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老师:您好!
此次“西方文明大系”讲座讲的是西方的大学。我记得讲课的史老师说,常春藤大学的校长是股东们集体讨论后确定的,一般不做民意调查,也不给老师及同学打分 或者参与的权力,这是不是与西方的民主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大学生在大学里就这样体验到了不民主,那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为什么又变得接受民主了呢?
-----------------
丛日云
民主有特定的涵义,有特定的应用范围。它主要是一种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由自由的、公平的、竞争性的选举产 生。民主也可以延伸到其它一些领域,在西方,民主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但不能什么场合都是民主方式好,到处都搞民主。比如,一般来说,不 能由职工民主选举企业总裁,不能由士兵选举将军,不能由演员选举导演,不能由学生选举教授,不能由患者选举医院院长、乘客选举机长、列车长,在官僚体系 内,不能由科长选举处长。等等。民主选举的方式在有些场合是不适用的。
由于不了解民主的适用范围,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该选举的地方不选举,在不该选举的地方瞎选举。比如,有的地方声称搞民主,就以民主投票(或 民意测验)的方式差额选举处长、局长等,但市长、省长却不差额选举,也就是说,不搞竞争性的选举。处长、局长是文官,是职业官僚,他们不应该由选举产生。 就如同师长、军长不能由士兵选举产生,会计师、工程师、教授不能由民主选举产生一样。在这个场合,应该按文官本身的选任、晋升方式来处理。市长、省长是决 策者,是政治职位,他们的任职应该由受他们管辖的公民们选举来决定。所以,选举处长、局长不是民主,是一种对民主的点缀,结果只会败坏民主的声誉。
民主适合于什么范围,你要看民主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搞民主?人民之所以有权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或国家领导人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是因为人民(具体化为公 民)是国家的主人。就像企业由股东选举总裁一样。在美国拿绿卡的人可能一生在美国工作、生活,对美国贡献很大,但他们没有选举权,因为他们不是美国公民, 不是美国的主人。在私营企业里工作的职工也是如此,他们无权选举企业的总裁。如果企业是全体职工的,他们就有权选举总裁。
这里就涉及到你提的问题,学生无权选举校长,因为学生在学校里是临时的过客,是服务的对象。就象商店、旅馆的经理不能由顾客选举一样,大学的校长不由学生 选举。学生只有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学生来到一所大学,相当于与这所大学签订一份契约,学生与大学是契约的两造。在西方大学的历史上,有一种大学属于学生 的共同体或师生共同体,在这种类型的大学里,学生就有权参与选举校长和选聘教授。但当代的大学几乎不再有这种类型了。史老师讲的常春藤大学都是私立大学, 其由校董会(corporation)选举校长的方式与其基本体制有关。
在大学里不能选举校长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怎么会成为民主社会的积极成员?美国的民主生活体现在许多方面,不会因为在大学没有权利选举校长而有什么不良影 响。其实,美国的大学生在大学里享受着充分的民主生活。1971年以后,美国降低了选举年令,使进入大学的年青人基本上都已经享有选举权,他们能够以公民 的身份直接参与国家的公共政治生活。我去年到美国观察大选,看到大学生参与热情相当高,投票率也相当高。他们大多是奥巴马的粉丝。此外,学校的学生社团非 常活跃,它们是学生的自治组织,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领导。这些自治的学生组织是公民的摇蓝。还有,在美国的大学里,学生得到充分的尊 重。师生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相当平等。学生们在老师和领导面前自信、自尊,独立,没有自卑、怯懦和依附,学校里面有充分的讨论和辩论的自由,政治信息充 分流通,等等,这些,都使大学具备良好的政治生态,使健康的公民人格在此形成。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