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回国弄个纳粹组织比较有前途啊,国内那么多的愤青和民族狂热分子,比较有搞头。(呵呵,有国安局的没有?千万别认真。)
觉得是绥靖的产物,而不是这之后再用绥靖去挽回什么德国人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合并奥地利,苏台德
的确是英国内部各党后来还是统一开始绥靖的主要原因,而我觉得这也是希特勒最厉害的地方,他一直让英法觉得德国开始“恢复“,并且“有侵略性“,但他从未真的计划全面的欧洲战争,至少攻陷法国之前统一全面复苏的大德意志
英国人从未想要依靠过他们把,他们从来就是英法眼中送给希特勒“不算什么,谨示友好“的礼物吧(虽然波兰人曾经以为自己是什么)英国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大国就是二战前那个"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过了姹紫嫣红的18岁,花期之后,便学会看枝与叶,经络分明,根须相连。“
若是将这世上的事看得太过认真,又有几个人能活的下去。
感觉奥地利人骨子里就很纳粹,老以为自己是日耳曼人,血统多崇高。语言办时有个老师问我们跨国婚姻的优点,我说生的孩子更漂亮、更健康、更聪明。几个土耳其,波兰和波斯尼亚的同学都同意,可老师死活不明白,老说血统纯更好。我倒,人又不是狗和马,血统越纯越值钱。
这个,那个massenpsychologie和纳粹和德国和奥地利人是没什么关系的
le bon是法国人文学家,他们很多人把希特勒拿来当例子,主要是想说明,希特勒最为和masse相对的fuehrer来讲有一些特性和他们的论点吻合,他们想说明,masse 是unbestaendig, intolerant, 纳粹德国是massenverbrechen的很好的历史例子
这个观点在战后5,60年代的确风行一时,被称为revisionismus为的目的就是强调西特勒国社党集团的政治手腕.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的强调当时的德奥人民被政客所愚弄.最终就是把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推卸到某个政党集团或者某个政客身上,暗示某个国家和民族的"清白".
但是在60年代就被A.J.P Taylor,英国历史学家所批判,现在已经不是那回事了
“过了姹紫嫣红的18岁,花期之后,便学会看枝与叶,经络分明,根须相连。“
若是将这世上的事看得太过认真,又有几个人能活的下去。
德国人从占领莱茵河省到彻底吞并捷克,英国人能做什么? 去空袭柏林吗 ? ---- 因此这不是绥靖,而是完全的没辙.
英法对德国人让步不是英法当时可以阻止德国而没阻止,而是知道就算阻止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至少在德国人入侵波兰后英国人就对德国宣战了,尽管是静坐战争.
英法给德国的大蛋糕里只有苏台德,而没有捷克斯洛伐克.
39年12月,德国人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在乌拉圭被英国人击沉的时候,当时的首相就是我们的"不战"张先生.
只不过那个时候,德国人还没有碰低地国家,英国人最后的心理防线还没有被触机到.张先生在位的最后几个月已经开始逐渐将英国的国家机器拉入战争.40年当荷比卢沦陷的时候,张先生也该为此付出代价了,尽管他在我看来,根本没有做错什么.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坚持精英领导论。大众我更倾向于是为工具。
至于新的史学强调massen强调alltag的研究,但我认为并不是说强调时事造英雄,也不是否定了英雄造时势
没有具体研究过
不过,个人认为,很大一个因素是,此民族过于保守,保守就容易狭隘
再加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就好像穷秀才,懂一点孔子,知道四书五经,便用鼻孔看人,其实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活废物一个
“过了姹紫嫣红的18岁,花期之后,便学会看枝与叶,经络分明,根须相连。“
若是将这世上的事看得太过认真,又有几个人能活的下去。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