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意图
哈贝马斯所论公共领域的两种含义体现了他的两种意图。首先,作为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的哈贝马斯努力想把实际历史经验归类为若干模式。显然是出于这一意图 , 他才会认为公共领域有许多种类型,而资产者公共领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变数。他对近代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并从中抽离出资产者公共领域的抽象模式,背后也有这一意图存在。
但是,哈贝马斯又是道德哲学家与政治哲学家 ,其主要旨趣在于批判当代政治。由此而言,他所提出的资产者公共领域便成了据以评判当代社会的一种抽象判准 (abstract standard) 。在他看来,他抽象出的近代英法理想形态所具有的那种理性与道德力量,当代民主也将之丧失了大半。广告操纵与利益集团的花招取代了前此时期的理性的公共意见。在论述民主的"结构性变化" 时 ,哈氏实际就是在高擎理想以批判现实。
两种区域概念
从理论上讲,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占据着两种不同的区域(spaces) 。他在构建多种类型的公共领域的时候, 将公共领域明确定位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充满张力的区域" 。就是在这个居间性区域里 ,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产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领域, 其或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主义" 类型或"平民" 类型 , 或为在" 高度发达工业社会里专制" 之下"被宰制的" 类型。在将这一居间性区域的概念扩展用来分析结构发生变化的公共领域时,他论述的便是这一区域如何为国家干预社会 (国家化)与社会倍取国家威权(社会化)的双重过程所侵蚀瓦解。
然而,与此同时,哈氏的资产者公共领域却是一种在与国家对立中漫化出来的区域。在此一概念的构建中,"众多个人 H · H ·聚集成为公众", 控制了"那一自上而下调整的却与公共当局本身相对抗的公共领域" 。在这里,国家、社会与公共领域的三分观念又变成了将社会与国家并立的二元观念。公共领域成了仅是(市民) 社会在其反对专制国家的民主进程中的一种扩展。
两种动力学
两种不同的区域概念又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变迁动力学。在论及资产者公共领域时,哈贝马斯主要关注的是整体社会的变迁 (societal change), 即众多个人聚集起来形成产生理性意见的"公众" 。我们可以称这一过程为近代自由一民主式的全社会整合(societal integration) 。至于国家方面所可能会发生的种种变迁,哈氏几乎置之不论。
然而,在论及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时, 哈贝马斯就既讨论整体社会的变迁, 也讨论国家的变化。一方面,进行理性讨论的个人聚合让位于"大众社会"的各种利益集团,另一方面" 自由主义的宪政国家" 则让位于福利国家。前者屈从于" 国家的社会化 ?",后者屈从于" 社会的国家化 '" 。这种双重过程导致了"国家与社会二分"的瓦解,而这却曾是"资产者公共领域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