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份年度《世界财富报告》24日公布,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最富裕群体人数和财富总额均大幅减少。“高净值个人”人数分布排行榜上,美国、日本、德国依然依次占据三甲位置,而中国内地超过英国,首次名列第四。(6月26日《新京报》)
富豪不是空洞的符号,不是枯燥的数字,也不是单纯的意象,每一个富豪的崛起乃至陨落,总脱不了他所处的时代征候。观摹富豪这个群体的群像,大有必要,因为他们的衰荣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宏大叙事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在当世经济一片衰迷之际,中国内地富豪人数超过英国,首次名列第四,被专家解读为“这说明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和稳定的增长”,并非毫无道理。诚然,一个没有富豪或者说富豪不多的国家,未必值得欣慰。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中国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并不值得过于狂欢,如果看不到富豪背后种种症状的话。
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令人窒息的贫富悬殊?日前,九三学社委员、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在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说,随着近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富豪越多,如果相对应的穷人也越多的话,这显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原因很简单,一旦财富过于失衡,必然使社会稳固程度大打折扣。
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的背后,又昭告了富豪怎样的发家路径?一般说来,跻身富豪行列的人往往是企业家、科技人员、明星和与权力暧昧的人。如果富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自然无可非议,但是,并非所有的富豪都是合法发财的。正如有学者分析,在以权力为圆心所形成的法定垄断、权力腐败、权力资本这三大财富圈中暴发起来的富人们,利用法律的模糊和滞后大发横财,在以牺牲效率和公平为代价的掠夺游戏中上下其手。显然,这样的富豪越多,越非民众之福祉,恰是民众之祸。
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富豪的财富品质又位居世界第几?最近一些年,随着富豪人数的不断攀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富豪的慈善品质。“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也成了坊间劝善的一句名言。应该说,任何形式的道德勒索、权利逼善都不足取,但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富豪的财富品质总让人尴尬。犹记得今年年初,著名慈善富豪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表示,要发起一项活动,鼓励那些最富有的中国人从事慈善义举。“我肯定会去那里(中国)……我们将和那些考虑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促膝而谈。”
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富豪稳固居世界第几?“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些年,各色富豪榜次第面世,不同富豪也陆续粉墨登场,与别国富豪很少落马相对比的是,我国富豪“朝为人上人,暮作阶下囚”的特别多,以胡润富豪榜为例,坊间称其为“囚徒榜”、“杀猪榜”。富豪频频落嘛,这折射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诚然,富豪落马,与自身钱财来路不正有关,是否也与现实土壤有关呢?房地产商王石称,现在的房地产界,行贿是常态,不行贿反倒成了另类。这很耐人寻味。显然,一个健康的社会,要保证富豪出现,也要保证富豪健康地出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认为,“哑铃型社会”由于存在上等阶层与下等阶层的鲜明对立,因而充满着战乱和社会动荡,而到了“橄榄型社会”后,由于相当一部分下等阶层升为“中产阶级”,且上等阶层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变小,因而社会变得相对稳定了。因此,面对中国富豪人数居世界第四,我们不能仅仅赏玩,更应该读懂沉重的现实。相关部门应该通过革除权力资本、权贵资本的土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等手段,保证穷人有上升的渠道,富豪有健康发家的路径,从而建设一个中产阶级占绝对比重的橄榄型社会。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