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在藏语中是“第三女神之峰”的意思,在藏民族中拥有极高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登峰活动,在充分炫耀人类征服的武工和伟大时,也将人类这块仅存净土的神秘和尊严践踏殆尽。
最近,网上的一则消息让我吃惊不小: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将跨越珠穆朗玛峰!当然,我丝毫不怀疑这种攀越行动的可行性,毕竟,倾中华之物力,成区区攀登小事,何足虑哉?只是让我吃惊的并非创意的出色与高明,而是不相信创意者的短视和愚蠢。还记的刚读过一篇鞭挞时下商业炒作味道极浓的攀登珠峰活动的文章,文中并提到了此前中央台实况转播登顶的事情。没想到,短短几天,珠峰或许尚未卸去被践踏的疲惫,又有如此庞大规模的攀登计划出台了,人类想象的天赋在此真是得到了无尽的发挥!
只是,我实在想象不出那些兴师动众,雇人雇畜将先进、齐全的行李、设备驮运到峰顶附近,再雇用向导一路照应连拖带拽少辄三天多辄数日以求登顶的人,除了证明他们的有钱和有闲外还有多大现实意义?难怪当地的夏尔巴人向导不耐烦(或许更多的是不屑)地说,他们十几个小时即可徒手登顶!近年来,人类对珠峰可谓极尽能事,富翁、王子、记者甚至残疾人,诸色人等变换着花样想方设法爬到珠峰头顶,随着一项项“记录”的诞生或被刷新,珠峰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人类激情与狂妄的践踏和猥亵。有报道称,珠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垃圾场!悲哉珠峰!
珠峰挺立,缄默无言。
我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奥运火炬非得浩浩荡荡风光地绕越这地球一极的意义何在,是想证明我国卫星电视转播技术的先进?还是想籍此表明中国人民的伟大?抑或是想赋予2008奥运更丰富的精神?窃以为上述理由都不能成立。首先,证明电视转播技术的先进途径有多种,与其把大把纳税者的钱烧在雪山上污染环境,倒不如给“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多拉几条电线,先让他们能看上电视来得更为实在和有用。何况前不久中央台已经成功地实现珠峰转播,再搞一次这样劳民伤财的活动没有必要。第二,我们必须清楚,中国也绝不会仅仅因为申办一届奥运会,便立马能让世人刮目相看,同样,也没有人会幼稚到认为利用珠峰如此地表演一番就能有多么的伟大!另外,跨越珠峰传递火炬到底与奥运比赛“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有多大关联,同样让人感到迷惑,因为奥运比赛绝不是登山比赛!
正如余秋雨由最初躬行探究的“文化苦旅”演变为锦衣华车的“信者无缰”游顿失吸引力和说服力一样,我相信多数人的共识应该是,我们从这种作秀意味十足的攀登“架势”中感受更多的只能是浓重的政治气息和现代化的商业运作。
还是让我们更多地关注一下奥运会的“软件”配置吧。
著名学者李欧梵教授的发问振聋发聩:如果在北京建设二三十个体育场所作为奥运“硬件”的话,那么我们的“软件”是什么?训练出租车司机说几句英文够吗?硬件和软件孰先孰后?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其真正意义何在?是为了促进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提高北京作为世界大都会的形象而招揽更多的旅游生意,还是更应借此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体育精神?为什么世界各地媒体对前两者皆有报道论述,却对最后一项独付阙如呢?
这场表演气息十足的闹剧,除了证明奥运会已经演变成一种规模庞大的“观者游戏”(spectator sport,李欧梵语)之外,什么也不能带给我们,除了呈现给世界的是一种地道的商品式的“壮观”(spectacle,同上)之外,已经和古希腊的体育精神风马牛不相及了。
人类尊重别类,也是尊重人类自身。央视频道“地球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地球”的忠告,不是还时刻在我们耳边回响吗?珠峰作为人类仅存的一片净土,还是让我们继续保持它的静穆与尊严,不要用我们俗世的喧嚣去惊扰它了吧。面对人们争先恐后乐此不疲地去珠穆朗玛燃烧自己“山高我为峰”的激情和无知,我真想呐喊一声:请还珠穆朗玛峰以尊严!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