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
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历l906年11月13日)。
原籍内蒙古自治区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
达斡尔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
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
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

同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
而是因为皇帝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
同时也就圈定了婉容凄苦的一生。

与婉容同时入选的还有另外一个少女——文绣,
但是由于文绣家族势力没有婉容家大,
所以文绣退而居其次,成为皇妃。
然而现在看来,婉容的幸运当选却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婉容婚后在储秀宫生活了将近两年,她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士呢?
有人说她“大有明星皇后的资格”,这似乎并不夸张,
因为她不但有皇后的身份,
而且有超越清朝历代皇后的表现,特别是她西方化的思想倾向
。正像一位美国人对婉容所作的评述:
“虽然出身贵族之家,她的父亲却改营商业。
她是一个满洲美女,她和皇帝在思想上很对劲,
而且也像他一样,受过西方的新式教育,也取了一个外国名字叫伊丽莎白。”

红色的宫墙并没有阻断婉容与西方“新式教育”的联系,
因为有“思想上很对劲”的溥仪支持。
起初溥仪给婉容延聘两位师傅:
一位是美国费城牧师的女儿马修容,另一位名叫英格兰木。
她们显然都与婉容在天津念书那个教会学校有关,是婉容自己物色的人选。
不久,伊莎贝尔·任萨姆女士也被聘到宫里来了,她与婉容也是旧相识。
她们不但教授英文,也讲授文学、历史、艺术及世界各地风物知识。

婉容的师傅们颇受礼遇,她们每天下午入宫授课,
届时总有几乘二人肩舆在神武门内迎候。
酬谢金也是可观的,逢年过节都有丰厚的赏赐,此外还有俸禄。
据清室内务府1924年1月间的规定:
马修容和英格兰木每人月薪三百洋元,按时价可买一百五十袋“洋面”。
任萨姆的月薪自然更高些。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骗和策划下,
独自一人秘密离津,逃往东北。
直到两个月以后,婉容在溥仪两个妹妹及弟弟溥杰的陪同下,
由天津转道大连再转至旅顺与溥仪团聚。
但此时的溥仪已成为听任日本帝国主义摆布的傀儡,
更没想到她自已也落入了阴谋的陷阱。
在长春一切都要听从日本人的安排,
连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甚至不能走出大门一步。

婉容不堪忍受日本人的欺辱,决意逃出这个人间地狱。
在原国民党第一任外交部长顾维钧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我们在大连停留了一夜,发生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一个随从人员过去在北京当过警察,是我的四个卫士之一。
由于1925年的炸弹事件,他留了下来给我保镖。
他是北京人,在北京认识很多人。
当我在大连一家旅馆里吃午饭时,他进来说,
一个从长春来的满洲国内力府的代表要见我,有机密消息相告。
我起初犹豫,因为他说的名字我不熟悉。
但是我的随从说,他在北京认识这个人,可否见见他。
他告诉我,此人化装为古董商,以免日本人注意(也许他当过古董商)。
我出去走到门廊里,我们停在转角处。
此人告诉我,他是皇后(长春宣统皇帝的妻子)派来的。
他说因为知道我去满洲,她要我帮助她从长春逃走;
他说她觉得生活很悲惨,
因为她在宫中受到日本侍女的包围(那里没有中国侍女)。
她在那里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和告密。
她知道皇帝不能逃走,如果她能逃走,她就可能帮他逃走。
我为这故事所感动。
但是我告诉他,我的处境不能替她做什么事,
因为我在满洲是中国顾问的身份,没有任何有效方法来帮助她。
虽然如此,我得到一个明确的概念,
知道日本人都干了些什么,这个故事可以证实日本的意图。”

这件事以后,婉容并没有气馁和放弃再次逃跑的机会。
1933年的8、9月期间,
当时伪满立法院赵欣伯的妻子准备赴日,婉容便托她帮忙东渡。
婉容明确告诉联络人,只要她逃走了,就一定帮助溥仪逃走。
而当时正在日本的三格格韫颖曾给溥仪写信,
详细报告了这件事情的经过,结果又没能成功。
从此之后,婉容再也没有找到逃脱的机会,
因此自暴自弃,染上了吸食鸦片的习惯,最后导致精神分裂。
生不如死的她选择了自我毁灭。
婉容死的时候才40岁。

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
与世隔绝及离群索居的宫廷内景,
社会动荡带给她的心灵冲击,
生活变故带给她的巨大的震动,
以及后来一系列不尽人意、
失去人身自由的流亡生活给她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
使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和戏剧性,
同时也使她的人性开始了异化,
她陷入了深层的内心痛苦和重围中无法自拔,直至离世。
婉容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而这个悲剧又是无法避免的,
是万恶的封建王朝和日本侵略者将她推向了历史的深渊,
她是历史的牺牲品。

说到末代皇后婉容,不得不提到后来的影视作品
自从电影《末代皇帝》上映之后,
描写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皇帝溥仪及其家人的影视作品相继出现,
其中很多重要情节均涉及到末代皇后婉容。
而大部分作品和媒体的报道,
无非把婉容描写成与溥仪的侍卫私通生女、吸毒成瘾、任意放纵撒泼,
甚至是一个常有杀人恶念、与他人勾结谋害淑妃文绣的恶魔。
对婉容的人生经历所进行的不负责任的编造、杜撰甚至人格上的侮辱。
本来这位末代皇后的命运已经够悲惨了
死了这么久还被后来的人胡乱编造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