,久别重逢的热闹兴奋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繁乱,老人不太容易立时适应过来。由于原本平静的生活模式被打破,内心搅扰不安。又怕料理不周、有所慢待,或者处不好姻亲的微妙关系等,压力油生。加上体力不逮,弗能从心,均可能造成他们过劳疲累、原有病患状况的波动。
    其实孩子长大成人了,都是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的,此乃人生规律。老辈在清宅后会经历一个短暂的“空巢期”,然后慢慢调整过来,逐渐习惯重归育子前的“二人世界”,长此以往一直到老。
    子女们无论在本地分住还是异域谋生,对于父母来说都已算不在身边膝下。猛地从外面回窝、陡增了好几口子,一天三顿、晚上合住的,肯定纷乱哄哄的,心理、机体难以适从。骨肉之亲情与相敬如宾的客情掺杂混合在一起,照样泛起一股“客不走、主不安”涟漪。
    同样,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激励着的还乡者,当已不再是倜傥少年,呆在不属于自己的那边环境中久之,同样不自在,未免心绪不宁。想自身尚有大堆的事,有家口要养活,有孩子要侍弄,不安于长久“无所事事”。再瞅着严慈被搅的心神恍惚的样子,本来是回去尽孝的,这下子却适得其反了,难免生悔自责,对两厢的身心均不利。
    所以最好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既重温亲情又不影响双方的健康,将这事处理的恰如其分。
    记得我头一遭回去探亲,是留洋了六年多之后,由于始终在欧美数个国家转悠,持的是工作签证,离境返境的边关移民局手续繁琐,所以辄未成行。直至最后在加拿大有了永久居民身份,这才抱着添了不久的儿子,全家四口浩浩荡荡地“荣归故里”。
    当时也正值我的工作转型,其间有着充裕的空档,遂打算狠狠地住上一段,恶补一番多年欠下的亲情债,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万没想到住了些时日后,觉察出有点不太对劲来:加增了大家不少的负担,自己小家亦不方便。于是毅然将原本不定期的回程机票锁定提前,超早打道回府了多伦多。虽说是自己的至亲,他们口里直道“没麻烦、哪有的事”,但心底恐怕会同我一样,有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打那以后,我历次的探亲之旅就缩短了日程,纵使旁人不解:遭那么长的飞行之罪、两边转时差之苦、花费又不菲,才住这么短的时间。我讲求的是实际果效,它是吃了堑长的智,没啥特殊的缘由的话,就每隔两年回去一趟,每次不到两周,且能不拖家带口就不“组团”。
    每睹二老日益蹒跚、加重的耳背,我心就满了无名哀伤;旋又反之感恩:在高血压、糖尿病缠身40载后,现已奔九的他们仍能这般,实属相当不错。滞留中我不访友外酬,只呆在爸妈身边,聊儿时往事、海外生活。临行前的拥抱,放在日前,以不推高潮悲壮。痛苦告别的一刻,也尽快钻进车里,不让泪涟刺激高堂。既然常回去看看,就把每次聚会当作一次分手、每次挥别视为一次重聚,心情就不恁沉重了。
    探亲也是游子的义务和职责,所付出的相对着传统美德和上帝的训诲,“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就又算不得啥了。





  2. #2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10-08-28
    住址
    wien
    文章
    256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6

    预设 过年的围城心态,里面的人争着出来, 外面的人抢着进去!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 浦东机场前几天人满为患,国内人现在流行去国外休假过农历年了. 嘿, 也许不久的将来, 在外国过中国新年又变成时尚了. 这真又应了围城的现象了. 里面的人争着出来, 外面的人抢着进去. 大概出国和海归如此, 而过年也是这样吧! 中国年在外国也是冬天第三个个大节, 圣诞和新年之后. 常常大家刚刚回来上班, 或上学没几天, 中国年就到了. 今年的新年也是这个感觉, 飘然而至. 容不得你犹豫和彷徨, 中国年就红红火火的向你压来. 不管你喜不喜欢, 不管你上班还是休息, 它还是来了. 你不得不酝酿情绪, 去接受别人的拜年, 去给别人拜年. 今年, 早就感觉不寻常, 这兔子来势凶猛。 而春晚, 犹如春蜿 , 又在蠢蠢欲动, 搅得人心痒痒, 但看了又恶心之极. 今年, 我改变策略, 主动出击. 首先, 不放假, 我自己放假. 我白天待在家看国内同步春晚, 我晚上带全家去吃除夕大餐. 嘿, 也挺好, 只是发现今年餐馆的人特别的旺. 嘿, 我们是不是又一次与国内同步了.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