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生长在乡下的孩子,后来遇到我丈夫,就跟他到Graz来了。我来到陌生的城市,又兴奋又有些无所适从。我在路上每听见有人说汉语,一种亲切感就油然而生,往往真诚地打招呼,有人理我,有人就盯我一眼,不声不响的走开。碰壁次数多了,我觉得很难为情。有一天去公园,两个漂亮的中国女郎正在拍照片,我听见她们用中文说,要是谁给我们拍张合影就好了。我说两位要不要我帮忙? 她们谢绝了。我有些尴尬,但没放在心上。这两位女郎在我身边走过,谦卑的问一位刚刚走过来的奥籍老太,能否替她俩怕照。老人照办了,她们非常客气地感谢。她们不知道她是我婆婆。当她们听到我喊老人妈妈时,也有点不自在,仓促地离开了。有一次有两位男同胞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大声地聊天,与很多老外擦身而过,一直迎面走过来。谁知道蓦然看见我这张亚洲脸孔,两个人都不说话了。我心想,你们刚才讲得那么大声,现在就算再讲下去,我是个路人,听见了也没关系呀。我们相背而行后,他们继续交谈。我有时真的是搞不明白我们的同胞到底怎么啦。有天在电车上,听见一位MM用手机聊天。聊了几站路,忽听到这么一句,我妈最讨厌浙江人了,特别是温州人!她警告我不许跟任何浙江人交朋友,浙江人里是没一个好东西的。我听了只能摇头。我们随便从哪一个地方出来,到了奥地利,人家对我们的称呼只有三个字:中国人。说句笑话,Graz市里如果只剩下那些浙江籍的中国人时,这位MM的家庭就只有两条路啦,要么只交外国朋友,要么就要搬到维也纳,林茨等别的城市去交不是浙江人的中国朋友啦。
98年中国农历大年初二的夜晚,中央民族乐团来Graz表演,我和丈夫去了。这些老外个个穿着礼服,静悄悄地在入口处等着。我们的同胞做法有些不同,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矿泉水瓶子,用方言大声交谈。老外皆侧目而视。进场后,乐团奏响一首我从没听过的乐曲,全场肃立。我不知为什么,懵懵懂懂跟着站了起来,轻声问丈夫为什么,他说在奏奥地利国歌。我就和大家毕恭毕敬地站着。乐曲完毕,大家纷纷落座。这时候我们祖国的国歌奏响了,我和丈夫连忙站起来。偌大一个礼堂近千人就我俩像蜡烛一样插着,我轻轻问丈夫,说奥地利人也向像我这个乡下孩子,这么孤陋寡闻吗?丈夫说,别管那么多,你是在向妈妈致敬。在这一瞬间,我百感交集,虽然肃立着,毕竟众目睽睽之下,大家的眼光不再看乐团,都看着我俩。中央民族乐团继续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演奏着国歌,不知道他们心里有什么感慨。当乐曲奏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邻座的老外站了起来。接着很多老外纷纷站了起来。最后全场肃立至曲终。我想全场起立的听众也有我们的同胞,是不是他们都不知道祖国的国歌是怎样的? 还是他们觉得向自己的国家致敬是一件羞耻的事?事情的确这样发生了,我想当时在场的弟兄姐妹应该都记得当时的情景。我不敢想象,在场的外宾如果没能反应过来不起立时,我们的同胞是否就真的一直就这样听着国歌,大刺刺地坐着直到曲终。如果当时有位外宾问我,这位中国的朋友,在礼堂这样的公共场合,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听到我们的国歌奏响时立刻和我们一起肃立致敬,而当你们本国的国歌奏响时反而无动于衷, 稳如泰山地端坐不动呢? 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都起立时才跟着站起来呢?如果听到这样的问话,不管他是出于疑惑或者好奇,我都会无地自容。如果是出于嘲讽的话,那么我感受到的就只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羞辱了。我不能这样回答,先生,这些在场的中国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国歌是怎样的。
我文化低,整天为生计奔波,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国内,也没去想过什么爱国不爱国的大道理。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天天只求温饱而已。在和打工的兄弟姐妹谈论各种社会现象时,就当今的政府和某个政党的做法,也发过很多牢骚。我也从没觉得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如何如何地有面子。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妈妈穷,和大户人家孩子坐在一起,难免有些底气不足。但是现在我们是在离开妈妈很远的地方,别人的妈妈到场,我们毕恭毕敬的问候。自己的妈妈大老远来看我们。我们却无动于衷,连个最起码的问候也羞与表达,直到别人都来问候她了,才不得已应应景。她会多伤心哪。
我们的妈妈在别人眼里可能一如既往的穷困卑微,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她穷,她不美,而不承认是她的孩子是不是? 当妈妈去大学看望你时,你不能因为她满脸沧桑,穿着粗糙的土布,说这是我老乡来这里打工,顺便带东西给我是不是?
在这个社会,我差不多是个文盲,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也不想自我标榜我这个人有多爱国多爱国的样子。我只是想说,在国外,对国内的同胞亲切一点,遇到同胞问路的时候友善一点,在别人为自己国家的国歌肃立时,我们也应该做到。我们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亲人,才能让人尊重我们,才能让妈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