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谈谈牛顿的“质量”在爱因斯坦眼中是如何被颠覆的。
在相对论中 (这里我指的还是相对论的初级版本:狭义相对论)
质量失去了它作为标志客观物质性和实体性的数学量的地位
取而代之的是是能量和动量 (这两个概念下面会有解释)
质量不再守恒,质量可以被毁灭,也可以被创造
真正守恒的如今只是能量了
插一句 有关我时时要提到的“守恒”二字
守恒这个概念在物理中是至关重要的
守恒的意义何在?它是人类直觉捕捉客观存在的基本标准之一。
一个“客观”的东西 对应到物理中 必须具备一个守恒量 否则就无法称起为客观
比如说一颗子弹
它的速度可以变化 它的温度可以变化
但是它的质量始终不变
也就是说 对应到物理公式中 这个子弹在运动过程中满足质量守恒
这意思差不多几乎就是说:子弹的质量体现了这颗子弹最内在,最根本的本质
守恒 = 本质性
我们不认为子弹的速度和温度是体现它本质性的东西
其实就是因为速度和温度都可以任意变化
所以我们把它们认为只是某种运动属性罢了
然而子弹的质量是守恒的
于是我们认为质量揭示了子弹的客观存在
反过来 如果你在物理公式中凑巧推导出一个守恒量(比如牛顿力学中的动量守恒,是由牛顿的三大定律推导出来的)
那你就得想一想 这个守恒量反过来是否也对应着某种客观实在?
前面说了,客观实在必须要有某种守恒量来体现
但守恒量反过来倒不一定就非得对应某种客观实在,它也可以只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量
现在让我们回到主题线索中
物理学的发展往往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牛顿的动量在牛顿看来只是一个推导所得的结论 是真实世界中的二等公民
然而在相对论里面 动量被反客为主地任命为第一基本守恒量!
而原先在牛顿看来无疑是守恒的质量
在相对论里不再守恒 地位降一等
也就是说 “质量”从此失去了曾经具备的标志物质客观性的第一地位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道理在哪里?
(待续)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