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统计
  • 北越正规军和被认为是越共游击队的人员: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
  • 美军: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209人,受伤304000人,2000多人失踪。
  • 南越政府军: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
  • 韩国军队:死亡4687人。
  • 中国军队:死亡1100人
  • 澳大利亚军队:死亡512人,2400人受伤。
  • 泰国军队:死亡350人。
  • 新西兰军队:死亡83人。

[编辑] 大事记

  • 1961年5月,美国在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
  • 1963年11月,在美国默许的军事政变中,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被击毙。军人杨文明阮庆先后上台。
  •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开始“滚雷行动”,轰炸越南北方。
  • 1965年3月,美军在岘港登陆,把越南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6月,南越军人阮文绍发动政变上台,成立战时内阁,任国家领导委员会主席。
  • 1967年4月,南越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9月,阮文绍当选越南共和国总统。
  • 1968年3月,美国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轰炸越南北方。5月,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双方在巴黎开始举行会谈。10月,美国“全面停炸”越南北方。
  • 1969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越南共和国在内的四方会谈。美国在南越开始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6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其他组织宣布成立以黄晋发为首的越南南方共和革命临时政府。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去世,孙德胜当选主席。
  • 1973年1月27日,美国签署《关于在越南战争结束、恢复和平的协定》。3月29日,美军完全从南越撤出。
  • 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西贡,南越政权覆灭,越南战争结束。
  • 1976年1月2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越南统一。

[编辑] 对越南的援助

1955年,胡志明在访问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期间签署了第一批向越南提供财政援助的条约。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战争期间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越南提供各种援助的相关文献。文件显示,1955年1962年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约14亿卢布,并帮助北越建设了34个大型工业企业和一系列医疗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重建了50个农业项目。越南战争期间,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还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物资,共约240万吨。其中,中国援助约160万吨,苏联援助约51万吨,其他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朝鲜古巴等)共援助约25.4万吨。
1962年毛泽东答应向北越提供九万枝枪、炮开始,中国介入了越战。自轰雷行动之后,中国向北越派遣了工程兵防空兵帮助北越抢修美军轰炸的设施。此举使得北越军队得以腾出手来在南方作战。从1965年1970年累计32万中国士兵被派往北越,巅峰时1967年有17万人。文革中也有数量不详的年轻人自愿越境前往“反帝”的最前线参加战斗。

[编辑] 影响和余波


[编辑] 越南

越南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南越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及地雷区。但这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19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编辑] 美国

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编辑] 柬埔寨

柬埔寨战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间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独立地位。朗诺的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的卷入了战争。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趁机获得了政权。波尔布特推行极左统治下,柬埔寨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一百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由于波尔布特政权的人口灭绝政策不仅造成了地区动荡,而且也严重威胁越南政府的国内安全,应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对派的邀请,越南出兵将波尔布特驱逐出城市,并着手扶植韩桑林政权,红色高棉则继续在农村对新政府发动游击战争。

[编辑] 中国

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极端政治势力和中国的损害,越南倒向了苏联。在1979年,因为越南入侵柬埔寨打击中国支持的红色高棉政权、迫害华侨的“排华”、以及边境冲突,导致中国出兵越南的中越战争
越战使得美国总统在未建立外交的情况下第一次访华,并促使中国重回联合国,并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为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先决条件。92年之后,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并且实施了有利于双边人民的经济改革。对本地区的人权维护和改善起到积极的贡献。

[编辑] 武器与战术

如同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成为了冷战中东西两方新武器、新战术的试金石,并且由于美国的直接参战,对美军1980、90年代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第一场大量投入直升机进行作战任务的战争;美军利用直升机快速起降与起降场地需求小的特性,发展出利用直升机快速移动部队,进行敌后奇袭的空中骑兵战术,在战争期间发挥出相当的效力。此后,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对直升机的倚重进一步增加,直升机空中机动作战几乎成为美军的典型战术,不过,美军直升机在越战后期的损失率节节高升,也显示出直升机在战场的脆弱性。
常久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越南丛林与农田密布的地型限制了美军装甲、坦克部队的运用,而大大削弱了美军在传统武力上的优势。此论述再加上1973年赎罪日战争以色列装甲部队为阿拉伯国家装配的俄制反战车飞弹重创的战例,成为了70年代后风行一时的“战车无用论”的理论依据。然而在实际上,美军装甲部队在越南的布属与活动受到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的大,更甚至在某些行动中大规模的使用装甲部队作战(如在1965年扫荡湄公河三角洲时,就曾大量投入新式的M-113装甲运兵车,对缺乏重武器的当地北越军造成很大的冲击),美军装甲部队在越战期间的缺乏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导因于交战对手装甲兵力上的不足与节制性的运用;直至美军撤出后,北越军的装甲力量才出现长足的成长,不但在越战末期与南越军发生过大规模的坦克对战,同时也在1975年最后的攻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角色。
越南上空的空战也对美军战机发展带来影响,美国海空军在质、量上均优于对手北越空军,但在战争的头几年间却无法在空战中取得优势,甚至付出了近乎一比一的难堪交换比。美军战斗机部队的拙劣表现之原因在于,作为海空军主力的早期型F-4幽灵式战斗机因为当时流行的武装全飞弹化概念而未装置机炮,而当时飞弹的准确性又难以保证,导致美军飞行员时常出现飞弹失灵/脱靶后无法还手的窘境,而美国飞行员教育因全飞弹概念而轻视缠斗,更使重型的美军战机在面对北越相对轻巧的战机时陷入苦战。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美军开始在F-4E以后的各型战机上重新加装机炮,并加强飞行员的缠斗训练,才使美国战斗机部队夺回越南空战的优势,将敌我交换比拉大到一比三。此外,北越空军轻型战机在战役期间的活跃表现,让美军出现了名为轻战机黑手党的战术、设计概念,从而催生出F-16战隼式战机。
东西方的轻兵器代表AK-47M16也在越战中起步,至今其衍生型仍继续在各国部队中服役。

[编辑] 参看


[编辑] 注释

  1. <LI id=_note-0>^ Dwight D. Eisenhower. Mandate for Change. Garden City, NJ. Doubleday & Company,1963年,第372页
  2. ^ Pentagon Papers


[编辑] 参考文献

  • 威廉·曼切斯特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ISBN 7807000244
  • Phillip Davidson 《Vietnam at War: The History 1946-1975》 ISBN 0891413065
  • Andrew Wiest 《The Vietnam War 1956-1975》ISBN 1841764191

[编辑] 以越战为背景的作品

越战不仅对于世界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形成了一阵冲击波。在越战结束后的196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以越战为背景的作品层出不穷,包括电影、电子游戏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电影作品有:
电玩作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