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微软确实做了一些让步,主要是希望通过那种表态缓和中国方面的反对吧。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提了那么多条意见,微软也需要进行一些改进,这是它在来自全世界的压力下作出的一种妥协。
由于中国在国产Office软件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了UOF标准,又拥有巨大的市场,中国在办公软件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话语权。现在,我们的UOF标准得到了微软OOXML和国际标准ODF的肯定,他们两方都在向中国主动示好,希望联合中国,加强自己的竞争地位。可以说,现在的主动权在于我们。
中国青年报:我们注意到,微软表态支持UOF之后,您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反馈,感觉您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吗?
倪光南:我们对微软的表态表示欢迎,但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实际行动。微软表示支持开发UOF和OOXML之间的“转换器”,并无条件开放二进制文档格式信息。到底“转换器”做得如何,我们还要通过测评才会有答案。
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之争,而是垄断与反垄断之争。由于文档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这也是一场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影响很大。
过去,我们的文档标准都是微软公司私有的,就是DOC格式标准,这已成为一个事实标准,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因为它是不开放的,它会在文档中加入一些用户所不知道的信息。而且微软的标准只能兼容它自己的Office软件,会造成新的垄断,不利于国产软件的发展。
如果微软真的按照承诺做了,在开放性方面有所改善的话,即使OOXML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对我们的UOF标准也影响不大,微软说“转换器”使两个标准可以自由转换,所以国产UOF可以放手推广应用。这些标准在一定时间内也许可以共存。但是,就历史经验来看,最终的文档标准只会有一个。就像之前微软老的DOC标准一直成为事实标准一样。这是人们的使用习惯造成的。
掌握了文档标准,最终会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
中国青年报:将UOF标准发展成为国际标准或者事实标准,对于我国信息产业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倪光南:这将形成一条创新产业链,而文档标准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UOF标准发展了,国产Office软件就可以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国产Linux的发展,它是一切软件运行的平台。最终会带动国产CPU的发展,因为国产CPU只能够运行Linux,但不能运行Windows。这个产业链条太重要!掌握了文档标准,会影响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最终会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
中国青年报:长期以来,广大电脑用户好像已经习惯了微软的文档标准,国产UOF标准的生存空间在哪儿?
倪光南:中国有那么大的市场,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现在努力的,是要尽快推广使用UOF标准,使UOF由国家标准变成中国的事实标准。我们有自己文化的特点,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特点,中文文档由我们自己的UOF处理起来是更方便的。
目前,国际上其他两个标准ODF和OOXML,都已表示可以做转换到UOF的“转换器”,这至少说明他们认可UOF标准,UOF标准是足够开放的,是可以实现公平竞争的,我们要放手推广UOF,这个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中国青年报:我们距离国际标准还有多远?还要做哪些努力?
倪光南:UOF能否成为国际标准,这是难以预测的。但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标准,我们需要去努力推广。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