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第4页,共6页 第一第一 1 2 3 4 5 6 最后最后
显示结果从 31 到 40 共计 54 条
  1. #31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AHC能够将辆后部高度随车辆速度进行三级调节,Skyhook TEMS由能够对后减振器的阻尼进行四段式调节。它们都有利于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

    这就是AHC和Skyhook TEMS的调节装置。

    在提升行驶性能上,陆地巡洋舰100还将装配了前身车型所没有的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和A-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在一部分车型上装配了后桥LSD防滑差速器或后差速锁。但由于LSD、后差速锁和VSC三者不兼容,所以车主只能全部放弃或三选一。

    另外,陆地巡洋舰又针对北美市场在陆地巡洋舰100的基础上推出了更豪华的雷克萨斯 LX470(在日本本土市场,它被称为“Cygnus”)。

    2002年,陆地巡洋舰100推出了小改款车型,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机械结构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款后的车型通常被称为“03款车型”。


    这是改款前车型的进气格栅

    这是改款后车型的进气格栅

    改款之前型的后转向灯为黄色。


    改款后车型的后转向灯为白色。

    另外,车辆的内饰也进行了较大修改。

    这是改款前车辆的内饰


    这是改款后车型的内饰

    可以看到,除了一些按钮的排布发生了变化以外,中控台的整体造型也由内陷的造型变成了外凸的样式。同时在顶级车型上增加了一些更先进的配置(例如夜视系统),功能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32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机械结构方面:主流型淘汰了老一代的四挡自动变速箱(代号A442F),转而使用先进的5-SUPER-ECT五挡自动变速箱(代号A750F),新型的变速箱除增加一个挡位之外,还采用了与发动机管理系统协同控制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行驶平顺性的提升,更可观地降低了燃油消耗。


    A442F四挡自动变速箱


    A750F五挡自动变速箱

    在主流车型上,轮毂也从16英寸升级为17英寸。

    可以看出,这次改款无疑将陆地巡洋舰100推向了更高的水准。

    2004年,丰田陆地巡洋舰100正式国产,最初推出了4.5GX/GX-R和4.7VX-R三个车型级别。在国产车型上,4.5升1FZ-FE发动机的动力指数由原装车型上的179kw(243ps)/407N.m调低至155kw(211ps)/373N.m。

    4.5GX车型动力搭配采用1FZ-FE发动机+五挡手动变速箱(这台变速箱代号H151F)
    4.5GX-R车型动力搭配采用1FZ-FE发动机+四挡自动变速箱(A442F)
    4.7VX-R车型动力搭配采用2UZ-FE发动机+五挡自动变速箱(A750F)

    2005年初,为了细分市场,国产车型又推出了4.7GX-R级别。


    4.7GX-R车型。国产车型与原装车型在外观上的区别就是贴有原装车型没有的 “长春一汽丰田”和“CA6510XX”尾标。另外,原装进口的中国规格车型只有GX-R和VX-R两个配置级。
    同时国产的4.7型也全部配置了副油箱(之前仅4.5车型配备)。

    4.7GX-R的内饰

    2005年中,陆地巡洋舰100再次小改款,这次的内容包括外观的变化以及一些细节的升级。

    新样式的进气格栅和前灯造型

    新的尾灯样式,采用了LED发光技术

    另外,在北美版车型上,4.7升V8发动机增加了VVT-i(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使得功率提升至202kw(275ps),并装配了氙气大灯;轮毂从17英寸升级为18英寸; 同时,国产型也推出了DVD版本

    后排的顶置DVD

    4.7GX-R DVD级别的内饰,比4.7GX-R标准版增加了很大的桃木面积,内饰显得更豪华

    2006年中,国产的陆地巡洋舰100停止生产搭载4.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1FZ-FE)的车型,同时推出了4.7 GX车型,搭载五挡手动变速箱(代号H151F)。


    4.7 GX的内饰

    至此,陆地巡洋舰100的“简史”介绍完毕,在下一篇当中,将着重介绍不同车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区分它们。

  3. #33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陆巡100详细档案之二:陆巡100不同车型差异及如何辨认


    编者按:提起陆地巡洋舰,现在的越野爱好者大都可以说出很多型号,比如LC70,LC80,LC100等等。不过,即使是最新一代的LC100,恐怕也有很多人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LC100从诞生之日起经过了几次改款?分别在哪一年?都改了什么?如何通过第一眼看到的身外形就迅速分辨出LC100的具体型号甚至配置?LC100还有哪些稀有的车型?……别着急,本文就是为您详细回答以上问题的。相信您看过之后,一定会对LC100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是第二篇,着重介绍了陆巡100不同车型间的配置差异以及如何辨认。

    首先从动力搭配说起:

    前面提到过,陆地巡洋舰100的主流车型(主要包括日本本土版和欧洲版)配置的是2UZ-FE发动机和1HD-FTE发动机。这也就意味着,1FZ-FE发动机和1H-Z发动机主要配置一些边缘车型,特别是一些对于动力要求不高或燃油质量较差的地区(例如非洲、澳洲、中东的一部分地区、中国、俄罗斯以及拉美等地)。美国情况比较特殊,丰田陆地巡洋舰100在美国只配备2UZ-FE这一款发动机。另外,由于各国的燃油质量以及排放法规的限制,所以即便是同一款发动机,在不同地区的动力调校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日本本土版
    欧洲版
    2UZ-FE
    最大功率173KW(235ps)
    最大扭矩422N.m
    最大功率175KW(238ps)
    最大扭矩434N.m
    1HD-FTE
    最大功率144KW(196ps)
    最大扭矩431N.m
    最大功率150KW(204ps)
    最大扭矩430N.m

    然后说说配置:

    丰田陆地巡洋舰100的顶级配置车型在世界上除非洲一些国家等少数地区以外,都有销售。而对于主流地区(本土、欧洲、北美等地区),这些顶级配置的车型正是销售重点,甚至在美国,根本就只有顶级配置一种级别的车型销售。而且同样是“顶级配置车型”,不同国别,不同版本间也存在一定的配置高低差异,泛泛地来讲通常是日本本土级别最高,其次美国,往下是欧洲、中国等地区,再次就是澳洲等其他地区。

    除主流地区以外,顶级配置车型在其余大部分地区并不是销售重点。那里的消费者通常青睐一些配置级别不高但功能实用、可靠的车型。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华而不实”的装置实用意义不大却降低了车辆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车辆的价格。甚至在非洲一些地区,销售的所有车型都是“简配版”的,因为这些车型拥有的功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当地用户的需要了。

    动力、配置的地区性差异虽然能够从侧面折射出一点经济实力差距的影子,但更大的决定因素无疑在于当地的使用环境和消费观念。

    就以澳大利亚和欧洲为例,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中西部地形以荒漠为主,这就需要车辆具有相对更强的可靠性、燃油适应性和续航能力。欧洲交通发达,道路网纵横交错,人口密度较大,燃油质量也高,所以通常采用较强的动力设定,而续航能力和燃油质量却并非第一考虑要素。在消费及使用观念上,欧洲人更崇尚“自主”,澳洲人则更注重便利性。另外欧洲的排放标准也较澳洲严格……综合这些要素在其中,就决定了版本的差异。


    欧洲车型
    澳洲车型
    车型种类
    陆地巡洋舰100
    陆地巡洋舰100
    陆地巡洋舰105
    发动机种类
    2UZ-FE
    1HD-FTE
    2UZ-FE
    1HD-FTE
    1H-Z
    2UZ-FE发动机动力调校
    最大功率175KW(238ps)
    最大扭矩434N.m
    最大功率170KW(231ps)
    最大扭矩410N.m
    油箱容积
    96L
    141L(柴油)145L(汽油)
    驱动系统
    全时四驱+中央差速锁
    全时四驱+中央差速锁或
    接通式四驱(分时四驱)
    选装驱动限滑装置
    VSC/A-TRC或
    后差速锁
    VSC/A-TRC或
    后LSD或
    前后差速锁(仅供应105车型)
    轮圈
    17英寸铝合金
    16英寸钢质或
    17英寸铝合金
    备胎
    1个
    绝大多数车型为2个
    配置
    相对较高
    相对基础


    除了这些实质性的差异以外,我们也可从外观上大致辨别出型年代、国别、以及配置的不同:

    首先是方向盘位置,众所周知,如果右置方向盘,说明是日本本土版或英联邦国家的车型,相反则说明是其他国家版本的,这一点很简单。

    其次是转向灯、侧面彩条、防擦条、尾标、保险杠颜色、拉手和后视镜颜色、轮毂等细节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定的版本信息。

    转向灯——尾灯随年代的变化在前文中已经说明。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北美版车型的前转向灯为黄色,而其他地区的车型为白色

    黄色前转向灯的美规车型


    06款的北美版车型

  4. #34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侧面彩条、拉手和后视镜颜色——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型上,侧面彩条的位置能够体现配置级。
    国产4.7GX-R车型

    国产4.7VX-R车型,注意在侧面有VX-R的标志。

    上图为国产4.7GX-R车型,下图为国产4.7VX-R车型,从侧面看,他们的差别是


    GX/GX-R
    VX-R
    彩条位置
    防擦条上方
    拉手上方
    拉手颜色
    镀铬
    与车身同色
    后视镜颜色
    镀铬
    与车身同色
    附加
    /
    VX-R标志

    这些差异普遍适用于国产和中国规格的原装车型,而对于国内的中东版车型,则并不完全适用。

    06款中东版GX-R


    06款中东版GX-R特有的侧标


    06款中国规格的进口

    04款中东版GX-R。可以看到虽然门拉手和后视镜与车身同色,但它的级别为GX-R,而在中国这种颜色搭配则为VX-R。
    保险杠颜色和防擦条——它们的装配与否可以区分车辆是否是最简配置版本的。通常最简装版本的车型采用黑色保险杠,并且没有侧面防擦条,轮毂也采用16英寸钢质

    这是一辆国内少见的“联合国捐赠版”,搭载1FZ-FE发动机,配置很简单,手摇车窗。


    手摇车窗

    再有就是尾标——尾标通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辆的装配标准以及动力设定


    搭载1FZ-FE发动机的车型在D柱标有排量。


    搭载2UZ-FE发动机的车型在尾部标有“V8”

    日本本土版搭载1HD-FTE发动机的型在D柱标有“turbo”,尾部标有4.2TD。

    再有就是表示配置级的标志:


    车尾标志(从低到高)
    日本本土版车型
    GX VX VX limited
    欧洲版车型
    不详
    澳洲版车型
    GXL VX
    中国国产车型
    GX GX-R VX-R
    中国规格原装车型
    GX-R VX-R
    中东版车型
    GX-R VX-R
    北美版车型
    由于只有一种配置等级,所以无表示配置级的尾标

    可以看到,北美版车型比较特殊,只有一种配置等级,一种动力设定,没有表示配置等级的尾标,没有侧面彩条,前转向灯为黄色。所以也不用区分。


    北美版车型

  5. #35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比一比 看一看——SUV第三排座椅空间运用与舒适性对比


    编者按:目前国内生产的SUV以中小尺寸5座为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SUV的性能、乘坐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车厢空间运用和座椅组合等;5座以上SUV的搭乘人数和空间运用方面无疑比5座SUV或轿车更加宽松。5座以上的SUV,也许不是大家的关注重点,毕竟中国的家庭结构目前以三口之家为主。对三口之家来说,五座车足够了。但当你的车公私兼顾,带有一定的商业用途,或者需要一家老小外出游玩时,你就会觉得5座SUV不够用了,这时你会想有一辆5座以上的SUV该多好啊。那目前国内大概有哪些国产及进口的SUV能满足人们对5座以上SUV的需求呢?在此,我们将介绍这些SUV的行李舱和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运用情况。

    SUV是多功能运动汽车的简称,由于车厢内部空间比轿车大,在乘坐空间、座椅组合, 行李舱空间运用方面,SUV比轿车更具多功能性。5座以上适合家庭或公务、商务使用的轻型乘用车不是面包车、MPV,就是SUV(含越野吉普,以下同),极少有5座以上的轿车。而既适合城市使用,又能带着全家去郊游,并具有一定越野能力的汽车就非SUV莫属了。

    本文主要探讨5座以上SUV的行李舱和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运用及舒适性。

    一、带第三排座椅SUV的特点

    带第三排座椅的SUV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轴距较长,车厢及车身的体积较大;第二,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可以放倒或折叠;第三,行李舱的容积可容纳第三排座椅并拥有足够的头部和腿部空间;第四,第三排的乘员一般折叠第二排座椅后进入第三排座椅。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轴距较长,车厢及车身的体积较大

    与5座SUV比,5座以上SUV对车辆的轴距、车身甚至车厢尺寸有更高的要求。内部空间与乘坐舒适性是人们选择乘用车时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 特殊用途的乘用车可以不考虑车内空间与乘坐舒适性,如美国的军用悍马,设计上重点考虑越野性能,乘坐舒适性不是其设计重点;又如切诺基,设计上也以越野为主,因此它的轴距较短,车厢低矮,整车体积也不大,限于车身尺寸的限制,车内空间与乘员的乘坐空间也就不可能太宽敞了。

    SUV属于长头车型,发动机舱己占用了一定空间,因此,无论如何,可搭载第三排座椅的先决条件是其轴距和车厢尺寸,特别是后车厢(行李舱)的净高度。一般情况下,可搭载第三排座椅的SUV,轴距基本在27OO毫米以上,车厢属中等尺寸或全尺寸。


    图解: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属于全尺寸车型,8座车,它的轮距、车身的宽度、高度保证其有足够的位置安装第三排座椅,但梯型大梁使其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间并不宽敞。


    图解:悍马H1在设计上强调底盘坚固,车身采用铝合金,重越野性能,轻舒适性,高达406毫米的离地间隙及非承载式车身设计,虽然体形巨大,车内空间却不算宽敞,乘坐舒适性也较差。留意上图中悍马H1的后车厢,架在梯形大梁上的后车厢与前部车厢有明显的高度差,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可想而知。
    图解:切诺基设计上偏重越野,娇小的身躯,扁平的厢设计,较短的轴距导致其舒适性较差,也没有空间再安装第三排座椅。


    图解:长城哈弗属于中等尺寸SUV,由于车身尺寸较小,无法搭载第三排座椅。


    图解:陆风X9属于短轴车型,轴距及车身尺寸车都不允许其法搭载第三排座椅。
    (二)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可以放倒或折叠

    1、第二排座椅的放倒或折叠方式

    除了皮卡型SUV,绝大多数两厢SUV的后部身都设计成即可搭载乘客又可运载货物的混载区,包括第二排座椅及其后的行李舱。为了加大运载货物空间,腾出第二排座椅与行李舱连成一个灵活多变的装载空间,许多车型都提供可以放倒的第二排座椅,以增加行李舱的容积。而第三排座椅本身就是安装在行李舱内,不载人时折叠起来,尽量少挤占行李舱的空间,因为行李舱的主要用途是搭载行李或货物,而不是搭载乘客。


    图解:皮卡型SUV的“第三排”位置即货斗的功能明确,就是运货区,如皮卡型悍马H2 SUT。


    图解:同为悍马H2,两厢式的后部车身设计成为即可搭载乘客又可运载货物的混载区。

    常见的第二排座椅放倒比例有:1/3、2/3比例放倒;50%或1/2比例放倒;1/3、1/3、1/3比例放倒;100%放倒。

    (1)1/3:2/3比例放倒

    SUV的第二排座椅一般采用1/3:2/3比例放倒,出现在有三个座位的第二排座椅,可以放倒一边连体的两个座位,也可以放倒另一边单独的一个座位。


    图解:采用1/3:2/3比例放倒的第二排座椅。

  6. #36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2)50%或1/2比例放倒

    一般出现在有两个座位的第二排座椅,可以放到两个座位中的一个。

    图解:采用50%或1/2比例放倒的第二排座椅。

    (3)1/3:1/3:1/3比例放倒

    一般出现在有三个座位的第二排座椅,三个座位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放倒。

    图解:采用1/3:1/3:1/3比例放倒的第二排座椅。

    (4)100%比例放倒

    即可以放倒整排座椅,用来增加乘者的舒适性,比如可以和第一排座椅合起来作为临时的床,或者用来增大后排的储物空间,如今在SUV上已非常罕见,笔者只在华翔富奇6500两驱SUV上见过。

    图解:采用100%比例放倒的第二排座椅(华翔富奇6510Α2)。
    2、第三排座椅的放倒或折叠方式

    SUV的第三排座椅,一般只是作为临时座椅,舒适性不如前面两排座椅,这是肯定的,不仅如此,第三排座椅基本都设计成可折叠式的;折叠方式一般有左右对挂折叠式,向前折叠式及向下嵌入地板式。

    (1)左右对挂折叠式座椅也有两种。

    一种是平时分左右两个折叠固定对挂在行李舱侧壁上,使用时向前翻转打开,打开后,乘员面向前方乘坐;如丰田系列SUV陆地巡洋舰、普拉多等采用的第三排座椅,老款三菱吉普也采用这种座椅。

    丰田系列SUV是左右折叠对挂第三排座椅的忠实拥护者,如陆地巡洋舰。


    图解:左右对挂折叠向前翻转式座椅(折叠状态)。


    图解:左右对挂折叠向前翻转式座椅(放倒状态)。


    图解:左右对挂折叠向前翻转式座椅(打开状态)。

    另一种是平时折叠固定对挂在行李舱侧壁上,使用时直接向下打开,乘员面对面乘坐,这种座椅结构简单坚固,适合野外作业,一般情况下在军用运兵上使用,民用车辆上比较少见,如路虎卫士及印度的“天蝎”,采用这种座椅的车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第一排座椅末端开始,车厢顶部向上拱起,既给后排乘员以充裕的头部空间,也方便第三排乘员从后部车门上车。

    图解:路虎卫士110的左右对挂折叠直接向下打开式座椅(折叠状态)。


    图解:路虎卫士110的左右对挂折叠直接向下打开式座椅(打开状态)。

    (2)整体式单排第三排座椅

    除了左右对挂式座椅外,整体式单排第三排座椅也是目前流行的形式,也分两种。

    一种是折叠后向前翻转,靠在第二排座椅后面。另一种是目前流行的形式,折叠后整体嵌入“地板”内,座椅的背面其实就是“地板”的一部分。笔者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隐身”座椅,不使用第三排座椅时,这种座椅最不占用行李舱的空间,可实现行李舱可用率最大化,而其他形式的座椅无可避免都要占用行李舱的空间,无论其如何折叠。


    图解:嵌入地板式第三排座椅,平时不用时,座椅背面与地板平齐,最大限度不占用行李舱的空间。

  7. #37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图解:使用时将座椅升起。

    图解:放倒第二排座椅,空出来的二、三排座椅的空间可以拼成一个大载货空间。

    (三)行李舱的容积可容纳第三排座椅并拥有足够的头部空间

    行李舱也称后备厢,行李舱容积的大小可衡量一款携带行李或其他备用物品的能力。对安装了第三排座椅的SUV来说,除了要有容得下第三排座椅的空间与位置外,还要考虑乘员的头部空间。

    丰田系列SUV为例。LC80/100/105为全尺寸SUV,它们的车厢尺寸有足够空间装载第三排并提供宽裕的头部空间; LC7O/90/120的车厢尺寸也有空间可以安装第三排。同是丰田系的旧款4Runner就不行了,虽然整车长度比LC7O/90短不了多少,但车厢的高度不够,不能为乘员提供足够的头部空间,也就不能安装第三排座椅了。 改款后的新4Runner车厢体积加大了不少,也就有空间安装第三排座椅及保证乘员的头部空间了。

    旧款4Runner无法安装第三排座椅,与丰田系列SUV的结构也有关系。无论是LC80/100/105,还是LC7O/90/120,直至4Runner,丰田系列SUV都采用梯型大梁,非承载式车厢,从第二排座椅段开始,大梁向上拱起一直到尾段,导致第一排与第二排座椅之间的地板有一个高度差,前低后高。第二排座椅的底座实际上就是直接安装在大梁拱起的地板部位,第二排乘员乘坐时,屁股下的坐垫就在后备厢的地板上。而第三排座椅一般是直接安装在地板上,其腿部空间可想而知,如果是块头大点的成人,只能曲着腿。因此,第三排座椅只适合临时乘坐。非承载式车厢SUV的大梁结构基本都是这样的,为了安装第三排座椅并保证乘员有充裕的头部空间,不少SUV采用了类似三菱V31式的高顶车厢设计。

    图解:无论是LC80/100/105,还是LC7O/90/120,都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第三排座椅。
    图解:旧款4Runner厢内部高度不能为乘员提供足够的头部空间,因此无法安装第三排座椅(上),而新款4Runner长大了一圈,终于够空间安装第三排座椅了(下)。


    图解:新款4Runner加大车身尺寸后有空间安装第三排座椅。


    图解:新款4Runner的行李舱及第三排座椅。
    (四)第三排乘员一般从折叠的第二排进入座椅

    第三排乘员一般从折叠的第二排座椅跨入座位,这也是第二排座椅多采用2/3或5/5比例折叠的原因之一。

    但也有部分型可从行李舱盖即后车门进入车厢,后车门采用整体向上掀、单扇侧开或左右对开,以方便乘客进入车厢。当然,要从后车门进入行李舱,第三排座椅只能采取左右折叠对挂式第三排座椅,否则不方便乘客进入第三排座椅。采用对挂式座椅,乘客可以从后门进入车厢再打开座椅;但是,相信大多数乘客还是愿意选择折叠第二排座椅后再进入第三排座椅。


    图解:单扇侧开后门。


    图解:左右对开后门。


    图解:单扇向上开启后门。
    二、承载式与非承载式厢对SUV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影响

    汽车车身从整体上分为非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及半承载式车身三种。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绝大部分载荷由车架承担。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联结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但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一般用于货车、越野吉普车、SUV等。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车厢由骨架和蒙皮组成一个整体,承受全部负荷。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这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具有质量小,高度低,没有联结装置,装配容易等优点, 因此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而SUV,这种多功能运动型汽车,采用承载式、非承载式车身及半承载式车身的都有。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SUV偏重于越野,采用承载式车身、半承载式车身的SUV的公路性能及舒适性更好。如今,连一贯硬派越野的路虎也采用承载式车身、半承载式车身,在保证一定的越野性能的同时,多数SUV 更倾向于城市化,追求乘坐舒适性,谁有事没事老去越野?在此我们不讨论其他性能,仅探讨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厢对SUV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影响。

    通俗点,非承载式车身就是大梁托着车厢,车厢与底盘是分开的,由于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占用了车厢的厚度,车厢的空间利用率不如承载式车身,第三排座椅的腿部姿势有点矮,没有承载式车身舒适。承载式车身的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下的地板可取消了中梁,乘坐舒适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特别是腿部空间。

    图解:最直观的就是非承载车身有大梁,如上图,其后桥部分向上拱起,安装在其上面的第三排座椅的高度有限。


    图解:非承载式车身,大梁托着车厢,车厢与底盘是分开的。



    图解:奥迪Q7及路虎发现3都采用承载式车身,车厢由骨架和蒙皮组成一个整体,承受全部负荷。第三排座椅有足够的高度。

    在下一篇当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车身结构对第三排空间的影响。

  8. #38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比一比 看一看——SUV第三排座椅空间运用与舒适性对比


    编者按:目前国内生产的SUV以中小尺寸5座为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SUV的性能,乘坐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车厢空间运用和座椅组合等;5座以上SUV的搭乘人数和空间运用方面无疑比5座SUV或轿车更加宽松。5座以上的SUV,也许不是大家的关注重点,毕竟中国的家庭结构目前以三口之家为主,对三口之家来说,五座车足够了。但当你的车公私兼顾,带有一定的商业用途,或者需要一家老小外出游玩时;你就会觉得5座SUV不够用了,这时你会想有一辆5座以上的SUV该多好啊,那目前国内大概有那些SUV能满足人们对5座以上SUV的需求呢,包括国产及进口的,在此,我们将介绍这些SUV的行李舱和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运用情况。
    (续上一篇)


    三、国内带第三排座椅的SUV逐个看

    目前国内带第三排座椅即5座以上的SUV越来越多了,这也顺应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即买一辆能带着全家去郊游的汽车,那么这些越来越多带第三排座椅的SUV,它们谁的第三排座椅设计最合理、谁的行李舱空间最大,谁的乘坐最舒适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对有关数据进行说明,以方便朋友们理解车身(厢)参数,如下图:


    沃尔沃xc90 3.2车身(厢)参数对照表
    型号
    Volvo xc90 3.2
    长(mm)
    4798
    宽(mm)
    1898
    高(mm)
    1784
    轴距(mm)
    2857
    前轮距(mm)
    1634
    后轮距(mm)
    1624
    最小离地间隙(mm)
    218
    接近角(°)
    28
    离去角(°)
    25
    前排内部高度(mm)
    1011
    后排内部高度(mm)
    1024
    前排内部宽度(mm)
    1481
    后排内部宽度(mm)
    1455
    前排坐垫长度(mm)
    480
    后排坐垫长度(mm)
    440
    后备厢开口宽度/离地高度(mm)
    1127/790
    前排腿部空间(mm)
    1041
    后排腿部空间(mm)
    879
    第三排内部高度(mm)
    893
    第三排腿部空间(mm)
    787
    注:有关对照见上图。

    总体来看,国内5座以上的SUV 以进口车为主,普遍为高档SUV,鲜有国产经济型SUV。看来,5座以上SUV主要是有钱人的“玩具”。本文我们不对比车的性能,仅对比第三排座椅及行李舱的空间运用及舒适性。由于7座的SUV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因此,我们将6座和8座的SUV放到一块探讨,而将7座的SUV单独拿出来对比。

    第一阵营:8座及以上SUV和6座SUV

    一:8座及以上SUV

    目前国内销售的8座及以上SUV主要包括丰田系的雷克萨斯LX470、陆地巡洋舰4700/4500、普拉多,还有路虎卫士110(9座)。这一阵营的SUV无一例外全部采用非承载车身,追求越野性能与公路性能的完美结合,虽然除路虎卫士110仍坚持走越野道路外,其余的几辆车已偏向于城市SUV发展。

    雷克萨斯LX470 价格:98万
    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4500 价格:95万-65万

    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与入门级4500的外形完全一样,只是内饰的豪华度、发动机不同。雷克萨斯LX470的发动机、底盘与丰田4700基本相同,但前脸与丰田4700不同,配置比丰田4700更加豪华,底盘功能更先进。

    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使用4.7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175千瓦,最大扭矩434牛•米,百公里加速11.7秒,最高时速180公里。丰田4700VX-R及雷克萨斯LX470的底盘与4500、4700GX-R相比,增加了底盘液压升降和减震阻尼电控调节,前者提高了车辆的通过能力,后者则提高了车辆在不同路面上行使的舒适性。坚固的车架也给丰田4700带来了一流的野外及公路行驶能力。



    图解:雷克萨斯LX470,外观上与丰田4700/4500最大不同就是前脸。


    图解: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4500。
    图解:雷克萨斯LX470,丰田陆地巡洋舰4700/4500的行李舱空间,第三排座椅的折叠方式、腿部空间、头部空间基本相同。

  9. #39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图解:4/6分的第二排座椅,可分别折叠,方便第三排乘员进出。


    图解:4/6分的第二排座椅及第三排座椅的折叠状态。
    图解:第三排座椅放倒状态,可见是坐垫直接放倒在地板上,由此带来的腿部空间如何可想而知,大个子坐第三排肯定不舒服。


    图解:将第二、三排座椅折叠起来,可腾出平整的载货空间。


    图解:上下开启的后门方便装载货物,但不方便乘员进出。
    普拉多 价格:46.2万 - 55.8万

    与旧款普拉多甚至陆地巡洋舰相比,新款普拉多的外形更加讨好人,为丰田公司除雷克萨斯GX、LX以外最高档的城市型SUV

    4.0升版普拉多搭载V6 VVT-I发动机,功率为179千瓦,扭矩为376牛米,拥有百公里8.7秒的加速成绩,五速自动变速器,加上VSC(稳定控制装置),A-TRC(牵引里控制装置),上下坡补助控制装置和TEMS电子控制悬架装置,使其无论在城市还是野外都有上佳的行驶表现。


    图解:普拉多。

    图解:与丰田4500/4700/凌志LX470一样,普拉多也采用非承载车身。


    图解:普拉多的宽度比4700略窄,第三排座椅坐三个成人较丰田4700/4500,雷克萨斯LX470拥挤。

    图解:第二、三排座椅折叠状态,可腾出平整的载货空间,可以看出,普拉多的第三排座椅有支架,坐垫不是直接放倒在地板上,腿部空间反倒比4700/4500宽松点。



    图解:侧开的门方便乘员上下及装载货物。
    这几辆车的车身尺寸都可以确保第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座椅的宽度也够,但非承载车身造成后排乘员的腿部空间不够,舒适性欠佳,不适合长途乘坐。
    路虎卫士110(9座

    land rover defender是路虎系列的中坚车型,也是世界上最具耐力的车型之一。卫士搭载Td5--2.5L diese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90kw/4200转;功率不大,扭矩却很出色,得益于19.5:1的惊人压缩比,最大扭矩300N.m/1950转。

    路虎卫士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坚固的箱式框架梯形底盘上安装了铝制车身,是这几辆SUV中的纯种越野车。超强的扭矩,恒式四驱,可锁定中央差速器使卫士拥有超强的爬坡和越野性能,新卫士用加长螺旋弹簧替代了过去的钢板弹簧,避震效果直截了当、简单实用,提高了行驶和越野性能。

    卫士110属长轴距车型,为5门9座车。轴距比卫士90长大约400mm,增加了后排座椅的腿部空间 。
    卫士110采用高顶车厢设计,使其在这几辆SUV中拥有一流的第三排头部空间。



    图解:路虎卫士110。

    图解:路虎卫士110的第三排座椅为面对面坐的四人座椅,两人一组,可分别放下或收起,相对于路虎的身价,这样的座椅简陋的不得了。


    图解:路虎卫士110的第二排座椅,如果不告诉你是路虎,极有可能误认为是国产低档面包车的座椅,即土又简陋。

  10. #40
    高级会员 高中二年级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7,376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1 Post
    声望力
    26

    预设 回复: SUV 技术专题

    图解:路虎卫士110采用对开式尾门(第三排座椅处于放倒状态),非常方便野外作业。

    8座及以上SUV参数对比
    型号
    雷克萨斯LX470
    一汽丰田陆地巡洋舰CA6510B1 4700 GX-R MT
    一汽丰田普拉多SCT6490 VX 4.0L
    路虎卫士110 硬顶天窗版
    座位数(个)
    8
    8
    8
     9
    体结构
    非承载式->两厢
    非承载式->两厢
    非承载式->两厢
    非承载式->两厢
    长(mm)
    5030
    5080
    4970
    4599
    宽(mm)
    1940
    1940
    1875
    1790
    高(mm)
    1890
    1900
    1905
    2076
    轴距(mm)
    2850
    2850
    2790
    2794
    前轮距(mm)
    1620
    1620
    1575
    1486
    后轮距(mm)
    1615
    1615
    1575
    1486
    最小离地间隙(mm)
    250
    220
    220
    215
    接近角(°)
    32
    32
    27
    50
    离去角(°)
    26
    24
    27
    35
    前排内部高度(mm)
    960
    960
    850
    960
    后排内部高度(mm)
    840
    840
    840
    860
    前排内部宽度(mm)
    1620
    1620
    1400
    1400
    后排内部宽度(mm)
    1520
    1520
    1240
    1480
    前排坐垫长度(mm)
    490
    490
    480
    470
    后排坐垫长度(mm)
    490
    490
    420
    420
    后备厢开口宽度/离地高度(mm)
    1340/830
    1340/830
    1160/800
    879/830
    前排腿部空间(mm)
    910-1080
    910-1080
    840-1160
    1040-1100
    后排腿部空间(mm)
    940-1090
    940-1090
    880-1140
    830-890
    第三排内部高度(mm)
    830
    830
    830
    待查
    第三排腿部空间(mm)
    830
    830
    720-1150
    待查
    后排座放倒比例(%)
    4/6可拆分折叠
    行李舱容积(l)
    2000
    2000
    1850
     
    行李舱开合方式
    遥控->掀背
    遥控->掀背
    遥控->侧开
    手动->对开

    8座及以上SUV小结:

    从上表看,除了相对而坐的卫士110给乘客较宽裕的腿部空间外,其余的都一般。虽然比丰田4700小一点,但普拉多的腿部空间反倒比丰田4700宽松一点。至于第三排内部高度,丰田系的几辆车都一样,同为830毫米。
    二:6座SUV 悍马H2 价格:107万-125万

    源于军用悍马的H2虽然没有H1的霸气,但借助H1的虎威也绝非等闲之辈,H1作为军用可以,作为民用车就欠缺舒适性了,于是H2的重点就是提升舒适性,当然外形设计也圆润了很多,不如H1狰狞。
    悍马H2搭载6.0L Vortec6000型V8发动机,最大功率242kW,最大扭矩 522Nm, 搭配4L65-E型4速自动重载型变速器。具有两档电动控制的全时4驱系统在中央差速器、差速锁及强劲的动力配合下,足以应付前方大多数的障碍,虽然它庞大的身躯并不适合越野。

    悍马H2的底盘采用前扭杆梁、后5连杆式独立悬架的悬挂型式,比较适合越野。但非承载式车身造成车的后部车厢非常低矮,虽然是个大块头,但悍马H2的内部空间与它的身躯极不相配。



    图解:悍马H2的体形庞大,但只有六个座位。


    图解:悍马H2的座椅相当厚实。


    图解:第二排座椅翻倒状态。

    图解:备胎放在厢内,挤占了行李舱的空间,另外,这种第三排座椅太挤占空间,悍马H2虽然大,却没多少空间放行李,这也与其非承载车身结构有关。



    图解:H2采用上掀式后车门,从这个角度看,H2的行李舱空间确实有点矮。
    奥迪Q7 价格:79.8万元- 135万元

    对奥迪家族的第一辆SUV来说,车身巨大是奥迪Q7的第一大特点,5086/1983/1737毫米的长、宽、高和3002毫米的轴距让其跻身于全尺寸SUV阵营。奥迪Q7设计者的目的就是加大车内空间,提高乘坐舒适性,并让其可安装第三排座椅,以提高实用性。

    奥迪Q7的发动机包括v8-4.2FSI汽油机和v6-3.0TDI柴油机两种,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暂时只搭载4.2汽油机。该发动机采用FSI燃油缸内直喷系统,最大功率是257千瓦(350匹马力),最大扭矩440牛.米,可谓动力强劲。tiptronic六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及带有自锁式纯机械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使奥迪Q7的公路性能一流,而越野能力也不弱。
    奥迪Q7分5座、6座和7座三种。加装第三排座椅的6座Q7,其后两排四个座椅均可独立放倒,可调节出不同的行李箱容积,Q7一共有28种不同的座椅放倒方式,如果后两排座椅完全放倒,可获得超过2000L的储物空间。略微遗憾的是,Q7的第三排座椅头部和腿部空间并不宽松,上下时很考验乘客的腿脚功夫。



    图解:不要被图片蒙蔽,奥迪Q7是一辆全尺寸SUV,个头并不小。


    图解:奥迪Q7的第二排座椅的腿部空间还算宽敞。


    图解:奥迪Q7第二排座椅折倒后的情况。


    图解:奥迪Q7的第二、第三排折叠状态。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