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央无数次的表态,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不能否认的。而且开放是不能倒退并且是一贯坚持的道路。这点过去几届的中央会议都明确指出的。并不是某些所谓亲西方的分子的臆断。一些知识分子,当然是没有办法代表中国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因为中国还有许多人民群众生活在农村,还看不懂他们的东西。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代表这些广大的人民群众。

其次,批评毛主席的某些错误,与是否将中国拉回所谓半殖民地的老路,是毫无关联的。中国三十年的崛起,主要还是邓小平和过去三十年中共领导的功劳,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关系没有ls这位朋友说的那么大。所谓的沦为西方的加工厂,是国际分工和中国生产水平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再说俄罗斯,之所以要靠卖石油和天然气来复苏,也是因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领导失误,导致长期的经济低迷,工业的颓废所造成的客观现实。而实际上经济的衰败早在斯大林时期就埋下了种子,之后赫鲁晓夫和其他领导人的改革和反复,一直没有能够改善苏联的工业。至少俄罗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完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如果连这些自然资源都没有了,那么俄罗斯的积累道路,大概要更加弯曲了。

再次,ls的朋友所引用的索尔仁尼琴的言论,更多的是个人主观的感想,并没有看到其逻辑的推理和观点的论证。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了解他的观点,还请ls的朋友详细介绍一下。

顺便想小小地为解放前的历史说两句我自认为的公道话。现在很多史学家开始反思解放前的历史,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发展。论坛里面也有讨论历史经验主义和历史客观性的帖子。毕竟,当时国民党虽然不是民主统治,但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政府构架和机构还是存在的。五四运动的影响还是在的,所以,当时的社会,不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国力上,或多或少都是有进步的。

我并不清楚ls的朋友指的半殖民地的老路是具体的哪一段历史,是包括国民政府在内的一段历史,还是国民政府之前的清朝历史。如果是国民政府的那段历史,个人认为当时还并没有所谓的半殖民地化,只是当时的政府亲美亲西方而已。如果是说清末的那段历史,那么不论如何,现在的中国也是不会回到那样的历史之中去的。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世界的大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思维是不是应该也跟着有所变化,而不是停留在政治意识形态极为重的那个年代?我不否认历史上的事件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性,而且之后也会有相似的事件发生,但是思考事情的思维和方法是在不断变化的。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和地位,不是简单的用是否半殖民地,是否所谓帝国主义的低级加工厂所能概括的。最近活跃在世界金融界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活跃在IT市场上的联想,阿里巴巴等,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