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2 共计 2 条
  1. #1
    高级会员 幼儿园中班 宝贝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0
    住址
    wien
    年龄
    42
    文章
    1,364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2 Posts
    声望力
    20

    预设 中国最后的格格---八十八岁的小格格: 金墨玉



    不会加视频,谁帮帮忙。齐鲁有约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13393&iid=4100509

    金墨玉: 大清最小的十八格格, 现在八十八岁。传奇的一生, 川岛芳子的亲妹妹。
    可爱乐观的满清遗贵, 今年八十八岁的金默玉,两个身份让她备受关注,末代皇帝溥
    仪的侄女,川岛芳子的同胞妹妹。她的一生磨难、波折,见证着百年中国社会的变迁。
    只找到豆单, 大家自己点开看吧。
    可爱的老太太, 喜欢她人生的态度。

    金墨玉-默落的贵族十七格格


      金默玉出生的时候,父亲肃亲王善已经在东北流亡6年了,
    他给这个最小的格格起名叫显崎——一块宝玉。


    金默玉没有赶上肃王府的鼎盛年代。那时候北京有一句话:
    “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传说
    当年由于银于太多,每年肃王府都要晒银子,怕银子发霉。肃
    王悠闲地坐在屋子里喝茶,对管家说:“去,查查,银子少没
    少。”管家出去点点,回报说:“没少。”肃王点点头:“再
    晒。”第二天,肃王又对管家说:“去,查查银子少没少。”管
    家又出去点点,回报:“没少。”肃王再点点头:“再晒。”
    如是几番,管家领悟过来,带着几个管事的,一人撮了一簸箕
    银子带回家去,回头禀报:“银子少了。”肃王点点头:“那
    收起来吧。”那应该是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前的事情了。那一
    年,出逃的善奉命回京与各国军队谈判,回到东交民巷那所
    200年传下来的肃王府时,他被通知:这里已经是日本使馆了。
    就这佯,肃王府从东交民巷搬到了东四十四条。

    父亲去世的时候,金默玉刚4岁。肃王的风光大葬,一直到金默
    玉成年,依然被旅顺人津津乐道,那是一个王爷的葬礼:灵枢的
    颜色是鲜红的,棺木是坚硬的金丝楠木;从肃王即位的耶一年
    开始,这灵枢就早早地预备下了,每年上漆一次。送葬的队伍
    很长,按照规定,抬灵枢的人要64人,加上路上换班的那套人
    马,一共128人。队列的最前面是如海的“金山”、“银
    山”、“马”、“车”;为了赶制这些供品,旅顺所有纸店里
    的存货都被抢购一空。送葬的亲友多达数百,由于队伍过长,
    从旅顺家中赶到火车站整整用了一天时间。灵枢用火车经奉
    天、山海关到达北京,袁世凯亲自在车站迎接。送灵的时候,
    撒的纸钱多得把路面都埋住了,街上挤满了拣纸钱的穷人。

    不论历史上对这位末代肃亲王有什么评价,金默玉始终认为,
    父亲是开明的。整个童年,金默玉都在旅顺的宅邪里度过。在
    那所宅第里,姐姐们关起门来,梳了两把头,把手举到和发髻
    持平,练习前清的礼仪,一练就要练半天——没有了皇上和太
    后,祖宗的牌位还在,逢年过节,一定要拜祭;同族的亲戚也
    还在,请安的时候,失了礼节,就成了大笑话。说起些清宫
    戏,金默玉觉得可笑:“动不动就‘喳'、‘喳',你 ‘扎'谁
    呢?”那字念‘者’


    在肃王家里,吃饭是件大事。像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哥哥们
    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身后站着伺候的仆人。吃饺子时候,
    仆人们会端出一个大盘子,依次递过去一人一次只准夹一个,
    夹多了便失了身份。女孩子们更不能表示出狼吞虎咽的洋子,
    尤其是在宴会上。


    在宴会上,金默五和姐姐们甚至不会去夹远处的菜。那种不雅
    观的事情通常由奶妈代劳,奶妈们会递给她们一个小盘子,一
    样菜夹一点在里面。这当然会吃不饱,但是不能流露出来,她
    们要坚持到回家去,由奶妈再给她们开小灶。


    金默玉算是个小小的叛逆者。王府的规矩,每个格格都有一个
    奶妈和一个“看妈妈”。格格出门,总会有一个奶妈或者看妈
    妈看着。金默玉去上学,奶妈也跟着她去;她觉得别扭,坚持
    不要奶妈。和她大多数哥哥姐姐一样,13岁到19岁,金默玉是
    在日本的贵族学校里度过的。19岁,她对本来有了自己的打
    算,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四处采访的女记者,或者歌唱演
    员。王府里的长辈们被她的想法吓坏了:一个王府格格,怎么能
    出去抛头露面做职业妇女呢?


    十七格格显示出了和父亲一样的固执。1937年,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她被迫中断了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北京。这是她第一次在
    北京长住。

    直到88岁,金默玉还要抱怨这种生活“让人室息”:“哪受得了
    啊,一天到晚什么事都没有,憋坏了,王府井一天能去好几
    趟。”她终于瞒着家人找到了职业:一家日本人开的钟纺公司请
    她去当顾问,薪水很高,又不用坐班:“有一天我到公司去,看
    见大家从楼梯上下来。我想大家是去打防疫计,那时候经常会
    打各种防疫针。我就和他们打招呼:你们是打针去么?他们都笑:
    金小姐,现在5点钟了,我们下班了。”在那时候的照片上,她
    像一个真正的职业妇女一佯,烫着时髦的卷发,眉毛描得细细
    的,穿着碎花旗袍。微微有些胖,一副心满意足的大小姐样
    子。还有一张照片,是19岁生日那天拍的,穿着旗袍,却剪了
    一个短短的男式头发。她说,把头发剪成这样完全是为了玩起
    来方便。那时她喜欢骑马和打网球,都是当时最时髦的运动。


    那应该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现在想起来,她脸上的笑容
    还久久不去:薪水还没发下来「就被她预支光了:亲戚朋友们上
    公司来买东西,一律挂她账;女同事们下班了,她请她们去吃
    西餐。到了月底一算,她反而欠公司的钱。那时,她根本不知
    道,有一天,她要靠给海军士兵打毛衣来维持一家9口的生计;
    有一天,她一个月只能拿到十九块五角钱,吃一碗面,都要在
    心里飞快计算。

    1958年2月,金默玉入狱。她的房东,一位前清举人的女儿检
    举了她,她的入狱让她的丈夫、画家马万里濒临崩溃。他们是
    在1954年,由于一位画社老板的牵线相识并结婚的。这是金默
    玉的第一次婚姻,大喜那大,旗袍是借来的,请帖是马万里亲
    自用毛笔写的。金默玉说,那一天,看着大红的喜帖,她忽然
    有了感慨:“我怎么这么就把自己嫁出去了?如果没有革命,
    她或许已经像她的姐姐们一样,嫁给了某位蒙古王爷。她们是
    满蒙联姻的重要工具。但是金默玉不想像姐姐们一样。在北京
    的时候,她拒绝了家里人提亲。


    那时候,她觉得:“男人们都太不成器。” 善盲把他的儿子们
    都送到了国外,他们读的是国外最好的军事院校。在金默玉看
    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军事院校里只学到了一身大爷脾气,
    有几位哥哥还抽上了大烟。东四十四条的房产、旅顺的房产、
    大连的房产一点一点都变卖了。他们把卖房子的事情托给川岛
    芳子的养父川岛浪速,这个日本人却私吞了一半财产,到1949
    年哥哥们去了香港,留给金默玉的全部财产就只有100块钱。



    金默玉是马万里的精神支柱,遇到她的时候,马万里流落北
    京,觉得国画没有前途,一意自杀。金默玉让他有了作画的地
    方,也有了一个家。1966年,为了不连累马万里,金默玉申请
    离婚,她要面对的,是一个人度过15年的刑期。


    1974年,一位讲北方话的上海人给在农场服刑、手掌流血的金
    默玉带来了一把自制的,一把铁锹和一本日语板的《人民中
    国》,也给她带来了第二次婚姻。金默玉答应了他的求婚,因
    为她希望能在农场里得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她厌恶身边的
    那些女劳改犯,她们中有人曾是舞女,每天早上起来要喝几大
    杯酒,用别人听不懂的话喃喃咒骂,有人用红纸把嘴染的通
    红,游手好闲。


    这场婚姻,一半是仗义,一半是无奈。为了养活包括大哥的四
    个孩子、二哥的两个孩子、老保姆和她的女儿在内的一家9口,
    昔日的十七格格开过洗衣坊,用上好的肥皂,一个月下来,买
    肥皂的钱比挣得还多。给海军士兵织过毛衣,用的是在日本贵
    族女子学校里学来的技巧和款式,三天织一件,终于能挣出一
    家人的买菜钱。织毛衣剩下的线,舍不得丢,攒起来,攒了一
    年,给小侄子织了一件毛衣,欢喜得逢人便说:“我赚了一件毛
    衣。”赊账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胡同口杂货铺的老太太,看到
    她走进来就追着问:“钱什么时候给啊。”这样的情形,一直持
    续到她办起了四川饭馆,饭馆就开在院子里,北京当时有40万
    四川人,这家四川饭馆一下子火了起来。但没想到,合办饭馆
    的那个南京老头,盯上了单身的她,一天到晚缠着她。只有结
    婚,才能让她摆脱这个老头的纠缠。

    如果1949年,她和哥哥们一起走了,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事,
    但是她不后悔。她说,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她有一个家庭教师
    叫加藤。加藤告诉她,高尚不是别人笑的时候你不笑,高尚是
    一种品德。高尚的人,一年中必须找一天闭门思过,想想有没
    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认为正确的,就坚持到底,不要
    管别人怎么想。金默玉说,她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有两
    件,一件是没有去香港,一件是在监狱中没有陷害过任何一个
    好人。

    1976年,跟丈夫回上海探亲的时候,金默玉病倒了。X光片上
    显示,她的脊惟有9节都坏了,病历上写了“脊惟骨质增生、骨
    髓炎、腰肌劳损”等一系列病症。


    农场给她办了病退,每月工资随之只剩下19元2角,连吸烟的
    饯邵不够。在监狱里,腰疼得受不了、或是累得支撑不住的时
    候,她就吸烟,到后来,一天能吸一包。何况,还要给丈夫在
    上海的母亲寄钱。生平第一次金默玉想到了求人。



    按照她的性子,她是死也不求人的。50年代在北京,代代跟在
    她家的保姆白妈拉着她掉眼泪:“格格,您这是从天上摔到地下
    了。”金默玉大笑:“这不是还没摔死么!”60年代在监狱,腰
    疼得拿不起放在地上的铺盖,就用脚去移;没有了梳子,就用
    牙刷把头一点一点地刷过去;衣服破得没有替换的,就用碎布
    在上面缝出小花来;无论处境如何,外表一定要整整齐齐的。
    90年代在美国探亲,一位侄孙女苦苦请求这位姑奶奶住到自己
    家里去,她就是不去。“我不愿意麻烦他们。”"



    但是在1979年,她写了生平第一封求人的信,收信人是邓小
    平。
    在信里,金默玉不是要求平反而是要求一份工作,她还记得信
    里的内容:“我如今己经干不了体力劳动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
    劳动,请给我工作。”信回得很快,告别北京生活40年后,金
    默玉终于可以成为北京街头市民中最普通的一分子。她唯一的
    遗憾是没有孩子,在一个女人最好的繁花似锦的年华,她一个
    人在监狱里做猫头、做鞋、做玩具干得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虔
    诚。


    好在,这十几年,没有让她毫无收获。在监狱的时候,她帮助
    别的犯人写材料,听到许多她从前想象不到的故事:一个妈妈为
    了保住祖传的房产,失手把儿子打死了;一个无辜的女学生被
    定成杀人犯。她想,如果大家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人对人的理
    解就不会这么简单和浅薄。从那时起,她一直想办一所学校。
    金默玉的学校,如今就在廊坊。


    为了这所学校,她在日本和北京之间奔波7年,动用了同学、朋
    友、亲戚等一切关系,四处演讲,终于筹足了办这所学校的经
    费。正是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廊坊东方大学城。在晚
    年,她终于在廊坊有了一套完全用自已挣来的钱买下的房子。
    邻居们都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老太太,但足金默玉却经常自责:
    “我这一生,到底干了点什么呢?”


    她已经很少回北京,和同族之间也都不太来往。不久前,她刚
    见了润麒,他是婉容的弟弟。润麒己经是90岁的老人,他告诉
    金默玉,有一个在美国的侄孙女想和她联系。他说:“你给她写
    封信吧。”金默玉觉得非常好笑,“她是我孙女,要写也是她
    先给我写啊。”在她看来,润麒变化真大。她说,润麒年轻的
    时候,书房桌子上常放把手枪,不高兴了就冲着屋顶开枪,屋
    顶上被打出好几个洞。“我们都老了……”她叹了口气。


    很偶然的在一次电视访问节目中看到了这个老人。她的一生
    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豁达和开朗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也
    给她的人生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经历。她的坚强,使她在
    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中一次又一次重新站了起来。不知道是
    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这么积极的面对人生,但是她的
    这种精神却深深的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很多人。


    转自:新浪 [/size]
    附件缩图 附件缩图 按图片以浏览大图

名称:	1220397745_3306.jpg‎
浏览次数:	220
文件大小:	14.0 KB
ID:	70995  

  2. #2
    高级会员 幼儿园大班 水蔷薇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文章
    1,537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20

    预设 回复: 中国最后的格格---八十八岁的小格格: 金墨玉

    学习了,原来不是每个格格都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穿金戴银,吃好喝好,有人伺候着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