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10 共计 10 条
  1. #1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转帖,原作者: Messeschmitt,原帖地址:http://bbs.tigtag.com/thread-543830-1-1.html

    我去年末回了趟上海,不仅走马观花,也与许多在上海的朋友深谈了职场的情况,颇有感触。希望能对想回国发展的朋友有点帮助。

    如果你不看本文的其他部分,那就请看这一句:

    除非你在国内有过硬的关系,不要指望你的海归头衔会得到什么认可。

    以下是在上海的情况:

    1。海归是不希奇的。别说海归,连纯种外国人都满大街的跑。留学的呢?别人不知道,反正我听到的七大姑八大姨个个都有小孩出国留学,遍布全球各地。

    2。上海是超级繁华的,这估计也是诸多海归眼馋的地方(澳洲相比之下像乡下?);但请注意:这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次回上海,感觉商业化的程度是悉尼没有办法比的。淮海西路上面的巨型豪华购物中心,有10个以上QVB那么大,里面一尘不染,全部都是的D&G, LV, Prada之类的国际一线品牌旗舰店。但是请记住,存在这种地方不等于你消费得起这种地方,这样的购物中心是为中国的特权豪富阶层准备的,而你,照样只能拿几千RMB的工资。还有陆家嘴,搞得跟曼哈顿一样,去那里上班非常风光,但再请你记住,就算你在金贸大厦顶楼工作,你拿的还是几千RMB的工资,金茂高不等于你工资高。这就要谈到下一个核心问题: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

    3。不要以为你是海归就有高工资。能给你个几千不错了。我有德国的朋友留学9年回来,一口流利的德语,但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当个小职员。高工资也是可能的,一IBM做SAP contract的朋友月薪有2W,但代价是:
    - 人家是05年名校本科毕业到今日的工资
    - 常常全国各地跑,没有节假日概念,加班到半夜是常事
    能不能拿2W,你自己掂量掂量。
    还有个问题就是:在上海打工,你随时可以被替代。就拿SAP为例子,我发现做SAP的实在太多了,满坑满谷的都是,问之为何都做SAP,答曰:来钱。但请注意了,SAP是一个开发成熟的系统,放在中国做的部分只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实施和维护部分,因为中国人便宜。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一样,每年都招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不限专业。为何?都是进去做牛做马的,一般人2年都逃出来了。能挺到第5年你还活着的话,恭喜:你有2W的工资。不过,该炒还是炒你,做了10年SAP被炒掉的都有。你觉得你能干不应该被炒?想想吧,你那两万工资,公司可以用来雇好几个三千块的便宜人呢,反正都是体力活有啥你能干别人不能干的。去年金融危机就更NB了,HP之类全员减薪25%,雇员还不得忍着?没炒掉你已经可以去烧香了。

    此外,别以为2W你就是高级白领阶层了,2W在上海如果没有外来支援,也就能混个小康而已,因为:

    4。上海消费水平是非常高的。跟悉尼水平差不离。不相信?我来告诉你:
    - 饮食:当然是上海便宜——如果你只下小馆子,只在菜场里买菜。如果你要下高档馆子,买高质量的肉类和奶制品,售价绝对值虽然仍比澳洲低,但绝对高于1:6的汇率比例。 此外:要买到与澳洲同样质量的商品,你得付出更多的钱。进口食品在上海比在澳洲更贵。进口瑞士巧克力的价格上海要贵一倍。简单来说,你要凑合可以,如果想有与澳洲同样的食品质量,你要花更多的钱。别的不说,国内的牛奶一股抗生素的味道,酸奶稀得和水一样。

    - 出行:国内合资汽车价格比澳洲略低,但低不到哪里去。而且很多合资车型相比国际同类车型是缩水的,你如果在国外开过,回国开同类车会很不爽。想买进口车?托进口税的福,你就多准备40%的票子吧。哦对了,上海牌照4万块。另外注意了噢,汽油是和澳洲差不多一个价的,6块人民币一升。还有,上海堵到无以复加,高峰期时高架就是停车场。不想开车就去挤地铁和公交吧,能挤到你没脾气。
    - 进口化妆品和奢侈品比澳洲更贵。
    - 房价:哈哈~告诉你在上海的房价与在悉尼是一样的。中山公园附近的房价是4W一平米。新天地附近是十几万一平米。相比之下,悉尼在Rhodes/Liberty Groves这一块的新房子2室是60W左右,120平米以上。自己掂量吧。

    再一个就是心态问题。在上海这个浮华空虚的城市,你的心态是不可能会平衡的,随便聚个会,台上台下都在攀比。人家开个BMW7系,你在大街上拦出租。你会爽么?在澳洲我无所谓,因为澳洲没有攀比的氛围,在上海,能无所谓那算你神经大条。

    至于政=治,民=主=自=由之类的大话题咱就不说了,免得被河=蟹。就说几个亲身经历:Youtube不能看,处处过滤词,上个网都得受管制。回国后我连blogspot的部落格都上不去,Firefox的收藏夹同步插件都连不上服务器了。看个Avatar买不到IMAX的票,不过还好我在悉尼首映过完瘾了,要不然还不被憋死。

    = 那我不去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去二线城市行不?

    呵呵~~那差距就大喽。出过国的人,二线城市是呆不住的,脏乱差,不气派,配套设施缺乏,居民毫无素质可言。不信你可以去试试。


    你很爱国吗?你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吗?如果你不是既得利益阶层的话,你还是想想吧。至少,拿了PR再回。

    在末尾,最后声明一句:

    本文是为有所选择的人写的。

    意思很简单啦:如果你能留在澳洲,同时又可以选择回到上海久居(有上海户口),那本文可能对你的决定有所帮助。至于那些没得选的:比如在澳洲没PR混不下去的,或者没上海户口的,或者两者皆没有的,就不要回帖发表言论啦,因为这类人士,往往会义愤填膺地捍卫他们的家乡是多么的美好,不比悉尼差,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之类,因为他们知道,不论好坏,他们都得打道回府,所以要寻求一些心理安慰。要安慰,就不要寻到这里来啦,谢谢~~


    一些网友回复:

    偶是上海人,有些不敢苟同楼主。衣食住行方面,

    衣: 不讲牌子随便穿穿的衣服,比悉尼便宜很多了。而且选择也多。

    食:牛奶只是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食品价格便宜,因为很多大卖场竞争嘛。货源花式都N丰富,全国各地的特色上海都有。更重要的是,餐馆比起悉尼的中餐馆,好吃N倍,便宜N倍。

    住:这个无发否认,上海的房价让很多80后的梦想破灭。还好我不用担心房子,如果我以后回去。

    行:汽车很便宜啦,10W可以买到不错的中档车了,当然不要讲攀比。上牌的话可以上外地牌照,省钱。就是养车的成本比澳洲贵。

    总之上海是个地少,物资多,劳动力极多的地方。如果你有钱会过得很舒服。如果没钱的话,比纽约还残酷。

    JACK-ZHUANG:

    我要回家乡,我的家乡连2线城市都算不上,不过,我还是要回去。你所谓的: 二线城市是呆不住的,脏乱差,不气派,配套设施缺乏,居民毫无素质可言。 是你的主观判断了,不一定别人就不回去啊。
    1.家乡也许有点脏,但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家乡有亲情,这里有吗?也许你会说自己不在乎亲情,或者自己是独生,父母也没亲情,可以接父母过来。但是他们快乐吗?在澳洲碰到的随子女移民的老人多数还是很寂寞无趣的。

    2.至于你是说的不气派,这更可笑,你真的到过悉尼,到过国内的2线城市吗?我所在的三线城市,也不比悉尼差多少,而且我虽然在悉尼地区,虽然到CITY 只要半小时,却也是一两个月才去一次,因为实在不知道去CITY有什么意思。6点之后,除了超市和餐厅,就是酒吧和赌场了,

    3.配套设施缺乏,也许2线城市确实在公园方便的配套设施缺乏,但是华人似乎也没怎么去公园玩吧,更喜欢在晚上去逛街,可惜店都关了,只剩下在路上闲逛,等着袭击阿三的种族主义者(希望他们别袭击华人),至于医院,请提前3-5个小时到医院排队等待。排队时请自带止痛药(护士说她们没权利开药,得等见到医生后才给你药)

    4。居民毫无素质可言——如果您在国内,这已经把你自己给包括进去了。恐怕所以在国内有亲戚的人,都会对您的这句话感到不爽吧。澳洲一样会碰到从车里往外扔东西的鬼佬,莫名其妙指着你,FXXU YOU,叫你滚回亚洲的白痴,在车上大呼小叫的,在路边醉倒的人。

    以上言论——仅仅表示在国内的2线城市并不比悉尼差,也许有人喜欢悉尼的白天在外,黑夜在家的生活。但是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过自己的生活方式。

  2. #2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引进一个人才给1000万元,2600套教师家属宿舍楼两面环海。”“想滑雪的还是到东北来!待遇是5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有国家、省、市的扶持,从5万元到50万元到300万元,有不同的层次,绝对不会亏待大家!”在26日举行的留交会“大学校长沙龙”上,海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这五所大学的校长为揽得“海归”优秀人才,都说“不差钱”,纷纷开出诱人条件。(12月27日《广州日报》)

  3. #3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26日,在广州留交会的“大学校长沙龙”上,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开出1000万元启动资金的诱人条件,吸引优秀海归,而来自上海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的四位校长也不示弱,纷纷亮出各自丰厚条件,开展人才争夺大PK。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开出1000万天价的优厚条件,令现场一时沸腾起来。“我们的教师家属宿舍,只要打开窗户,把钓竿伸进海里,还可以钓鲨鱼!”幽默的李建保甚至用“每天一筐新鲜水果”、“冬天能够穿短袖上班”作为撒手锏,吸引在场的海归。
      他透露,这一年来,海南大学大享“金融危机之福”,已借机从美、日、英等国引进了十几名博士,“今天上午,我们又在留交会现场引进了一名留学生。”长春理工大学也不示弱“我们的待遇是每位50到500万元不等,没海南高,可长春的物价低,还是十分优厚的。”为吸引在场海归,长春理工大学校长于化东继续解释道:“东北是一张白纸,更容易出成绩!”风趣的于化东列出的另一个诱人条件是:冬天长春可以滑雪!求贤若渴的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统统告诉了现场的留学生。
      “我们不差钱,学校的大门向每一个留学人员敞开,启动资金从5万元、5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作为最后发言的校长,广州大学副校长屈哨兵一个劲儿强调着学校的资金实力,“除了国家和省里的拨款外,广州大学还有市里的支持,市里不是小恩小惠,而是大恩大惠。”此外,屈哨兵还亮出了一张王牌,“我们学校有专业级的芭蕾舞团和歌舞团,大家谁来了,首先请你们看两场戏!”

  4. #4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大“绣球”抢海归 千万元礼包+海景房

    摘要:国内百余家机构、近万岗位砸下重金钓“海龟”,其中,海南大学推出千万元“礼包”和海景房吸引人才。昨日上午10时,第十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琶洲)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留学人员,全国各地政府代表团和高校、科研院所、创业园 (论坛 新闻)区、创新平台以及企事业机构的代表近3000人参加。


      国内百余家机构、近万岗位砸下重金钓“海龟”,其中,海南大学推出千万元“礼包”和海景房吸引人才。昨日上午10时,第十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琶洲)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留学人员,全国各地政府代表团和高校、科研院所、创业园区、创新平台以及企事业机构的代表近3000人参加。
      据统计,本次大会国内约百家机构拿出近万个岗位,并砸下重金来吸引海归人才。厦门市政府代表团相关人士称,今年,该市共有135家单位推出879个职位拟招聘1600多名高层次人才、产业技术项目需求83家单位136项。
      记者看到,厦门提供的招聘职位中,20万元以上年薪的职位就有23家单位49个职位,拟招聘56人,这些高薪职位多为技术总监、工程师、总经理等。其中薪酬最高的是厦门银鹭集团的港口起重机技术总工岗位,60万元/年,创冠环保(中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40万-60万元/年;其他一些科技公司也给研发工程师、高工等开出了40万-50万元不等的年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现场:在家能钓鲨不信你不来
      “1000万元一个人,全国能公开开出这个数的高校有几个?海大就能!”为吸引优秀海归人才落户,在昨日的校长沙龙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校长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其中尤其以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的发言最具“煽动性”,引得现场爆笑连连。
      李建保说,该校有3.5万名在校生,2500名教职工,近两年来学校就引进了100多名博士,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今后三年内,还准备再引进100名博士。“借着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还去美国、英国等国招了十几个博士,今天上午仅半天时间,留交会现场又谈成了一个。”他略带得意地说,看来金融危机也不完全是坏事情。
      海南只是南国的一个“小鸡蛋”而已,拿什么来吸引高端海归?李建保却自信满满:“一个人给1000万元,全国几个高校能公开开出这个数?海大就能!”晒完收入,他还不忘炫一把学校为老师开建的千余套海景住宅楼,“从窗口伸出一根钓竿就能钓鲨鱼了!下月开始选房。”在其宣介中,甚至海南的旅游风光、温暖的冬日也成了海大的“卖点”。
    成绩:广州品牌车“海归”团队造
      明年,备受关注的广州第一款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将批量生产并赞助给广州亚运会使用。昨日,该项目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广汽研究院副院长陈子棨也亮相琶洲展馆,分享成功经验。
      早在1983年,陈子棨就赴美国留学,为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航天博士后。后在福特汽车产品开发中心工作近二十年。借助留交会平台,2008年2月,他加入广汽研究院任副院长,领导十几名总工程师及400余名工程师打造广汽及广州第一款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
      陈子棨说,现在深圳、上海都有自主品牌了,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的广州却还没有。打造广汽自主品牌首款轿车的重大项目就列入了广州自主创新的“1号工程”。该院大力招聘了多名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外籍华人及外籍人士;主要成员在美、日、欧等国际著名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从事产品技术研发平均15年以上。
    入选广州“百人计划”最高奖500万元创业资金
      本报讯(记者谭万能)广州市委组织部在昨天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研讨会”上透露,入选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取5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或者最高500万元的股权投资、100万元的贷款贴息,30万-100万元的安家费和100-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
      在昨天的交流会上,来自湖南、天津、厦门等省市区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施中组部“千人计划”(即中国将在未来5到10年内吸引千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工作,并建立40至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等方面交流了工作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实施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带动本地区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发展有良好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人才效益。
      但是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人才资源信息较为匮乏,引进渠道不够广泛;引进人才的评估难度较大;落实人才的待遇力度有待加强;相关办事程序与新政策有抵触、不配套等现象。比如厦门就有引进学者因为要求“上缴国外永久居留证”,“家属需开具在国外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原因选择放弃。也有不少省市因为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信息来源、人才评估等方面的原因,面临无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困境。
      广州市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已举办12届的流交会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人才引进政策、资金支持、服务支撑、创业平台等方面都摸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验。今年,广州市配合中组部“千人计划”,即将出台《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10个配套政策文件,该文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业资金、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医疗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实施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对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海外学者,直接列入“百人计划”。
    声音:20年后中国GDP必超美国
      “中国和印度是金融危机最大的赢家,根据我的预测模型,中国GDP总量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比我在危机前预测的时间要提前10年”。昨天,参加留交会“科技创新创业与绿色中国论坛”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院长姚树洁教授如是说。
      姚树洁在演讲中说,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远大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基础很好,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也是较快从危机中走出来的国家之一。   他认为,中国控制好自身经济发展中这些不稳定性因素,利用金融危机这一机遇,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就一定能防止出现类似本次在发达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GDP总量在2028年一定会超过美国,“这比我3年前在这里预测的时间整整提前了10年”。

  5. #5
    高级会员 小学二年级 ifewi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0
    住址
    在痴情海畔的完美岛上,一个叫|"永远在一起"的幸福谷
    文章
    2,538
    Thanks
    2
    Thanked 10 Times in 10 Posts
    声望力
    21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如果你不是既得利益阶层的话,你还是想想吧。至少,拿了PR再回。
    无论如何,这个还是保险一点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

  6. #6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ZT - 海归高校,你担心的是什么

    大概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30岁,土博,毕业后留校讲师,美国博后两年;

    江苏某985高校副教授;

    没有在海外拿学位,所以自己不符合海归的标准定义,

    或者是一个半海归?呵呵。

    偶尔发现有些海外的华人学者学生,有海龟的想法,但是有很多的担心;

    恰好,自己两边都算是比较熟悉,

    所以,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涉及的面可能比较多,但是我的建议是确定的:

    海归,是大多数在外高学历人才的最优选择。

    整个帖子,会分为几个部分,说的只是自己的情况,

    或者身边朋友的真实情况,仅作参考。


    (一)工资不是收入
    首先,高校工作的工资属于收入的一部分,

    但可能是比较小的一部分,比例的大小因人而异,

    那么,高校的收入情况到底如何?我曝光一下自己的工资情况:

    第一列是名称,很多,我现在没有搞明白到底怎么算,呵呵;

    第二列和第三列分别是讲师和副教授的收入情况;

    有一点,现在的讲师工资会比06年高一些,

    因为工资改革了,估计每月增加500800左右。

    看帖子的朋友算算总数是多少呢?


    /
    2006/10 2009/10
    岗位工资535.00
    930.00
    薪级工资230.00
    317.00
    省职岗310.00
    395.00
    综合补贴165.00
    165.00
    校岗贴1 788.00
    1,517.00
    校贴21 320.00
    410.00
    校贴22 490.00
    520.00
    校贴3 0.00
    0.00
    外挂贴0.00
    0.00
    回民贴0.00
    0.00
    过渡0.00
    0.00
    教护龄0.00
    0.00
    房贴0.00
    0.00
    交通费0.00
    0.00
    特殊贴0.00
    0.00
    公积金216.00
    527.50
    住房货补0.00
    0.00
    固定发0.00
    0.00
    人事处固定发0.00
    0.00
    代发0.00
    0.00
    代扣费退税0.00
    0.00
    其他发0.00
    0.00
    应发数3,054.00
    5,287.50
    房租0.00
    0.00
    互助10.00
    10.00
    工会3.40
    4.70
    公积金2 432.00
    432.00
    养老险0.00
    0.00
    失业险11.00
    27.00
    水电费0.00
    0.00
    垃圾费0.00
    0.00
    税金合计数76.10
    212.28
    代扣费k1 0.00
    0.00
    代发扣税0.00
    0.00
    代扣款k2 0.00
    0.00
    固定扣0.00
    0.00
    人事处固定扣0.00
    0.00
    其他扣0.00
    0.00
    扣款数532.50
    1,265.50
    实发数2,521.50
    4,021.50
    住房补贴388.00
    910.00
    税金抵扣0.00
    0.00
    临时发放320.00
    500.00
    临时发放扣税0.00
    0.00
    临时发放实发320.00
    320.00

    实际拿到手的分别是3000每月,和5000每月左右。

    那么,这些收入能否负担你在当地的消费呢?

    往往,经济问题是海归的第一担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如果只是这笔收入,你将无法负担房贷,但能保证生活无忧。

    幸好,高校的收入通常不仅仅是工资收入。

    以南京高校为例:

    通常博士进校高校会有一笔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

    科研启动金通常是好学校少,差学校多一些,

    幅度在1-10不等,视学校和专业情况而定。

    安家费也不多,俺当年好像是5千,正好够买个好点儿的电视,呵呵。

    另外正常的办公电脑和打印机之类,通常会配备。

    这些钱,我觉得通常是给新鲜的博士们头几个月救急用的,

    确实也很管用,至少对我当时是这样的。

    学校还有住房补助,讲师15万,可以一次性拿5万,以后每年拿1万;

    如果是副教授,20万,可以一次性拿12万左右,剩下的10年给完。

    当然,如果你刚入校是讲师,你可以不拿,等你评上副教授再申请。

    对于我,等了两年,一次性拿了12万,对于我的买房有很大作用。

    有版友会说:3000-5000简直让教师无法干正事嘛。

    我也是这么以为的,至少开始是。

    不过,我对物质没有太多追求,喜欢的是那种精神的平和。

    幸好,我爱人也从不对我有太多要求:)

    虽然没有太多追求,但是房子,车子,还是希望有的;

    房子是家庭的载体,

    车子是因为我不希望我爱人怀孕还要挤公交或者雨天等出租车。

    那么,我的收入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其实,教师有很多的隐性收入,不在工资单,却是正大光明的。

    记住:所有的这些隐性收入在你联系工作的时候学校都不会告诉你。

    在中国:外企会告诉你年薪最多是多少;

    而高校和事业单位只会告诉你最少拿多少。

    隐性收入如下:

    1)年终奖和平时补助:两万左右,折合每个月两千;
    比如端午、国庆、元旦等等,都是发1000的购物卡,而年终津贴1万多。

    因此,累积扣税后讲师每月5000左右,副教授每月7000左右;

    2)审稿和项目评审:因人而异,平均每月估计500-********
    我经常收到大量的稿件,每个稿件审稿费100左右,

    如果没有时间,我会选一些特别差的稿件,

    很轻松的予以直接退稿,无需周折,呵呵。

    我见过每周审稿几十篇的牛人,但是个人觉得有点过,不赞同。

    项目评审,见过一万一次的,那是院士,我只能仰视;

    正常的评审,几千或者几百,也是聊胜于无。

    因此,累积扣税后讲师每月5500左右,副教授每月8000左右;

    注:这一项讲师我增加的值为500元,副教授为1000元。

    好了,这些就是基本的工资和收入情况。

    但是,很多老师不care这些收入,那他们注重的是什么呢?

    没错,是科研项目收入。

    后面解释。

    1.1 科研项目收入】

    本节将简略性的探讨中国高校教师科研项目收入情况。

    科研项目分为纵向和横向项目两类;

    纵向项目是指国家和部委,以及省市立项的科研性项目,

    包括大家熟知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等;

    也包括大家不熟知的各省市的科技项目。

    这些项目经费不等,从几千万到几十万。

    幸福的是,几十万在国内也是大数字,

    更幸福的是,这笔钱你基本可以自由支配,

    而且,不用扣税或上交部分给学校、院系,

    甚至,很多学校都会给予你配套资金。

    比如,你申请到50万,学校另外配套50万。

    相比只是比较幸福的事情就是,

    申请到横向项目。

    横向项目通常科研性一般,即难度一般,

    主要是为了挣钱。

    通常国家扣税加上交学校,一共是项目经费的20%左右。

    那么,

    广大的海归朋友是否容易申请项目呢?

    俺没法子给出一定的答案,

    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来看,

    基本上还是不太难的,

    每年平均个10万应该是保底的吧?

    因此,这样子累积税后可以增加一万左右。

    说句实话,我也是看中这块,

    实际的工资是多少,我都不是很清楚,

    今天发帖才上网查了一下自己的确切工资情况。

    呵呵。

    有朋友担心,项目的情况,

    是不是著名的高校,或者偏工的高校才比较多?

    文理科的比较差?

    于是,如果在南京,

    很自然的会问,

    南大的老师收入是不是比东大的少?

    我个人的回答是:

    应该是的。

    实际情况是,

    我南大的朋友们也都是有房有车,

    似乎和东大的朋友们没有群体性差异。

    其实,

    文理科的老师除了科研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以外,

    通常他们会有一些其他的收入,

    正所谓

    比如:文理科的通常有一些社会兼职,

    其实南大的MBA老师比东大的大多数老师都有钱,呵呵。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再不济,到一个二本学校做老师,给别的三本学校代代课,

    每月也是几千元的收入呢!

  7. #7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当了教授就进入富人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少人津津乐道于解放前的教授们社会地位多么崇高,过着多么地面的生活。他们住大房子,出行有车,家里养着奶妈佣人。比如,北洋政府时期,北大教授动辄工资就有300大洋,而那个时候做普通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每个月才有8块大洋的收入,两者相差40倍。

    记得当杨澜采访季羡林的时候,问季老说解放前国内生活更苦你们是怎么想的要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的,季老说当年回国一点儿都不亏,因为工资太高了。这算是一个佐证吧。

    当时不光教授工资高得离谱,公务员也是高收入阶层。看看老舍小说里面的那些吃公差的,每天有人伺候,还可以从馆子里叫午饭,可见一斑。当时在教育部当科长的鲁迅先生,工资好像就有200多块大洋呢。搞社会财富分配上的两极分化,最终带来的是社会不稳定。当时民不聊生,平民百姓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
    所以说,存在过,不一定就合理。如果你放眼看看世界,恐怕今天你找不到一个国度里教授的工资是老百姓的40倍之多的。

  8. #8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目前海归形势大总结

    1. 海归越来越难.
    职位在迅速变少, 如果有一职位空出, 本单位的就密密麻麻一大堆人在排队等呢. 外面
    的直接去就想填那个坑, 难哪…

    2. 国内越来越藐视海归
    认定海归或想海归都是吃里耙外的德行. 就象多年从不回家探望父母的儿子或者女儿,
    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流浪到要不到饭吃了, 假腥腥的回去探望父母. 所以国内的人不但
    藐视海归没有能力, 而且还藐视海归们的道德人品.

    3. 海归的期望也越来越低
    海归人山人海, 国内所剩的职位也很有限, 看着很多已经回去的跟自己条件差不多的争
    破头拿的也就是个"鸡肋"职位, 对自己还能有什么期望呢? 很多人在经济危机和海归大
    潮下, 屈辱没有尊严的争先恐后的占据了那些鸡肋或连鸡肋都不如的职位. 致使海归在
    国人心中的声望更下一层楼. (象孙爱武这样有骨气的海归太少了).

    4. 国内任人惟情的文化传统使海归的处境雪上加霜
    很多人都是在国外读的学位, 在国内他们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脉. 经济危
    机和海归大潮两面夹击, 这些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有的甚至连恋爱经验都没有的毛头娃娃
    们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5. 高层次海归使大众海归黯然失色
    引进“袁世凯”类人才的千人计划, 和其它各类蛀虫类的高层次客座或创新类集团使一
    般的大众海归黯然失色. 这些高层次海归可以说是间接的将一般大众海归逼上了绝境,
    或者说逼上了梁山,不得不以吃鸡肋维持生计.


    6. 很多以前徘徊于归与不归的人变成铁杆海不归
    回去反正钱也没有, 事业也没有, 还是给人打工. 那还不如在美国飘荡着,好歹挣钱也
    多些,生活也简单点, 呼吸的空气也新鲜点, 平常多去去教堂, 心理也会平衡点, 一辈
    子怎么过不是过呀.

    7. 国内毕业生不愿直接出国
    毕业后一般都在原来的地方先占好位置, 工作一年两年, , 等国内职位稳定了(变成副
    高职位后), 再出来做访问学者. 这些人一般都是在原来的单位干的很好的, 所以单位
    才愿意留他们. 这些人业务能力强, 政治头脑敏锐, 国内人际关系好, 海归的人以后要
    斗这些人, 肯定斗不过. 所以现在的形势是优秀的人反而不出国, 出国的反而是直接留
    不下的或者是眼光不够长远的.

    海归海不归就象操作股票. 在经济危机和海归大潮的双面夹击下,海归现在的股价明显
    远远低于其实际价, 因为有很多人在惊慌失措的抛售. 海归市场能不能恢复正常, 主
    要看美国的经济了. 如果美国经济能在一年两年之内恢复, 在美国的同胞们也不会那么
    愿意海归了, 很多以前海归的在国内混的不顺心的同胞们会再次大批回归美国, 从而使
    海归市场恢复正常. 如果美国经济两年之内还不能恢复, 恐怕以后也很难恢复了,海归
    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海归的命运再次落在美国手里, 真正是"成也美国, 败也美国"!

  9. #9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空空然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9-07-10
    住址
    Graz
    文章
    902
    Thanks
    0
    Thanked 3 Times in 3 Posts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还几年前, 海归大都是没本事的, 在美国留不下的.

    现在就变为留在美国的反倒是没本事的, 回不去的. 海归的才是有本事的,回去准备大刀阔斧干事业的...

    变化实在太快了...

    现在年轻一点的刚出国就琢磨着以后怎么海归. 才几年前, 中国人刚出国就开始琢磨怎么能留在国外...

    几年前, 一个中国的教授在美国谁理啊! 还看见清华的教授来美国后给人做保母黑在美国, 不愿回去的...也看见复旦的教授辞职来美国做博士后的...现在是中华儿女的精英们为国内一般般大学的讲师副教授争破了头想回国...

    最近和一个70几岁的年轻时代偷度来美国的老人谈, 他很感慨, 说世界变化真快啊, 想他那个时代如何如何...我心想, 其实比较四年前跟现在就足够另人感慨不已了...

    海归形势的突变究竟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危机, 还是因为国内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和以后可能的良好发展局势?

    以后几年的的海归形势又会怎样?

    真希望诸葛亮再现, 给迷失迷惘举棋不定的犹豫彷徨争论不休的同胞们"笑指画图中"...

  10. #10
    高级会员 小学二年级 ifewi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0
    住址
    在痴情海畔的完美岛上,一个叫|"永远在一起"的幸福谷
    文章
    2,538
    Thanks
    2
    Thanked 10 Times in 10 Posts
    声望力
    21

    预设 回复: 你海不海归?最新国内情况报告

    又看了好几遍,犹豫啊!难过啊!迷茫啊!无奈啊!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