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4 共计 4 条
  1. #1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75%的海归后悔回国

    前几年,许多家长省吃俭用、满怀希望地将十七八岁的孩子送到海外求学,但他们学成归国后,这些孩子却并不完全能够达到理 想的状态,有的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工作也找不到。

      “海归”就业难和国内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许多家长和学生重新审视“留学热”。专家指出,根据自身需要与发展选择适合 自己、自己能接受的成材环境才是明智的。



    75%“海归”对现在的生活不太满意



      递上辞职信时,曹祥也没有去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只知道自己在国外所学的管理理念与本土有点格格不入。不知道这是他 的第几份工作,虽然薪水和办公环境都还不错,但那种不被接受的理念让他最终决定辞职。“我们在国外所学的完全与国内的许多都有些对不上劲,工作起来就不那 么合拍。”

      辞职后,曹祥没有再去找工作,他说想休息一段时间,常常被人称为“海龟(归)”,可现在,他却有了另一个网络新名词 ———“海带(待)”,人们没有看到他的朝气逢勃,归国后的就业压力同样让曹祥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纸国外文凭并没有给他的求职带来更多的优越性,而在 出国之前,曹祥说他很憧憬自己的未来。

      在长沙这座城市,每年都有各类出国中介涌入,不少家长穿梭于各中介之间,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出国,在他们看 来,这先期的投资总会为孩子今后的就业扫除一些障碍,但当三五年后回国,一份份求职简历石沉大海后,他们才开始反思当初的留学是否值得。

      每年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止让国内的大学生深感就业压力,从国外归来的留学生同样在这种大环境中感受不到镀金后的 优越感。近日,记者对长沙市的50名自费留学的海归人员进行了一项就业调查,调查内容从他们出国前的花费到回国后的求职期望,被调查者中80%属于工薪家 庭,有些家庭甚至因为供孩子出国至今外债累累。调查显示,八成留学生出国留学总花费在40多万元以上,90%的人对回国后的月薪期待为3000元到 5000元,80%的人期待的工作单位性质为外企和上市公司,但超过九成的人认为如果就业形势不好,私企也会考虑。而对于目前的工作,70%的人认为勉勉 强强,还凑合,10%的人认为还比较满意,20%的人不满意。有近75%的人对目前的生活不太满意。

      “我有时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整天飞来飞去却没有目标。”曹祥说,像他这样的“海归”不在少数。

     “海归”们的工作似乎总是不那样顺利

      2006年长沙的就业形势并没有现在这么严峻,但从澳大利亚留学归国时,22岁的刘奇依旧感觉到了就业的压力。在澳 洲获得了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往长沙的人才市场投出去几份简历后,到现在也没有回音,刘奇决定把身价放得低一点。平时喜欢看书,当时定王台某书城正在招聘人 才资源主管,刘奇去应聘了,待遇不高,一个月只有一千元,但他还是接受了。“回国后去北京做了一个学位认证,顺便了解了一下北京的就业市场,当时北京的就 业基本已经饱和了,长沙就相对更差一些,所以让自己从最基层做起,慢慢再寻找机会。”

      几个月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做资产评估,在评估公司的两年里,刘奇接触了上百家企 业,每月待遇在3000元左右,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的业务量开始下滑,他便辞去了工作,希望接受新的挑战。今年年初,他又应聘至一家公司做品牌服装的 订制,公司按业务量考核业绩,效益不错时,刘奇每月的工资能拿到2000多元,但因为是一个新领域,刘奇说自己还处在探索阶段。他说,其实留学生回国后找 到理想工作的并不算多,回国几年基本处在打拼和为自己积累经验的阶段,大家虽然也看重月薪,但更多看重的是这个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我们这些海归似乎工作得并不是很如意,也不知是我们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还是我们学的东西不适合国内,但 总是不那样顺利。相反,国内大学毕业的那些本科生的生存状况还要比我们好一些。”刘奇说,他马上就要结婚生子,“照这样下去,我不会鼓励我们的孩子去国外 留学。”

      成堆的资格证换不来一份令人心动的工作

      曹祥从新加坡回国时,捧了一堆的资格证———国际级专业餐饮服务人员资格证、高级甜点制作证……毕业院校也是新加坡 声誉不错的大学,但这些并没有给他的求职带来些许帮助,在新加坡他主修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回国后就在一家中档饭店应聘了酒店策划,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常常 让曹祥和经理起争执,因为一项策划方案的执行不到位,曹祥一气之下辞去了工作。“呵呵,即使有成堆的资格证,照样换不来一份令人心动的工作啊!”曹祥冲记 者摇了摇头,显得很是无可奈何。

      不到4年,他换了好几家酒店,在曹祥看来,酒店这一行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必须从基层做起,所以他的策划都被当成空穴 来风,不适合本地酒店风格,每当精心策划的方案不被接受,曹祥常常陷入困惑。今年3月,他又辞去另一家大型酒店的策划职务。回国三年多来,他就在这种就业 和失业中徘徊,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定位。

      曹祥笑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长久渴望的“坐家”生活,没事时,他会把自己的求职心得放在QQ群里,和大家分享,群里有 来自十多个国家的海归,现在在各行各业从事工作,其中也不乏自己创业的,有时薪酬与他们所期待的并不相符,但他们都在为自己寻找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教育部门,2009年对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表明,长沙市通过正规中介出国留学人数有近千人,其中,澳大利亚留学人 数最多,排在出国留学的首位,其他依次为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对于出国留学的人员层次,数据显示,以高中生居多。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每年都要对自费出国留学生的回国就业情况做大致的分析,就近几年的留学生回国就业情况看,有 关专家认为,之所以造成“海归”就业难,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留学生好高骛远,很多留学归来的学生在选择工作上非500强企业不去,非高薪职位不求, 结果导致了“海归”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原因之二是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有些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只是凭着一时兴 趣来决定,结果导致所学专业在国内用不上,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原因三是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现在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公司出 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更愿意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此外,“海归”都想涌入大城市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能力的人都想去大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致使大城市回国的 人才过剩。很多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内地城市更急需各类人才,却无人愿应。分析人士认为,人才就业和社会的其他方面都有关系,和国家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有 关系,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都有关系,人才不便于流动,迫使留学生在择业时选择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牵扯到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等问题,有的宁可专业不对口、 学非所用,也要留在大城市,直接导致了海归就业难。

     办理出国留学服务的生意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刺穿了我的表皮/深入了我的肉体/看吊瓶中的水泡发呆/痛一下便没了知觉/刺进最深处吧/再痛也没关系/只要/能 抚平我心灵的伤痕”。这首名为《针》的诗歌出自长沙市雅礼寄宿制中学高二学生彭楷迪之手。国家课题“新诗教实验”主持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冯铁 山在读了彭楷迪即将出版的诗集后,不无感叹地说:“如果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针的刺痛与教育的深刻、生活的阵痛是难以产生联系的……楷迪的诗作,并不是一 些大篇幅、大视野和大意象的抒写,每一篇、每一行表现的都是一般少年诗作共有的烦恼、关怀、希望与祝愿等主题。”

      其实,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彭楷迪就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个人作品专辑《作文小王子》和 《成长不烦恼》。“我这两本书一共赚了3万多元稿费,我妈妈把这些钱存起来准备给我读大学时用。”有同学就笑言,彭楷迪早已自己赚到了读大学时的费用。

      “我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我们班已有个别同学放出话来,准备一毕业就去国外。”彭楷迪说,他并不愿意出国,“我觉得 在国内读大学要比国外读大学好,不但可以少花钱,而且还不会脱离国内的节奏,找工作什么的也可能要方便得多。”

      现在,有彭楷迪这样的想法的中学生不在少数。

      前几年,长沙留学服务中介机构可谓火爆,“那时,我们每天可以接到咨询的电话数十个,最多时达100多个,几乎全是 中学生家长咨询子女出国上大学的。”中介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的生意已是一年不如一年,“再这样下去,我们势必要考虑转行”。

      湖南教育科研所张研究员就认为,中国与国外国情不同,教育观念也有很大差距,十七八岁的孩子独自一人远赴异国他乡, 能否适应,或者该怎样适应是很难说的。如果有大人在身旁,能给一定的帮助指导,对他的成长可能会好一些,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把国内传统的东西忘了,外面 的东西也没有学透学深,最终不知是否可算作成才。

      张研究员说,高中生出国留学要根据家庭和学生自身情况而定,这个年龄的青年正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出 国将给他们一生带来巨大影响,所以父母要谨慎从事,千万不要弄巧成拙。“实际上,‘海归’就业难已经严重影响了‘留学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成长环 境,也有各自的思想及家庭状况,所以根据自身需要与发展选择适合自己、自己能接受的成材环境才是明智的。”

      将孩子送到国外读大学的家长会越来越少

      彭楷迪从小学一年级学完拼音后就开始写作,10年来,从未间断。

      5年前,彭楷迪捧着出版的两本书找到长沙雅礼寄宿制中学的校长孙传贵。“那时,他个子不高,玲珑可爱,聪明机灵。在 同龄人之间,他除了是一个喜爱写作的阳光少年之外,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流,我决定把他作为学校的特长生破格录取,并免交学校建设费 (彭楷迪是当年学校的惟一免费生)。”就这样,楷迪走进了长沙雅礼寄宿制中学的大门,成了孙传贵的学生。

      冯铁山说,彭楷迪的诗旨趣融合着他的情感、渗透着他的思考和发现,让人在赞叹他的才华的同时,不得不对他善良的品性 与求善的价值取向喝彩。

      “彭楷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二年级喜欢上诗并开始写诗。他的诗是真正的童诗,语句自然、语境优美。他的每一首 诗都是一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孙传贵在读完彭楷迪的作品后认为,学校就是要多培养像彭楷迪这样的特长生。

      孙传贵坦承,现在国内已越来越注重中学生的特长教育。“像彭楷迪这样的特长生,在国内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教育和发 展。”

      张研究员认为,前几年,由于用人观念的局限,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只重学历不重职业技能的现象。但现在却在悄悄 地发生变化,国内的教育市场总体上将呈现出轻学历、重素质、关注职业资格认证的趋势。用人单位需要实用型人才,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特长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中学生留学热的退烧,也与国内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无关系。”张研究员预计,“将孩子送到国外读大学的家长会越来越少”。

      专家: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随着对外开放,国门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国外去求学、工作、谋生。这些中国人在国内来说,大都工作生活状况很 好,出于形形色色的目的,他们对出国乐此不疲。但是在他们梦想中的天堂,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却远远不及想象,我们从很多文学作品、影视剧中都能看出 来。回国的人们抛开面子如实地讲,也承认,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很多中国人在国外的生存状况、受尊重程度远不及国内。

      一直以来,国内的人总有一种美化外国的倾向。说外国的空气质量、外国的社会治安、外国的文明素养、外国的物质生活、 外国的精神生活、外国的人权意识等等,都好于中国。这种典型的崇洋媚外、把外国的一切都想象得无比美好,误导着国人、迷惑着国人。以致很多在国内中学生一 腔热血、倾其所有去国外留学后,反而产生上当受骗之感,造成归国后其生存状况还不如在国内读书的同学。

      因为价值观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人到了外国所学的东西发生了质的变化。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外国的月亮未必比 中国的圆。中学生“留学热”的退烧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真理。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的心态谁都可以理解,但认为非得将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的观念也得重新认识了。正如张研究 员所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成长环境,也有各自的思想及家庭状况,所以根据自身需要与发展选择适合自己,自己能接受的成材环境才是明智的。

  2. #2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09-08-27
    文章
    321
    Thanks
    17
    Thanked 5 Times in 5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75%的海归后悔回国

    现在是个出过国的人都能叫“海龟”了?原来不是说在国外功成名就还回来发展的才算么?

  3. #3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75%的海归后悔回国

    引用 作者: eskimogirl 查看文章
    现在是个出过国的人都能叫“海龟”了?原来不是说在国外功成名就还回来发展的才算么?
    现在“国外功成名就还回来发展的”不叫海龟了, 叫 “牛人”
    一切就像是电影 比电影还要精彩

  4. #4
    高级会员 新生儿 Theodora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8-04-23
    文章
    473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8

    预设 回复: 75%的海归后悔回国

    个人认为,国内家庭大多数可以分为4个级别:贫困,温饱/小康,中产,富裕。

    前两种家庭的孩子出国后,回觉得国外非常非常好,社会公平法律完善,君民素质又高。相对来说他们比较倾向于留在国外。

    后两种家庭在国内本身就占据较多的社会优势资源。这些家庭的孩子会比较倾向学成回国,利用家里的“资源”大展宏图。

    个人意见吧,请各位看管轻拍。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