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1 共计 1 条

查看主题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orange94
    游客

    预设 辛素:生意是为赚取利益还是人心?

    辛素:生意是为赚取利益还是人心? 一个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以来,中国乳制品出口比去年同期急跌92%。这意味着中国奶制品出口几乎全军覆没。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爆发后,这种结果是必然的。
    12月6日又一个报导印入眼帘,法国从中国进口的大豆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50倍,导致欧盟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大豆基质婴幼儿食品。这个结果足让中国人闭目叹息5秒钟,一条原本鲜活的生路又被堵死了。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在韩剧《商道》中主人翁林尚沃做生意是“为了赚取人心而不是为了赚取利益”。当他对杀父仇人不能释怀时,一位僧人点悟他要放下这把复仇的剑,找到千把救人剑。在这个理念支撑下,他成为了朝鲜最大的商人。成功后,他悟道水满则溢和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把自己的财产分发给其他想做小生意的良民。
    《商道》中另一位主要角色是和林尚沃同龄的郑之收,他的商才和林尚沃相当,但是经商理念正好相反,他认为生意的目的就是赚取最大的利益。为此,他集贿赂、杀人、陷害等等各种手段于一身,最终,自堵生路,一败涂地,自尽身亡。
    相同的际遇,不同的理念,最终结果完全不同。
    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生活中没有这么浓缩的戏剧效果,但是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自己已经拥有了99%的财富,还想要去掠夺只有1%财产的人,这就不是生意经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
    如上面所述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实,并不是生产者有意要毒死消费者,而是人心坏了,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顾别人的死活。所以,他们的结局也只有和《商道》中的郑之收一样,自己堵死了自己经商的路。那么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呢?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60%依靠出口,现在中国的出口行业不是一家家的倒闭,而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破产,先是玩具业、然后乳制品业、现在轮到大豆粉等食品元素添加行业,这一切的产生祸出“获得最大利益”观,是人心坏了的必然。靠北京政府的4000亿救世计划能把变坏的人心归整吗?

    注: 1、 在中国大陆,根据卫生部12月1日数据,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因为问题奶粉导致的患儿已经有29.4万人。
    2、 根据中国公安部官方公布的数据,近年来爆发的群体性抗议事件急剧上升,由1994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4年的7万4千起;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群体性抗议事件的人数由73万人增加到376万人。到2005年,群众大规模抗议活动增至8万7千起,平均每天241起。近10年来群众抗议事件平均年增长率17%。◇
    此篇文章于 08-12-06 20:37 被 orange94 编辑。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