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第1页,共3页 1 2 3 最后最后
显示结果从 1 到 10 共计 23 条
  1. #1
    版主 幼儿园小班
    注册日期
    2007-01-02
    文章
    791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19

    预设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这两年,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医药的科普文章,似乎中国人相信了几千年的中医和中药不过是迷信和封建糟粕而已,在欧托上也是争论不断,我就一直不明白,这中医中药是得罪了谁呢,是把某些人药死了?还是误诊了多少年轻生命呢?

    偶然我想明白了这其中的来由,就在前几天,我在研究中国股票的时候发现,在中国中药的上市公司已经有25家之多,看云南的白药的财务报表,它的2007年的营业收入是40多亿人民币,光这些上市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已经是几百亿了.问题就在经济利益.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我国目前有中药企业1232家,约占全国制药企业总数的1/3,但在医药上市公司中,中药类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化学药类,形成25家的规模(不包括太太药业),其中至少有16家公司堪称中药业甚至是整个医药业的骄子。而且,中药企业的销售规模已接近化学药企业,盈利能力更为突出。截至2002年9月30日,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5家,分别是广州药业、太极集团、三九医药、同仁堂和中新药业,其中同仁堂、广州药业和三九医药的净利润超过亿元;整个中药子行业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9元,高出化学药0.14元和生化药0.15元的水平;

    上面提到的几家上市的中药企业的年销售收入都是超过10亿,而且每年都在增长,而化学药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却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以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西药企业当然要反扑,夺回市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但是中成药的市场很多是西药不可替代的,所以打击中药的最好途径就是打压中医,全盘否定中医,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争论中医的科学性,或者是云南白药是不是有效了,而是做为有良知的中国人要主动选用中成药,支持中药企业,宣传中医和保护中国的中医药资源................

  2. #2
    版主 幼儿园小班
    注册日期
    2007-01-02
    文章
    791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再来看看国家对中药业的规范和制度,看看不科学的中药的标准.........

    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刘奕湛 白瀛 周婷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的《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白皮书说,中国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截至2007年底,先后公布2469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白皮书说,1992年,国家颁布实施《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鼓励研制开发临床有效的中药品种,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推动了中药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提高了中药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中药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库,并开展了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全面禁止犀角、虎骨等珍稀濒危动物入药使用,限制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珍稀中药资源的使用范围,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材已实现人工栽培,正在逐步发展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
    白皮书指出,中国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共有9000多种,约计5.8万个批准文号。2007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1772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53%。现行的中药国家标准有7014个。
    为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国家加强了中药注射剂标准化工作,2000年启动“已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提高完善及指纹图谱工作”,发布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求》。
    目前,国家正在全面提高123种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督促中药注射剂生产必须固定药材产地,严格控制原料药材、中间体和成品质量,实现对生产加工的全程质量控制。
    白皮书说,2002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试行中药材GAP认证。药品监管部门对提出认证申请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截至2007年底,有48家企业通过了中药材GAP认证。
    中药饮片炮制是中药生产的特色工艺,具有地域差异性。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从2004年开始,国家推行中药饮片GMP认证,促进中药饮片现代化。 白皮书说,截至2007年底,已有343家企业通过了中药饮片GMP认证。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

  3. #3
    高级会员 小学四年级
    注册日期
    2007-03-24
    文章
    3,741
    Thanks
    0
    Thanked 2 Times in 2 Posts
    声望力
    22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龙哥切入点很独特,论据极具说服力,从对医药股票的深入研究分析扩展到此叫人佩服

  4. #4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ge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8-05-11
    文章
    632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8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支持原创的说
    不过我始终觉得,传统中医是不是 把药材煎熬了喝的?
    采用西洋 的手段把药制成片,冲剂,药丸, 这个过程不知道算是什么.

    另外转载一点东西

    反对中医最激烈的十个名人
    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1922年和1926年写的《呐喊•自序》、《父亲的病》中对中医进行严厉的批评批评,用辛辣的笔墨嘲讽了中医存在的弊病:故作神秘和玄虚、拼命捞钱、草菅人命的恶劣职业道德。并发誓‘决不看中医’。

    梁启超:被割错肾还为西医叫好

    1926年,梁启超因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医院治疗。医生诊断说是肾脏的毛病,需要作肾切除。本来,梁启超的一位朋友认为不必割肾,劝他服用中药,但梁启超坚信西医。结果,在右肾被切除之后,他的病情仍无好转。医生于是又诊断说,病因在牙。在拔掉七颗牙齿之后,病情依旧。梁启超三年后死此病。即使在他明知自己被误珍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要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郭沫若:“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

    郭沫若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他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并希望盼望一切不甘居混沌的人,有是非之心的人,在这个地方不取模棱的态度。并断定:“国医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会好的病”。还绝对化地说:“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

    李敖:“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医学’”

    李敖一直是反对中医的,早在1961年他就曾经发表废除中医的文章《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他认为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医学”史,而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

    何祚庥:支持取缔中医

    何祚庥评论中医的一个准则就是:是否符合科学的原理和精神。“从这个方面来说,我是支持批评中医的,我觉得那些呼吁取缔中医的言论大多数有根有据。”大家看病都选择西医,只有少数现代科学知识比较缺少的人才选择中医。

    严复: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

    陈独秀:“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

    梁漱溟:“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

    方舟子:“中医是伪科学

    “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实证也难以否证的系统,要接受它必须依靠信仰。因为这一套系统非常模棱两可,怎么说都说得通,所以同一个病人,让三个名中医来看可能就有三种说法。现代医学依靠的是客观的医疗手段,而中医看重的是主观的医术,而这种对个体的强调,正是宗教、哲学的一个特征。”

    罗永浩:“中医骨子里是伪科学”

    “中医骨子里是巫医继承下来的,从来没有科学,全是靠混人试来试去试到今天,瞎猫碰耗子也能治几种病吧。有没有副作用,不知道。中药从来不写副作用,是不是没有副作用啊?当然不是,它就是伪科学嘛,没有药检。”

  5. #5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ge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8-05-11
    文章
    632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8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来看看北京同仁堂十大名药
    安宫牛黄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消栓再造丸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息风通络,补气养血,消血栓,用于气虚血滞,风痰阻络引起的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障碍,胸中郁闷等症。

    塞隆风湿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肌肤麻木,腰膝酸软。

    感冒清热颗粒
    本品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京制咳嗽痰喘丸
    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阻肺,咳嗽痰盛,气促哮喘,不能躺卧,喉中作痒,胸膈满闷,老年痰喘。

    狗 皮 膏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儿童清肺口服液
    清肺,化痰,止嗽。

    安神健脑液
    本品具有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的功能

    偏瘫复原丸

    骨刺消痛液


    来源:北京同仁堂网站





  6. #6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ge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8-05-11
    文章
    632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8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受伤了要用血,中医里好像没有关于红血球和血浆 凝聚/血型的理论(滴血验亲?)
    做B超/NMR/各种检查仪器中医里好像都没有提 (悬丝诊脉似乎只是电影里放着玩的)

    感情因素占太大比重了.如果真的支持中医,生病了看中医就好了,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医生需要病人养, 总是没人看,中医迟早进博物馆的.美国医学界对中医的看法是尊重并欣赏中医千百年的成就,把中医归为一种文化,而不是科学.

    如果讨论的中心偏离了,说来说去都没意思

  7. #7
    版主 幼儿园小班
    注册日期
    2007-01-02
    文章
    791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楼上的,你不选中医,有人选,你不用中药有人用,中药工业的产值占全部药业工业的三分之一........所以不用担心中医药会消亡..........

    现在已经有中成药了.不用自己煮和煎,有注射,药丸和药片,口服液等.............
    此篇文章于 08-07-29 16:59 被 羽龙 编辑。

  8. #8
    高级会员 幼儿园小班 gen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8-05-11
    文章
    632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8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你仔细看看同仁堂的药
    都是些感冒/调养/悬乎悬乎的


    请问您生病了是找西医还是中医 ? 在奥地利生活会不会很辛苦?



    中医究竟是继续存在还是慢慢消亡,时间自己会说明一切。
    没有必要非要在现在去证明 中医没戏了
    也没有必要非要另开个帖子,拿一些股票行情来说明中医挺得住

    我回帖是尊敬你的原创精神,这年头好好说话的人不多,本来挺好的讨论板块,都是破口大骂的文字,呵呵
    此篇文章于 08-07-29 17:16 被 gen 编辑。

  9. #9
    版主 小学二年级 此帖已删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1
    住址
    Wien
    文章
    2,532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21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国内医生都会给病人开些吃不死人的中成药 理由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没必要拿出来现世。 而且大多中成药都偷偷加了西药成分,起作用的其实还是西药。
    还有你发的那些管理法规,也文不对题。严格管理等同于科学上的严格吗?只能说你对科学实在了解地太少了。
    再说世上也只有中国政府以官方名义搞传统医学, ist eher eine schande!
    此篇文章于 08-07-29 19:04 被 此帖已删 编辑。


    PI = 3.123456789....

  10. #10
    版主 幼儿园小班
    注册日期
    2007-01-02
    文章
    791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19

    预设 回复: 为何有人打压中医中药(原创)

    中医挺不挺的住不是你们说了算,中医是不是科学也不是你们说了算,但是个人认为目前大量的反中医的声音完全是因为经济利益,希望不要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工具。。。。。。。。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