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廖康/近来,一些人因张艺谋的作品而发起对张艺谋的个人攻击。这让我突发奇想,如果莎翁是汉族人,他会遭受什么样的命运?我打电话跟一哥们聊起来。他说,那还用问吗?莎士比亚要是中国人,在写出《李尔王》之后,就得结束他的创作生涯了。就算政府监察部门一时疏忽,让这条反革命大鱼漏网了,群众的眼镜也是雪亮的。评论家们义愤填膺的唾沫星子非把他淹死不可;由愤青到愤老,诸如“汉奸、卖国贼、堕落的无耻文人”一类责骂非让他居无宁日、心灰意懒不可,休想再写出什么话剧。
为什么?哥们,你可要警惕啊!你看啊,李尔王的三丫头、考迪丽娅,她是个什么东西?她是叛徒啊!她生在英国,长在英国,噢,就因为她爹说她两句,没分给她国土,她就愣嫁给了法国王子!她嫁老外就嫁老外吧,如今这年月,咱们跟外国人通婚的事儿也不少了,可她倒是跟文成公主学学呀!也起起什么和亲之类的作用。嘿,你瞧她怎么着?她愣带着法军来打她自己的祖国!哎,就算她爹在她那俩姐姐那儿受了点儿委屈,这孩子不孝顺父母的事儿多了去了。她帮着调停调停,实在不行,把他老人家接到法兰西去,不就结了?可她愣带着法国兵来英国清君侧,开了一个“人权大于主权”的先例!这不是卖国贼,是什么?
你说什么?你说那是戏剧人物,不能跟作者画等号。你也太天真了!广大革命群众都看得清清楚楚,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莎士比亚对她什么态度你还看不明白?你那阶级斗争的弦儿也该紧紧了。你瞅真着点儿,就这么个里通外国的臭娘们,作者是怎么描绘她的?从打第一幕就夸她,说她诚实,说她善良,说她表里如一。拿她姐姐跟她作对照,当然了,她那俩姐姐也不是东西,欺负李尔王真是欺负到家了!愣把老爷子给逼疯了。可那毕竟是家事啊,哪怕他是国王呢,那还是个孝顺不孝顺的问题,再怎么着,也是小恶。考迪丽娅引狼入室,拿民族利益当儿戏,这可是大恶呀!莎士比亚把那不孝的两个大女儿写得那么丑恶,把这不忠的小女儿写得这么可爱,这是什么问题?这是立场问题!这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英国人糊涂啊!怎么能容忍这种作品流传呢?怎么能容忍这种文人独占鳌头?怎么能让全世界学习这种卖国文人的戏剧?这不是给英国抹黑吗?这不是扇自己的嘴巴吗?
再者说了,考迪丽娅,李尔王那三丫头,她整个一傻帽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愣说她对爹爱得有限,不能超过爱丈夫!还没结婚呢,连婆家都没有,就这么说,她有病啊!就算她有心上人了,也犯不着在那种场合抖落她那点实诚啊!有她那么实诚的嘛?就跟鲁迅讽刺的那位客人似的,在人家孩子满月的时候说:“这孩子是要死的。”就这实话,那不找抽吗?要我说啊,她就是不孝顺。这么个不忠不孝的女人,莎士比亚还同情她、美化她,算什么文豪?就这出戏,也就是糊弄糊弄英国文盲吧!要搁在中国啊,非把作者开除了国籍不可! 哥们这通话,正气凛然,说得我哑口无言。挂上电话想了想,古今中外的圣人不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对那些巧言令色之徒,老子或孔子不是说了吗:“是可忍,孰不可忍!”柏拉图也是要把这种百无一用的文人驱除出他的理想国的。更不用说罗伯斯庇尔、斯大林、毛泽东这些真正掌了实权的领袖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少一出戏,有什么了不起?少个莎士比亚,世界文艺照样繁荣兴旺。我们不能鼓励不忠、不孝、不爱国的思想情绪。文如其人,作品可反映人生观呢!对莎士比亚这样的文人,我们就是要因人废文,因人废戏。禁了他,那是便宜他了。要是他生在咱们汉武大帝的治下,就冲《李尔王》这一出戏,非阉了他不可!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