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21 到 27 共计 27 条

查看主题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版主 小学二年级 此帖已删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31
    住址
    Wien
    文章
    2,532
    Thanks
    0
    Thanked 1 Time in 1 Post
    声望力
    21

    预设 中国人,别再被中医骗了!

    细说国人对于中医的认识中的七大误区


      中医本是一门原始的医学,具有浓厚的唯心和迷信色彩,和其它民族的传统
    医学一样不能真正有效地治病。别的民族的传统医学早就被现代医学取而代之了。
    然而在中国这一历史过程却遭到来自封建卫道士们的强烈抵抗,以至于在二十一
    世纪的今天中医仍然保留官方正统医学的地位。大多数国人对此居然心安理得。
    这种荒唐在世界各国是绝无仅有的。国人的盲目和糊涂堪称世界各民族之最。

      笔者发现,国人对中医的认识中普遍存在着七个误区。这些误区大多是过去
    一百五十年间人为制造的。笔者要把这些误区一一公诸于众。我要告诉你中医从
    来就不是国粹,不是科学,不是唯物主义,甚至不是一种经验科学。中医绝非人
    们所说的那样“治本”,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有特效,更不是什么“整体医
    学”。中草药也并不是无毒和无副作用的。我还要告诉你,淘汰或废除中医丝毫
    不会有损于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悠久的文明。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向过
    去告别。如果我们中国人永远沉缅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欺欺人中裹足
    不前,那我们将永远迈不开那走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后一步。

      1. 国人关于中医的第一大误区:中医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国粹。
    否定中医就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国粹吗?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1929年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医不是国
    粹。国粹,国之精粹也。可以称为国粹的东西,必为一国之特长。如果别国也长
    于此道,那这东西就算不上国粹了。英国肯斯敦博士所著《医学史》
    ( C.G.Cumstonj,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26)把医学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 1)本能的医学,( 2)神学的医学,( 3)玄学的医学与( 4)科学的医学。医
    学在西方、在中国、在埃及、在印度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我们今天的主流医学虽然也被称为西医,实际上是全人类的医学,并无任何
    民族标签或文化印记。它是人类历史唯一的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医学。那么,中
    医算哪种医学呢?它显然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它属于发展较早的,较原
    始的医学,应该是介于玄学医学和神学医学之间。在上古遥远的中国,人们对疾
    病的认识是充满迷信色彩的。他们总认为生病是“天谴”,是“神赐”,是“帝
    降疾”,因此想要病好,就要求神拜佛、算卦占卜。在这种神话的背景下,“巫
    医”就出现了。《黄帝内经·贼风》说: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
    生者。那个时候,巫和医确实是一家。类似这样的传统医学在欧洲、印度、埃及
    也同样产生过。中医和其它民族的传统医学相比更优越吗?没有人这样说过。中
    医和其它民族的传统医学相比较,非但不是最好的,有些方面还可以说是最差的。
    这是因为( 1)基于“阴阳五行”的中医理论充满了神秘色彩,和现代医学或科
    学几乎没有任何重叠。如果没有外来的影响,中医自身渐渐发展成科学医学的可
    能性几乎为零。( 2)中医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极差,在两千年中几乎没有什么显
    著的进步。这是由于中医对于其医经典理论之外的任何新理论有极强的排外性。
    甚至在中医内部有人要提出新的看法或观念也极其困难,今天亦如此。清代有个
    书生叫王清任,曾做过武庠生,嘉庆至道光年间在北京行医。王清任曾在瘟疫流
    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儿童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
    的脏腑图。他发现中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
    切,便写了一本书,叫《医林改错》,对《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概念做了35处修
    改。书中一再体现出不遵经、不崇古的革新创造精神。例如:他否定天花病因的
    “胎毒论”、否定“胎在子宫、分经轮养”之论,认为“抽风不是风”。他接受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之新“脑髓说”。这本书为中医开创了一条真正有科学
    精神的道路,可是这条路终于没能成为阳光大道。即使在今天多数中医仍坚持
    “心主神明”等谬误,对王清任的“改错”持否定态度。中医的“内部改良”断
    断续续了1700年,至今还没有看出任何头绪。之所以如此,就是中医内部始终默
    认了“两个凡是”,那就是:“凡是《黄帝内经》阐明的理论基础都不能改,凡
    是动手直接认识人体内部结构的事情都不可以做。”中医就是这样一潭死水。所
    以中医只不过是世界医学发展中某一时期的产物。把这样一个基本上原地踏步的
    历史过程说成中华民族的国粹,还要延续下来,继续保障其官医的地位,这岂不
    是荒唐透顶!再者,如果我们说中医是国粹,那么同样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的
    藏医,蒙医,回医,侗医,维医,朝鲜医又算什么?

      其实,即便是国粹,也是可以废除的,为什么呢?第一、我们的传统文化里
    确实存在着不少糟粕,阻碍中华民族的发展,必须废除。第二、有些堪称“国粹”
    的东西在华夏历史中虽曾有过进步意义,但是拿今天的水平和眼光来看,已经远
    远落后于我们的时代,也必须淘汰或废除。这个道理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古
    埃及的尸体保存术世界一流,堪称他们的国粹。可是今天的埃及人有将这一国粹
    继承和发扬光大吗?国粹中该沿用的,我们就是想废也废不掉。比如说,四大发
    明之中的造纸术,有人要去废除它吗?今天无论用什么先进材料和先进机器造纸,
    其原理和还是和中国人当年使用的造纸术大致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工艺上大为改
    观。中国古人发明的造纸术,就和阿拉伯数字一样被世界各国发扬光大着。但是,
    同是中华文化瑰宝的“浑天仪”和“地动仪”今天却只是被陈列在博物馆里了,
    没有人再去使用那两个历史上曾经是很先进的仪器了。笔者上小学时还学过的珠
    算,如今也不那么普遍被使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精度或功能远不能
    满足今天的需要。还有中国的旧式学堂( 私塾)、古兵器、乃至古式建筑等早都
    被国人淘汰了。这些东西在它们自己产生的年代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不能适应
    今日的发展,所以不再被普遍使用了。不用则废。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还有很多
    糟粕,像官本位、裙带关系、长官意志、个人崇拜、神秘主义、封建迷信、女人
    裹脚、太监、妻妾制等等,这些东西必须予以根除。中国近代和现代几百年的历
    史就是一个否定旧文化、建立新文化的历史。否定和废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废除和淘汰落后的习俗和做法,完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丝毫不会有损于我
    们古代文化的灿烂光辉。

      既然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么多的东西都可以被淘汰,那为什么中医就不可以被
    淘汰呢?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现代人的智慧和文明一定高于古代人
    的智慧和文明,否则我们早就绝迹了。这是十分简单的逻辑。中国古人发明的磁
    力指南针固然好使,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拿到人造卫星、登月飞船上用来导航吗?
    如果中国科技部的发言人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是中国的国粹,同时
    也是目前我国科技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国家的优势和特色。
    要把中国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并重,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技术”这岂不会让世人
    笑掉大牙?

      我们知道,中医原始到连五脏六腑的位置都搞不清楚。相比起来,张衡发明
    的“浑天仪”对于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大体运动规则还是摸得八九不离十
    的,他的“地动仪”甚至早在公元138年就准确地观测到了一次地震。我们的算
    盘确实很实用和便捷,堪称国粹。如果我们今天要坚持使用谬误百出、功效不显
    著的原始医学治病的话,那为什么不把“浑天仪”搬到国家航天中心继续使用呢?
    为什么不用“地动仪”来监测地震呢?为什么不用算盘取代计算机呢?为什么不
    用古代的长矛大刀装备我们的军队呢?

      许多人说,废除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说这话本身就对历史无知。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开始质疑中医的,不是别人,正是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
    献的康熙皇帝。1693年,康熙患了疟疾,朝廷的御医们束手无策。后有传教士刘
    应和洪若翰将取自印度的金鸡纳霜( 奎宁)送给康熙让服下,数日后康熙便康复
    了。虽然康熙本人并没有贬低中医抬高西医的具体言论,但是,从他后来认为
    “南方庸医……伤人者不计其数”、对此“须要小心”,还有他赐奎宁给他的得
    了疟疾的臣子曹寅( 曹雪芹的祖父),以及他热衷于研究西方的人体解剖学,都
    体现他质疑中医相信西医的态度。这次事件拉开了中医在西医面前失败的序幕。
    康熙之后,否定中医之风就吹起来了。中国近代倡导废除中医的,大多为博古通
    今的饱学之士。国学大师俞樾通过对历史典籍的考察,得出了“古无医也,巫而
    已矣”、“古之医巫一也,今之医巫亦一也”的结论。1879年,俞樾发表了《废
    医论》,第一次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中医”。随后的几十年中,一批中国现代
    史上的文化大师和改革先驱,包括国父孙中山、思想家胡适、梁启超、严复、鲁
    迅、梁漱溟,中国共产党第一任领导人陈独秀等相继提出“废中医”主张。 严
    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
    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
    克寒热阴阳之说”。 梁漱溟认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的凭准”。鲁
    迅在《呐喊·自序》中对中医中药的讽刺更是深刻:“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
    无意的骗子”。

      所以,“否定中医就是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说根本就是个误区。废除中医
    就和废除私塾、文言文、科举制、妇女裹脚、太监制一样合情合理,也是中华民
    族发展中必走的一步。

      2.国人关于中医的第二大误区:中医虽不科学,但却被中国人几千年来的
    历史和经验证明是有效的。

      前面说过,现代医学或西医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的,这包括生物学、
    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细胞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等。中
    医和科学没有任何瓜葛。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坚信中医是国人在几千年实践中
    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即使理论上不够科学,但也还是可以说它是一门经验科学,
    可以拿来治病救人,所以不能废弃中医。

      中医究竟是不是一门经验科学?事实上,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经验科学。经
    验和科学是两回事。经验的东西,如果通不过科学的验证,永远不能成为科学。
    就算中医是经验之谈,那也是古人的经验。现代人积累的经验自然比古人要丰富
    得多,为什么还要死抱着古人的经验不放呢?中医历史上确实有人尝试过抛弃
    《黄帝内经》和《扁鹊难经》的玄学空谈,试图把中医引向基于实践经验的医学。
    但是那些努力最终都失败了。

      那么,中医到底是依据什么来看病的呢?这就是著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学
    说。什么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呢?要了解它并不难,您到国内大街小巷随便找一
    个算命先生、风水先生或巫师问一问就知道了。这是因为所有这些巫婆神汉的理
    论基础也都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阴阳五行说为中国二千年迷信之大本营。尽管
    今天仍然有人厚着脸皮硬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美化成“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绝
    大多数学者都将其归为玄学一类,即毫无根据的臆想,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胡说
    八道。

      近年来有些中医也看到了阴阳五行的困境,转而劝人相信中医的实际有效性。
    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关于中医的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人们应该注意到,所有
    人在说中医能治病时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方法,这就是举例证明。比如说,某某电
    视台记者患中风在国外不治,回国用中药起死回生;某某人的小姨子得了一种怪
    病,西医束手无策,靠中医妙手回春,等等等等。

      前面我们有提到,中医并非人类社会中唯一的传统医学。史书上有各国人民
    使用传统医术治病救人的记载。例如,古代印度也有使用草药救治无数病人的记
    录,欧洲人的书上记载了使用基于“体液说”的放血疗法拯救无数患者的神奇故
    事。甚至在今天非洲的某些部落里还流行着用跳大神来驱除病魔的习惯。那里的
    部落酋长们说,跳大神很验灵。既然各国人民自古到今有这么多的治病救人的奇
    效良方,为什么却不被纳入今日的主流医学或西医呢?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
    现代医学对于医药的“有效性”的认识。

      在赞成中医的人们来看,一种医术,只要能够治病,就算是有效了。此话没
    错。可问题在于,怎样证明中医可以治病呢?赞成中医的人们说:“我有说不完
    的例子”。在千百年前的印度、欧洲、埃及和今天的非洲某些部落,人们也是这
    样说的。表面上看起来,用“举例说明”来证明一种医术有效并没有什么错。但
    是实践起来却错误不断。在某些人身上很有效的医术使用到别人身上看不到任何
    效果,甚至还会把人给治死了。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多年的深刻研究,科学家们
    逐渐地揭开了这个迷。原来,这里面有好多额外因素在作怪。一是很多病本来就
    可以不治自愈,用药和不用药并无任何区别。二是药物或疗法的安慰剂心理效应
    也可以“治病”。三是有些药物只在很少的病人身上可以看到明显结果,而在大
    多数病人身上却看不到任何重复性,这就是说有效率太低,不能真正地说有效。
    四是病人的选取也有窍门。同样是一个病,有的病人病得轻些,这些病人在用药
    后“痊愈”的可能性就远高于那些重病人。只有随机选取病人做试验才可以准确
    地了解疗效。

      所以,现代医学认为,一种医药,要确定其是否有效,必须排除这些额外因
    素才行。为此,科学家们发明了一套严谨的方法来确定医药的有效性,这其中包
    括动物试验和双盲( Double Blind)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动物试验可以帮助了
    解药物的作用、使用剂量、半致死剂量、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代谢途径、有
    效成分、作用机理等。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简单地说,就是随机地找一组确
    症的病人,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病人并不知道自
    己属于哪一组。甚至医护人员也不知道。只有药品试验人员知道。两组病人每天
    同时服药。对照组病人服用的是安慰剂,试验组病人服用的是试验药品。等疗程
    结束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只有在疗效明显的情况下,一种新药
    才可以被认定有效。双盲法可以有效地排除自愈和心理干扰等因素。最后,在正
    式投放市场之前,还要对试验者进行长期的跟踪,以确保没有长期副作用。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欧洲传统的放血疗法,今日非洲的跳大神以及仍在
    中国流行的中医都不能成为今日世界各国的主流医学了:因为这些传统医术大多
    不能按照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去证明其有效性,或者已经被科学的方法证明是无
    效或低效,或者毒性太大,即使有效也不可以被作为医药使用。中医总结临床疗
    效的方法只侧重症状的改善,多停留于个案报道,疗效评价标准因人而异,所以
    无法和现代科学接轨。

      要说中医有效,决不能光用例子来说明,必须拿出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要
    能够在成百上千个临床试验中被重复。你可以举一万个例子说明中医有效,但我
    只需要你拿几百个病人做的双盲试验结果出来。中医不怕举例子,就怕双盲试验。
    中医大夫们一提起大规模双盲试验就胆战心惊。他们不愿也不敢面对科学方法来
    接受检验。这是中医的致命之处。所以中医必然和其它国家的许多传统医学一样
    被排除到今天的主流医学之外。

      如果光用举例子的方法,我们不光可以证明中医有效,甚至可以证明世界上
    所有巫医、算命先生、气功师、看面相先生、风水先生、占星术者都是有效的。
    但只要几个小小的科学试验就可以将所有这些骗术戳穿。

      3.国人关于中医的第三大误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这里,所谓的“本”就是指病因,而“标”则是指症状。“中医治本,西医
    治标”意思就是说中医是针对病因下药,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奇效,比起西医
    是更胜一筹。西医不过是针对病人的症状下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并不能根
    治疾病。自一百多年前西医开始在中国普及,中医们就一直用这种说法抵制西医。

      那么,中医到底能不能治“本”,而西医是不是仅仅治“标”呢?要回答这
    个问题,我先要问一个问题:如果中医连什么是“本”都不知道,那还怎样去
    “治本”呢?我要告诉你,中医自古到今就是“本”末倒置的一本糊涂账。

      中医是怎样认识疾病的“本”的呢?这又要回到“阴阳五行”说。中医理论
    认为,阴阳相对协调是健康的表现,一切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都是由于“阴
    阳失调”所致。那么,不管临床上所呈现的病理现象怎样错综复杂,其疾病的性
    质和成因总不外乎阴阳两类。因此,诊断疾病的总纲就在于找准切入点,善于抓
    住阴阳这个关键。《黄帝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姑且不论这个阴阳学说是否荒唐,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人什么是“阴”
    什么又是“阳”呢?这可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一本糊涂账了。阴与阳
    一判断错误,治病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而所用的中药也是根据四气即寒热温
    凉, 有阴阳之分。所以断错阴阳,也会用错药。至于阴阳到底该怎么断,那就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比如说,按照中医书上的规矩,“男子外阳内阴,女子
    外阴内阳”。最近英国某医生成功地从某妇女的臀部剜下一块脂肪,填补到该妇
    女肿瘤切除后的胸部,再造了一个完美的乳房。那么按照中医的观点,这算是
    “采阴补阳”,还是“阴阳倒错”呢?如果男女之间的肝脏肾脏互相移植,那岂
    不犯了阴阳大忌?可是国内这种手术不是救活了很多病人吗?

      中医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按照五行之间的生
    克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应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肾
    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相生即滋生助养之意,相克即抑制约
    束之意。它们共同作用,使五脏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维持着五脏系统
    整体的正常生化和协调发展。反之,倘若五脏中任何一脏出现了异常变化,则会
    扰乱整个脏腑系统的正常生化,打破原有的生克秩序,人就要生病了。

      以上就是中医的病理学概要了。姑且不论这套理论是对还是错,问题在于,
    人体就这么简单吗?淋巴腺、甲状腺、乳腺、肾上腺、胸腺、扁桃腺、胰腺、前
    列腺都算什么?谁来生,谁来克? 大脑、大肠、小肠、胆脏、膀胱、精囊、卵巢、
    子宫又都算什么?谁来生,谁来克?

      虽然这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格格不入,但说起来却是包治百病的,甚至包括
    爱滋病、萨斯病、癌症、等等,这是因为中医能“治本”。如果真是这样,中国
    几千年来一直流行的一些疾病,早就该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事实如何呢?举一
    个普通的例子,国内某些地区的水土中缺乏碘,在那些地区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
    就多。西医对付缺碘症极为简单:让缺碘地区的老百姓长期普遍食用含碘盐。仅
    此一项措施,就可以让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的疾病基本绝迹。对于同一疾病,
    中医则认为是因痰郁气结凝聚于颈项而成,治疗方法是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清热养阴。无论中医怎么去“疏”和“理”,能把病人体内缺乏的碘补回去吗?
    又如,贫血症,这是国人较普遍的疾病之一。现代西医发现有多达一百多种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症是缺铁性贫血,多半跟患者的营养环境及身体状况有关。西医治
    疗缺铁性贫血的办法很简单,先查找缺铁的原因,比如说铁摄入不足( 营养性缺
    铁),钩虫感染,溃疡萎缩性胃炎,体内慢性失血,等等。然后治疗病因,贫血
    就根治了。比如说,铁摄入不足,可以补铁,钩虫可以用药物驱除,等等。而中
    医从来就没有搞明白人体中铁和血的关系,而是把贫血笼统地说成是“血虚”之
    类,然后主观臆测其根本多是脾的缘故,更不知道钩虫感染等疾病的存在。中医
    治疗贫血,就是调脾,补脾( “脾主血”嘛)。可无论如何补脾,能把失去的铁
    补回去吗?中医一开始就看不到缺铁性贫血的“本”,又怎么去治那个本呢?

      中医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对疾病的诊断和认识中的主观臆断性。早先还
    有华陀等名医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但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实践并没有被其
    他中医加以继承和发展,以至于中医就连人体内脏的位置都搞不清,更谈不上科
    学地认识病理和病因了。中医的疾病分类更是与人类疾病的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
    千里。许多西医发现的疾病在中医根本就不存在或者无法解释。在这巨大的差距
    下,人们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岂不是很荒唐?实际上,许多危害人类的
    重大流行病或传染病正是靠西医作出了正确的诊断,然后人们用了西医的办法来
    阻止了这些疾病的传播。现代西医才是治标又治本的医学。“中医治本”不过是
    个误区。
    此篇文章于 08-07-24 02:47 被 此帖已删 编辑。


    PI = 3.123456789....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