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日新华社报导,自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 公里, 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多处。就三峡工程问题,已去世的著名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曾经六次上书,反对在三峡上兴建水坝,对强行建造水坝,他预言大坝终将被炸。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问题严重,防治地质灾害工程不断,给当地居民造成的隐患无穷,据本月22日官方公开的资料显示,据统计防治地质灾害工程不断,近期修补的地质灾害工程达887处,受影响居民达 4.6万需要搬迁,另外还有隐患地带达3141处,需要随时防备。
早在半个世纪前,在三峡建设水坝问题上,黄万里教授就一直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 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益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 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此外,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 预言:“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同时,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 论,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黄万里教授没有被邀请参加工程论证。黄万里数次给中央领导 人和政治局,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家监察部写信,痛述三峡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决策层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为什么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没有答 覆。
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于1992年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通过,反 对177票,弃权664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现世现报,水利工程逐渐变成了“水害工程”。在难以 逆转的生态灾害形成之后,如何恢复生态,能否拆除这个废物,就成了谁也负责不了的“老大难”。谁又能够想像,将来三峡工程正式退休以后,后代子孙该如何为它老人家送终?
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覆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 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今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 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接下来又出现西南大雪灾,汶川大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大地 震,西南强降雨大水灾。
黄万里预言大坝终将被炸掉。
黄万里,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出身名门,自1937年留学归国起,倾毕生心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一生中的转折点就是黄河三门峡工程上他的坚持己见。右派平反后,他曾六次上书国家领导人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时5分,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90岁的黄万里先生溘然而逝。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