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心呢~ 乖孩子~~~
真有心呢~ 乖孩子~~~
乳酸菌-人類的貼身保鑣
長壽村的秘密
想擁有年輕及長壽的人生嗎?科學的不斷進步,要活的久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但是要如何做才能有一個自然又健康的身體呢?
一群科學家為一探人類壽命與大自然的關係,針對一些國家某地區的長壽村民進行調查,希望能尋找出擁有長壽的真正秘訣。
他們發現能活的久又健康其特色不外乎以下幾點:簡單的飲食、攝食大量纖維質、多運動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找到另一種神奇卻很平常的東西,也許亦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因子之一,就是他們日常生活習慣飲用的飲料—發酵乳。
如蘇聯的高加索村,其村民經常喝一種稱為「克菲爾、克尼斯」的發酵乳,這種與其他地區的人不同的飲食種類,使這群學者開始注意發酵乳的特色及對人體的影響。發酵乳是由一種有益的細菌,稱為乳酸菌,將糖轉化為乳酸而後產生的,而此種經過乳酸菌發酵過的乳製品具有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之作用,而乳酸菌是一種有益菌,可以維護人體內的環境。
影響健康的腸道生態
因此經常飲用含有益生菌及其發酵的食物可保健外,也可以使身體免受外來有害物的傷害。人體內主要吸收營養成分的部位在小腸及大腸,一但腸內出現病變,無法正常運作,則會引起一連串的生理反應,如腹瀉,腹痛等,進而造成身體的毒害。
科學家發現,嬰兒階段的腸內世界與老年人有大大的不同,其體內有一群益生菌,及大家耳熟能詳的比菲德氏菌。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食習慣的改變、抵抗力的減弱及接觸更多有害的物質,使身體中的有益菌逐漸減少,造成身體的老化及病變。比菲德氏菌是屬於乳酸菌的一種,早在1857年,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就發現乳酸菌,後來才漸漸解開它生長的特性。而乳酸菌是屬於益生菌的一種,能和糖產生發酵作用,製造出大量的乳酸,所以就將能產生乳酸發酵的細菌總稱為乳酸菌。其種類相當繁多,號稱「體內捍衛戰士」,其功用包括:幫助消化、改善腸胃道內的不良症狀、預防癌症、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及幫助體內有毒物質代謝,從而達到「從腸道開始反老化」功效,可以說是人類的貼身保鑣。
遠離骨質疏鬆症
大豆異黃酮的發現--
近年來,西方生化醫學界開始留意到,習慣喝豆漿卻不太攝取含高鈣奶製品的東方民族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竟然遠低於愛吃高鈣奶製品的西方婦女,更有趣的是,東方民族更年期以後的女性罹患乳癌、子宮頸癌的比率,相對於西方民族也都比較低。
更年期症狀發生率和適度攝取大豆食品有關,生化科學家們注意到黃豆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於是一連串關於黃豆中營養成分的分析及科學臨床試驗就此展開—關鍵就在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上。
什麼是大豆異黃酮素:
其實異黃酮素是一個化學結構的,存在於黃豆中的異黃酮素中主要的成分就是Genistin和Daidzin兩種。
而大豆以微生物發酵後,就可成為人體容易吸收的發酵物。
對一般人或癌症病患都有正面益處。至於多吃大豆能不能得到這樣的效果?陽明醫學院生化所所長蔡英傑表示,大豆中的營養成份雖已獲得證實,但其中有一重要關鍵是,未經微生物發酵過程,不容易為人體吸收,過去陽明醫學院曾利用萃取法萃取大豆有效物質,但並不成功,後來發現需經過發酵程序,才能使大豆中的有益物質釋放出來,為人體吸收。
因此,並不是多吃大豆就可抗癌,大豆中含有抗癌成份是已知結果,但只有在大豆與微生物作用、發酵後才有抗癌效果。
含有糖基的異黃酮(註:非活性型異黃酮,如Genistin和Daidzin),無法由健康成人的腸囊腫(Enterocyte)細胞直接吸收,需要體內腸胃道酵素水解去除醣基,轉成活性型大豆異黃酮(如Genistein和Daidzein),才能進入體內循環系統,增進人體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而得以證實具有生物活性之大豆異黃酮為活性型大豆異黃酮(如Genistein和Daidzein)。
大豆異黃酮的重要性--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報導,停止健康停經婦女的大型賀爾蒙治療臨床實驗,原因在於可能增加侵入性乳癌的風險,因此植物來源的天然大豆異黃酮格外受到重視。這種活性型植物性賀爾蒙,容易由體內代謝,而沒有傳統賀爾蒙治療的副作用。
活性大豆異黃酮生理保健效果--
『活性型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能有效改善男性攝護腺癌與高齡者骨質疏鬆和降低體內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等問題。
卵巢癌與乳癌 --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Chen X等人(2001)指出,活性型大豆異黃酮分別可以修飾Cytokine 製造,阻礙卵巢癌細胞增生,且透過至少屬於雌激素接收器依賴的代謝途徑運作。上海醫學大學Shao Z等人(1999)指出,In Vitro狀況下使用活性型大豆異黃酮(Genistein)可以預防人類乳癌細胞的增生。
改善更年期症候與預防心血管疾病--
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Han KK等人(2002)指出,對80名婦女進行雙盲試驗,每天100mg大豆異黃酮四個月後,有助於減輕女性更年期症狀指數(Kupperman Index),以及降低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LDL),大豆異黃酮素的抗氧化效果,亦可以減少血脂肪沈積在管壁的機會。
減緩女性骨質疏鬆症狀 --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Greendale GA等人(2002)指出,食用大豆異黃酮對於全美42-52歲不同種族女性骨礦物質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有增加7.7-12%的效果。
預防攝護腺癌--
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第二大癌症相關死因。美國密西根醫學中心大學Davis JN專家於2002年指出,在研究中活性型異黃酮Genistein在細胞內(In Vivo)與細胞外(In Vitro)均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生長,且減少細胞間雄性素Androgen調節蛋白-PSA(前列腺特異抗原)分泌量,藉由減少PSA的轉錄活化,與降低AR蛋白與mRNA量,而減少與AREs結合的機率。
改善男性骨質疏鬆--
日本東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Ishimi Y等專家於2002年指出,經由實驗證明大豆異黃酮可以避免男性由於雄性素缺乏而造成的骨骼流失。
抗自由基--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Wei 等人(2002)指出,大豆異黃酮的抗氧化功能,能抑制陽光中UVB照射皮膚細胞的DNA所造成破壞反應,或者間接抑制細胞引發的發炎反應。
結論--
大豆異黃酮,主要包括Genistin, Daidzin, Genistein(金雀異黃素), Daidzein(黃豆酚)等四種,在世界各國已普遍被認為一種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其生理作用機制,在於大豆異黃酮的分子量、結構都與人體女性賀爾蒙類似,可以發揮如同低劑量女性賀爾蒙的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功能。
因此,對於女性賀爾蒙過高者,有沖淡、降低危害的功效,減少乳癌與心臟病機率;對女性賀爾蒙不足者,又有補充的作用,例如女性在停經時發生的停經症候群,包括失眠、熱潮紅、健忘、骨質疏鬆症等,可以藉此改善。植物性雌激素相較於一般醫療用雌激素有較低的副作用,且較容易由人體排出。
依一般臨床試驗,非活化型大豆異黃酮每人每天的劑量約100 mg,而相對活化型則約20 mg即可。
此篇文章于 08-10-21 03:55 被 TC.~L 编辑。
音樂是我的血液,舞台是我的動力,跳舞是我的專長
Make some NEWS for youself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