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这一词语在F1赛场上颇为常见。F1赛车前有鼻翼、后有尾翼,额外制造了不小的下压力。事实上,下压力这一概念也是由F1赛场提出的。1968年,莲花49B赛车竖起了高高的尾翼。这一设计是科林•查普曼多年研究的心血——尾翼斜向前方有一定倾角,空气高速流过时作用在斜平面上产生向下的分力,这便是下压力。这种下压力将车体向下“按”,与底部向上的升力形成抵消。事实已证明,高速状态下尾翼的作用相当明显。。9f-V400便是加上了两个大型尾翼,其作用显而易见。
简单地说,要让汽车跑得更快,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空气的问题。如何让空气让路,这是任何竞速运动的一个大问题。甚至可以说,得空气者得速度。
法拉利F2007赛车前有鼻翼后有尾翼,都是为了制造下压力而设计10多年前的法拉利F50,那个时代大型尾翼最盛行。
尾翼不是坊间的改装件。可多数民用改装车的尾翼只是为了制造凶狠的造型,并没有实际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不科学的尾翼改装甚至提高低速状态下的空气阻力,增大油耗。











回复时引用此篇文章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