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低调、喜爱上网的中国第一夫人
中国第一夫人——刘永清
刘永清,北京人,1940年生。曾担任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
胡锦涛大学期间同班同学。毕业于重庆巴蜀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9年级学习。
刘永清当年进入清华大学就读时,与胡锦涛同样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由于胡锦涛多才多艺,终于得到外型亮丽的刘永清欢心,结为连理。大学毕业后先于胡锦涛分配到当时位于甘肃兰州的水利部第四工程局。
1970年2月与胡锦涛结婚。在71、72年先后生下一子一女。由于这对子女行事风格低调,外界对他们了解不多,据称儿子在清华同方管理阶层职务,女儿胡晓华(一称胡海清)硕士毕业于上海中欧MBA, 现人在美国。女婿茅道临是新浪网的COO。
刘永清出现于公众场合时,态度相当柔和轻松。
![]()
同窗伴侣
胡锦涛主席是江苏泰州人,刘永清是四川重庆人。1959年大跃进快结束时,胡锦涛、刘永清一起考入了清华大学。水利系在清华属于冷门小系,全年级不足150人,分5个班,他们两人分在了同一班(水55班)。当年能考上清华的理科生,尤其是女生,也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胡锦涛报考大学时,正值中国上下各界热望工程建国的大业前景,学校教育也是理工科当道,胡也一心报考清华大学。但高中老师却建议他说,以成绩论,虽可上清华,但是成份不好,还是不要选填热门科系。在跟父亲商量之后,胡锦涛选择了当时属冷门、毕业后要吃苦耐劳的水利工程系。1959年夏天,年仅17岁的胡锦涛以高分从泰州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
在清华园,胡锦涛结识了很多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位,非他未来的妻子刘永清莫属。
当时清华女生不多,全体女生都住在两栋学生宿舍楼。刘永清的女生宿舍离胡锦涛的宿舍不到二十米。胡锦涛要想与刘永清交往,是有地利之便;不过,这“近水楼台想得月”者没有上百也有几十,水利工程系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达到十几比一,可想而知女生怎样被追求者包围和争夺了。
在同学的印象中,那时的胡锦涛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办事很小心谨慎,但思维也很活泼,接受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强。他对人很平和厚道,从没跟人吵个什么或争个什么,人缘很好,是谁见了都喜欢的那种人。
胡锦涛是班上年龄最小的男生,刘永清则是班上最年轻的女生。刘永清个子不算高,皮肤白皙,相貌秀气,性格文静,在水利工程系是男生们争相呵护的小妹妹。清华到了周末也常常举行舞会,让年轻人释放青春的能量。胡锦涛是舞会上的活跃分子,快三、慢四,翩翩穿旋,他往往会邀请坐在角落里不大吭声的刘永清。上二年级后胡锦涛就搬到文工团宿舍去住了,那时清华很重视文工团,有好几百人,较常搞演出,胡锦涛作为骨干,后来又成了全校文工团的团总支书记,一天到晚很忙。
如果认为胡锦涛是因能歌善舞打动了刘永清,就未免太看轻了他和她了。报考进了清华水利工程系的少男少女,怎么会仅仅被舞步吸引住呢。胡锦涛虽是学工,却爱好阅读文艺作品,常常到图书馆去借小说看:《红岩》《青春之歌》《创业史》……看了又推荐给刘永清。借书,还书,读书,谈书……成为两颗年轻的心交流的重要内容。他们慢慢走得越来越近了,行动越来越公开。到了大学四年级之后,每到周末,同学们经常见到胡锦涛站在女生宿舍门口的路上,等着刘永清下楼一起去看电影,或是一起出去散步。
刘永清是那种比较典型的四川姑娘,个头不高,长得小巧玲珑,人很开朗活泼,说话很快,像连珠炮似的。同学们都笑称她“小不点”,她为人很好,大学六年一直担任团组织委员,大家都很喜欢她。
刘永清是从重庆巴蜀中学考入清华的,父亲是副局级干部,不过,当时她父亲并不在北京任职,因此她经常在她的舅舅、前《光明日报》总编辑常芝青的家里度周末。
胡锦涛在北京没有别的亲戚,他与刘永清交往后,随著刘永清到常芝青家去玩,后来走动越来越勤,常家简直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那时,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度过,但是校园生活毕竟还是清苦,不仅学校食堂没有油水,当学生的也囊中羞涩,于是周末两个年轻人来了,常芝青家总要为他们特别做几个好菜端上餐桌补一补。常芝青对两个年轻人诲人不倦,在给他们加餐补充营养的同时,给他们精神食粮。
舅舅常芝青的看法,对于他们确定爱情关系,是一颗很重的砝码。外甥女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的妹妹、妹夫把女儿托付给自己关照,她的终身大事,他能不闻不问吗?
那时五十来岁的常芝青,在我国新闻战线上的老领导了。他是山西交城人。1935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西北《抗战日报》总编辑,《晋绥日报》总编辑、社长,新华通讯社晋绥总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社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胡锦涛随刘永清到他家度周末那段时节,他已经不当这个总编辑了,去管几家财贸报刊。
1965年刘永清毕业后先于胡锦涛分配到当时位于甘肃兰州的水利部第四工程局,胡锦涛是清华学习成绩最好的毕业生之一,毕业时只有一门4分(优等),其它各科都是5分(最优等)。由于成绩优秀,后来他被抽调到学校文工团担任专职政治辅导员,于是延后了半年才大学毕业。1968年文革时期胡锦涛主动要求投身到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建设,没想到这一呆便是14年,直到1982年他被提拔为共青团中央书记才重回北京。他以一贯认真苦干的努力,获得了当地的好评。1970年2月胡锦涛与刘永清结为秦晋之好,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在1971、1972年先后生下一子一女。
香港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报道说,中国第一夫人刘永清和丈夫胡锦涛一样,属於低调而显得神秘的人物。刘永清不爱红妆爱电脑。
亚洲周刊引述接近中南海的人士透露,刘永清和大部分六十多岁的人不同,也和大多数女性不一样,她不爱化妆打扮,不喜欢漂亮的服饰,而是一个电脑迷,出门时定会带上心爱的笔记本电脑,有时甚至带上两台。
报道说,刘永清充分利用电脑保持对高新技术的了解,也透过互联网掌握各方面的动态。
另外,据贴身采访胡锦涛夫妇的国外媒体认为,刘永清性格文静、平易低调,自然大方,给人朝气与清新的感觉。
刘永清是胡锦涛清大水利系的同班同学,在六○年代,中国大学生流行的模式,就是平时悄悄热恋或「心有灵犀」的情人,在毕业前夕正式公开两人的爱情关系,当时胡锦涛追求的正是清秀斯文、年龄最小的刘永清。
八岁丧母少小持重
胡锦涛祖籍安徽绩溪,属徽州地区。他生长於江苏泰州,是家中的长子,其下另有两个妹妹。胡锦涛八岁时,其母因病去世。其父把他们兄妹寄养在泰州的舅舅家,独自在姜堰从事茶叶生意。胡锦涛儿时夥伴回忆,许是早早当家的缘故,胡锦涛比一般的同龄人早熟,小小年纪便已显得老成持重。他很懂得忍耐与坚持,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从未听他发过牢骚。胡锦涛从小学业优秀,高中考进当地最负盛名的泰州中学,并担任过高三(四)班的班长。胡锦涛最初的理想是当医生。小学时,他在「我的理想」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后要做医生,一定要摘掉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大学时,他学了水利。一些报道称,胡锦涛当初报考水利,是其父和中学老师为他做的选择。而据胡锦涛高中时最要好的同学讲,胡锦涛曾亲口说,水利是他自己的选择。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