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prominentenzimmer,只是这个地方不是很好找,所以我写audimax对不了解的人要好些。
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每年和维大的学术往来非常的多。据我所知和相处过的,自去年下半年来,就有三位学者和教授来讲学过。
中医在科学中占不占一席之位并不重要。现在全世界讨论的热点都集中在能不能找到中西医的交叉点,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因为中西医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
这帖子,我和大风都是学西医的,都比较了解西医很多方面无法解决问题,西方人把西医特别是外科看成是mechanik,动不动就是造一个或换一个,并不看重整体的和谐。西方文化的基础是上帝造物,所以他们很喜欢去造东西。西方科学在全世界的普及和西方工业革命、教会斗争及殖民历史是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却更重于天地人和,也就是顺应自然。中医的无法普及,和西方人对东方侵略心理及居高临下的姿态也有关系。殖民侵略除了经济上的,更特殊的是文化输出。如果,当初不是八国联军侵华,而是中国去侵略西方,那么今天可能是中医占主导地位,而非西医;今天是中文流行,而非英文。
现在中国的中医掘墓人,就是那些中医院校的学生和中医工作者,大部分都对中医持怀疑态度,没干几年中医就渐渐转向西医了。中国社会将科学过于神话。中国西医比中医吃香,最大的原因是西医的效益来得快而高,基本上很多病也就是糊糊涂涂就看过去了。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很多观点都和中医的“肾阳先天“相吻合。西医也通过实验和巡证证明了肾脏在免疫功能方面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学者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寻找到穴位。数学上推演出五元素是最稳定的,中国的五元素论比古希腊的4元素论更能在数学方程式上站稳脚。概率论上,计算机的2进制,中国早在周代就用一、二(阳、阴)来表演算出八卦推算概率。
由于中医出现时,条件有限无法像西医那样能利用很多的自然科学,所以一直被看作是经验主义的东西。不过现在很多学者都在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析中医,部分研究也能使中医和西医相吻合。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