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8 共计 8 条

混合查看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高级会员 新生儿 chenyin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39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9

    预设 “年”的来历

    “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命运就像强奸,你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工作就像轮奸,,你不行了别人就上. 生活就像自慰,,什么都得靠自己双手 学习就像嫖娼,出完钱后又出力
    工资就像例假,一月不来你就傻眼 谈判就像口交,费尽了口舌也就那点收获
    捐款就像发情,一想起来马上就要 奖金就像阴毛,掉的要比长的多

  2. #2
    高级会员 新生儿 chenyin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39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俗话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过年”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
      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
      “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的凶残。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一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嗑头,感谢大人保护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
      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捕杀年群,经过十几个严冬的不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血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还有一种
    命运就像强奸,你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工作就像轮奸,,你不行了别人就上. 生活就像自慰,,什么都得靠自己双手 学习就像嫖娼,出完钱后又出力
    工资就像例假,一月不来你就傻眼 谈判就像口交,费尽了口舌也就那点收获
    捐款就像发情,一想起来马上就要 奖金就像阴毛,掉的要比长的多

  3. #3
    高级会员 新生儿 chenyin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39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现在我们所说的“年”,商朝叫“祀”,夏朝叫“岁”,尧舜的时候叫“载”。“过年”,是周朝以后的事情。现在我们写“年”时,也有时写“载”、“岁”,如过了一年,我们也常说:“又大一岁了!”大年三十也叫“岁除”,要“辞岁”。可见今人仍常常年、岁、载互用。

    无论“年”、“岁”、“载”、“祀”,它们都有一个来源,那就是由农业一年一次大收获而来。“过年”是老百姓农产收获后的大庆祝日。如《说文》云:“年,谷熟也。”《谷粱传》亦曰:“五谷皆熟曰有年;大熟曰大有年。”所以到现在,中国老百姓说农业收成好,也称“好年冬”或“好年景”。

    “年”字的古写,不论甲骨文或金文上,都是底下有根,上头有穗,旁边有叶,且穗儿是歪着头的,那正表示谷子已经熟了。因为谷子一年一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圈),所以“年”也是一年一过,过年便和地球绕太阳一圈,恰相一致。如《说文引经证例》上说:“古纪岁曰年、曰稔、曰稘,皆从禾;禾一岁一熟也。”可见过年在我国农业社会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

    不过,由农业大收获一次定为一年,大致虽然不差,并不十分正确。那之后,我们的老祖宗又发明了一个精密的计算方法,就是利用天上的一个最大的行星,名叫“岁星”:岁星即木星,它十二年绕太阳一周,每年移动一宫,看岁兴的移动来决定一年,那自然比以农业收获来定的准确得多了。因此,一年也由“一载”改叫为“一岁”了。据《说文》云:“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因阳,十二月一次。”又《尔雅郭》注:“四时一终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也。”又《尔雅疏》曰:“按律历志分二十八宿,为十二次,岁星十二周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自从有了岁星以为纪“年”的标准之后,我们中国才有正确的历,闰月也开始了。

    至于商代把年叫“祀”,这是老百姓农业收获以后的庆祝仪式,兼报恩祭祀大典。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对于他们能获得这样丰收的粮食,是要感谢土神、谷神和祖先的赐予的,故必须对它们举行祭祀一番,这是“祀”的由来。
    命运就像强奸,你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工作就像轮奸,,你不行了别人就上. 生活就像自慰,,什么都得靠自己双手 学习就像嫖娼,出完钱后又出力
    工资就像例假,一月不来你就傻眼 谈判就像口交,费尽了口舌也就那点收获
    捐款就像发情,一想起来马上就要 奖金就像阴毛,掉的要比长的多

  4. #4
    高级会员 新生儿 chenyin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399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命运就像强奸,你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工作就像轮奸,,你不行了别人就上. 生活就像自慰,,什么都得靠自己双手 学习就像嫖娼,出完钱后又出力
    工资就像例假,一月不来你就傻眼 谈判就像口交,费尽了口舌也就那点收获
    捐款就像发情,一想起来马上就要 奖金就像阴毛,掉的要比长的多

  5. #5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07-02-11
    文章
    340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有长见识了。不过好像还应该有更多版本的。

  6. #6
    版主 博士二年级 楠楠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7-01-01
    住址
    Wien
    文章
    14,659
    Thanks
    5
    Thanked 5 Times in 5 Posts
    声望力
    33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这帖子发这里太可惜了~

  7. #7
    高级会员 小学二年级 ifewig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0
    住址
    在痴情海畔的完美岛上,一个叫|"永远在一起"的幸福谷
    文章
    2,538
    Thanks
    2
    Thanked 10 Times in 10 Posts
    声望力
    21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很有意思的说法!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

  8. #8
    版主 初中三年级 ′⒐寸丁﹖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QQ:117169908
    文章
    6,299
    Thanks
    0
    Thanked 4 Times in 4 Posts
    声望力
    25

    预设 回复: “年”的来历

    这让我想起我妈了.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