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3 共计 3 条

混合查看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版主 小学二年级 此帖已删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1
    住址
    Wien
    文章
    2,532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21

    预设 爱因斯坦是可以理解的

    爱因斯坦是可以理解的

    田利平

      世界不可理解的是,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不知道今天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爱因斯坦的这句话。123年前的今天上午11点半,
    一个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的犹太婴儿在德国降生了。他在随后的76年生命中,
    只用了短短10年便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这两个理论令人吃惊地告诉
    我们,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独立于物体而存在的,假使我们把空间里的物体一一取
    掉,时间和空间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这与我们头脑里一直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多么地不一致。相信直到
    今天,绝大多数人仍然会相信,在宇宙中应该可以存在这样一个标准的时钟,宇
    宙各个角落发生的事件都可以用这个时钟来记录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而我们也
    一定会认为,一个人走进一个房间和走出一个房间,房间内的空间显然不会发生
    变化。这正是牛顿的理论所认为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它们不会受到其他
    东西的影响。

      但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这种直觉是错误的。不同地点的时间的快慢是可以不一
    样的,在一个高速飞行的太空船里的人过得是比我们更慢的时间;而物体会让空
    间发生改变,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扔下来的大小不同的铁球,之所以会以相同的
    速度落地,正是因为地球使它周围的空间发生了弯曲。这就好比一块帆布棚顶,如
    果上面落了一块大石头,棚顶就会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一个凹陷,棚顶上面的小石头
    会沿着最陡的路线前进,不管小石头的成分、大小如何。正像石头的大小决定了
    棚顶的凹陷程度,地球的质量也决定了它周围空间的弯曲程度。

      我们能够放弃自己的直觉,从而试图理解爱因斯坦吗?假如我们不放弃直觉,
    我们一定会认为大地是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因为只有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才能从
    直觉上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在兔子皮毛里生长的虱子,如果它从来不曾设法
    爬到兔毛的顶端,就一定会认为世界是由一根根的兔毛组成的。

      在一次宴会上,有人对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说:“据说世界上只有3个人能够
    理解相对论。”

      爱丁顿问:“第三个人是谁?”

      一个世纪过去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似乎并没有被绝大多数公众理解;与此形
    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许多人仍然趋之若鹜地坚信一些奇怪的非
    科学的理论。

      令人无奈的是,这部分人往往还抬出爱因斯坦来佐证自己的迷信是有道理的。
    他们会说:“既然连相对论那样不可思议的理论都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谁能证
    明我们相信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呢?”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未知的领域一定远远大于已知的领域。在我们能观
    察到的150亿光年远的宇宙里,即使是离我们近得只有1万光年的地方,要知道那
    里现在发生了什么,最快也得等1万年的时间,因为起码在现在,我们找不到能够
    超过光速的信号来传递那里的消息。

      在未知的领域,有各种宗教的教条式的解释,有哲学家的不同的推想都是正
    常的,它们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并且也往往促进人们去思索。然而当我们试图赞
    同这些观点的时候,是否对自己说过:“我知道这是未知的领域,科学至今还没
    有抵达这里;我知道这个理论有可能是假的,它等待科学的检验。因为仅仅在过
    去的几百年里,科学以飞快的速度向这些领域挺进,清除了其中许多被证明是错
    误的东西。”

      遗憾的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独立的思考。他们毫不犹豫地相信着甚至被
    科学证明了是错误的东西,而不愿向自己发问一句:为什么?

      甲站在一节正在行进的火车车厢中间,在这节车厢的两端——前门和后门都
    站了两个人给他拍照,他同时接收到两道闪光,因为光速是固定的,两边的距离
    又相等,因此从甲的角度看来,两个摄影师是同时按下快门的。

      但是对于站在站台上的乙来说,由于火车在向前行驶,前门摄影师的闪光到
    达甲的距离要比后门摄影师的闪光到达甲的距离小,同样因为光速是固定的,对
    于乙来说,一定是前门摄影师比后门摄影师晚一些按下快门,这样才会出现两道
    光同时抵达甲的结果。

      既然对甲来说同时发生的事情对乙来说却是不同时的,那么我们直觉上认为
    有一个标准的时钟——绝对的时间就不会存在了。

      如果我们愿意花足够的时间,那么一定能够理解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如何通过
    一步步的推理建立起来的,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些理论最终被一个又一个确
    凿的观测事实所验证。

      这便是同社会上风行的各种怪力乱神理论的明显不同。那些怪力乱神的理论
    一定才是不可理解的。

      你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怀疑吗?例如,我们看到
    一朵红玫瑰,一定坚信红色是这朵玫瑰花固有的。但假使人类都是色盲的话,红
    色还存在吗?或者说,每个人看到这朵花红得程度会一样吗?

      一个生下来就失去视觉的盲人眼前是什么颜色,像暗夜一样的黑色吗?既然
    从来没见过白色,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黑色?如果有一个国家的人都是盲人,那
    么他们感受的世界一定就和我们有巨大的差异,既然如此,如果我们多一种感觉,
    世界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呢?

      爱因斯坦还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对指南针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感到好奇,
    他不明白为什么那根并无生命的磁针在看不见有什么东西拨弄的情况下会自己转
    动指向南方。

      回到本文开始时的那句话: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地方是,它居然是可以理解的。
    爱因斯坦一定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为什么包括日月星辰等各种物体的运动会蕴
    藏着许多物理的公式呢?而这些公式完全是人类自己的发明。

      在爱因斯坦诞生123周年的时候,一个普通公众如果仍然对相对论一无所知,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假如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仍然不能用科学的思维
    方式去辨别真假善恶,这就不得不令人对我们社会的前景心存担忧了。


    PI = 3.123456789....

  2. #2
    高级会员 小学二年级 ifewi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0
    住址
    在痴情海畔的完美岛上,一个叫|"永远在一起"的幸福谷
    文章
    2,538
    Thanks
    2
    Thanked 10 Times in 10 Posts
    声望力
    21

    预设 回复: 爱因斯坦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们多一种感觉,
    世界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呢?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

  3. #3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08-12-26
    文章
    122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17

    预设 回复: 爱因斯坦是可以理解的

    美科学家在爱因斯坦大脑中发现山脊状和凹槽图案等罕见结构
    作者:刘妍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9-4-25
    • 生物秀提示:
      爱因斯坦的脑子重1230公克,低于男人的平均值.近期科学家发现在爱因斯坦脑部较为宽大的顶叶上存在许多突起的山脊状和凹槽图案,这种极为罕见的图案可能就是爱因斯坦在研究物理学过程中能够进行形象化思维的主要因素。

      北京时间4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后,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曾将他的大脑保存了下来,并切片成240片进行研究。最新的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部位有许多山脊状和凹槽状结构,这些极其罕见的结构很可能是爱因斯坦与众不同的奥秘所在。

      爱因斯坦大脑结构图


      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早在1999年,科学家们就开始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解剖学研究。有趣的是,他们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反而比平常人要小一些。对此,研究人员解释说,“也许一两个参数并不能解释爱因斯坦的超强智力,但是他的大脑确实只有1230克,这一重量要低于现代人大脑重量的平均数。”这一发现也意味着人类有必要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其他复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或许会有所重大发现。如果爱因斯坦整个大脑真的属于较低重量级的话,也许他的超强智力来自其他重要特征。1999年的研究小组还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顶叶比平常人要宽15%左右。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些顶叶通常与空间意识、视觉意识以及数学能力有关系。

      近期,科学家们又在爱因斯坦大脑中发现了更多的特异性。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科学家迪安-法尔克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照片,尤其是大脑顶叶进行了深入研究。法尔克宣称,他在一些较为宽大的顶叶上发现了许多突起的山脊状和凹槽图案。法尔克认为,这种极为罕见的图案可能就是爱因斯坦在研究物理学过程中能够进行形象化思维的主要因素。法尔克的另一项特异性发现就是在爱因斯坦大脑的运动皮质中发现了一个球形突起物。法尔克解释了这一球形突起物的意义。“在其他研究中,也会发现相似的球形突起物。通常这种球形突起物被认为与音乐天赋有关。大家可能都了解,自从童年时期起,爱因斯坦就非常喜爱拉小提琴。”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会成为科学天才,这与他的大脑结构特异性密切相关,结构特异性或许是比大脑尺寸大小更为重要的因素。当然,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器官,至今仍然有许多神秘的结构或原理有待科学家们去发现。通过对爱因斯坦大脑结构的研究,或许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人类大脑的原理。在此之前,研究人员曾选取4名和爱因斯坦逝世时年龄相仿的男子作为参照对象,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和他们的大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除了脑细胞数量多于常人,爱因斯坦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比较大,这些胶质细胞末端的神经组织数量也较多。除此之外,人们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非常正常,要说有什么异常之处,就是他的大脑比同年龄的人更为健康,退化的迹象较少。

      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55年去世,死后他的大脑被人取出,之后便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50年后,当初被指控窃取爱因斯坦大脑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首次接受专访,彻底曝光整个事件的绝对内幕。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哈维竟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了240片。美国政府其实早已得知爱因斯坦的大脑成了哈维的“私有财产”,只是没有要求哈维把大脑交出来。当哈维把大脑从实验室中取出,准备横贯大陆时,负责保护大脑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大吃一惊,连忙派人秘密跟踪。哈维不知道,他从东到西走了4000公里,联邦调查局特工竟也跟踪了他4000公里。

      根据哈维的记录,爱因斯坦的脑子重1230公克,低于男人的平均值,并不出众(数学王子高斯的脑子就比较符合我们对天才的期望,重1492公克,比平均值稍高)。直到1985年,第一篇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报告才问世,这份报告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戴蒙教授领衔完成的。她的团队检验了四块爱因斯坦大脑的皮质,分别代表左右前额叶上段与顶叶下段,以另外11人做对照。

      更多阅读


      《科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