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8月23日佳能中国发布会之后不到24个小时,尼康就在东京发布了全幅数码单反旗舰D3和APS幅面准专业机D300外加五支可以配合全幅机身使用的新镜头,此举与佳能针锋相对,而且D300的机身各项性能指标都要超越佳能新晋高级爱好者用机EOS 40D,这是尼康惯用的田忌赛马的伎俩,例如D70 VS EOS 300D,D80 VS EOS 30D,D40X VS EOS 400D,尼康机身都要比对手晚几天出世,但性能要高过对手一些,以求得后发制人的效果,2007年上半年尼康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超过50%说明这个策略是相当成功的。
Nikon D300
D300的核心是一块儿新开发的12.3百万像素CMOS,最高感光度可达ISO 3200(Hi模式下可达ISO 6400),一个新的名为Multi-CAM 3500DX的51点对焦模块,一块三英寸大的92万像素LCD(VGA),支持Live View模式,最高每秒6张连拍(加上MB D10手柄之后可达8张每秒),机身还搭载了尼康新的影像处理系统EXPEED,还有现场控制模式和感应器自清洁系统,比较前卫的功能是机身具备HDMI输出接口和能够搭载Wi-Fi传输附件WT-4以实现远程遥控传输等功能。
大体上来说,D300和前代的D200相比,因为LCD屏幕增大,部分按钮位置有所变动但基本操作方式不便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图来对比这两者在功能按钮设置上的细微差别,其他细节上的提升还有,开机速度上升和快门时滞下降,更适合于快速反应的抓拍,尼康的用意是让D300可以作为D3的备机来使用,主要性能必须要与D3接近。

Nikon D300

Nikon D300感光器件
尼康D300使用了一块尺寸为23.6X15.8mm (DX幅面)的1200万像素CMOS,市场盛传此CMOS由索尼生产而且预计未来可能推出的索尼α系列新中端机和宾得K20D都将使用这块CMOS。不过有一点令人生疑,就是索尼发布的那块CMOS的A/D转换器是12位的,而D300所用的这块CMOS的ADE是14位的,对于这个差异,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信息。
左侧是索尼日前发布的CMOS,右侧是尼康公布D300所使用的,连引脚和连线都一样
D300用的这块CMOS感光度从ISO 200开始最高到ISO 3200,尼康方面宣称ISO 3200下获得的影像质量将和D2X在ISO 400下的一样好,这说明D300在噪音方面获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估计一方面是新CMOS本身降低了噪音,另一方面也和尼康新开发的EXPEED有密切关系。有的朋友也许会说没有ISO 100会不会在获得精细图像方面有所障碍,根据目前已经透露出的情况来看,D300在ISO 200情况下获得的影像质量应该和ISO 100没区别,而且D300单独有个扩展的选项可以选择ISO 100,只是不作为常用选项罢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保证像质情况下更高的可用感光度将会使获得可用影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毕竟即使有防抖镜头在手,高速快门也要比低俗快门在很多场合更令人放心。

CMOS感光器
这块CMOS还具备Live View功能,可以直接在后背的LCD上显示取景图像,而且比同样能Live View的佳能EOS 1D Mark III来说,D300的Live View模式功能更为强大,实时取景的时候仍然可以自动对焦,而且不打断取景过程(具体实现原理将在后面对焦系统部分中详细描述),而小马三此时则只能手动对焦了,实现这个功能虽然使用的不是什么新技术,但出现在单反上这还是第一次,意义十分深远。
至于防尘功能的加入,在没有实际使用之前,不便做太多评价。
进步巨大的对焦系统
尼康和佳能两家的对焦系统从进入AF时代以来就是各有胜负,一般认为佳能对焦点多,速度快而尼康的则是暗部对焦能力强,焦点精确,正常的使用环境中是感受不到两家有什么区别的,不过佳能占了USM马达的优势,因此总给人迅捷宁静的印象,而尼康仍然保留着机身驱动的方式,对焦马达工作时吱吱乱响总让人觉得它对焦速度会慢些,实际上差距不大。在对焦能力上的差别是由对焦模块决定的,佳能以CMOS作为对焦检测元件,因此具有功耗低,响应快,体积小的特点,所以能在EOS 1V那小小的反光镜箱底部做进去45点对焦系统,几乎覆盖整个取景器,但CMOS的缺点就是对暗部细节不敏感,所以佳能机身对焦工作照度一般都是1EV-8EV,而尼康使用CCD作为对焦检测元件,暗部对焦能力很强,但是功耗比较高(这也是尼康F5令人发指的高耗电量的原因之一),而且体积比较大,因此之前最多只做到了D2X的11焦点。
D300的51点对焦系统对焦点位置示意图
这次在D300上使用的51点对焦模块Multi-CAM 3500DX对于尼康自己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突破,Multi-CAM 3500DX拥有51个对焦检测点,其中有15个十字对焦点,可以工作在-1EV-8EV的照度之下,可以配合最大光圈F5.6以上的镜头正常工作,而且还可以保证使用最大光圈在F2.8以上的镜头时也能获得精确的对焦。这一点需要强调一下,光圈越大的镜头虽然通光量变大,但是景深范围也响应变浅了,检测焦点的难度非常大,需要更精确的对焦检测模块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焦点,此前爆出对焦精度问题的佳能EOS 1D Mark III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有资料表明尼康Multi-CAM 3500对焦模块的检测方式是先使用F5.6的检测点进行粗略对焦,然后再使用F2.8的检测点精确对焦确定焦点,再联系尼康过去的对焦检测模块表现来看,新的Multi-CAM 3500DX表现是令人期待的。
Multi-CAM 3500DX
进步巨大的对焦系统
不过比较奇特的是Multi-CAM 3500的51个对焦点全部挤在取景器中间的一块儿,覆盖范围比D2X的11点在横向上还略小,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一切都只能等拿到真机再下结论了。
白框是D300的51点对焦系统,黄框是D2的11点,蓝绿色框是D1的5点
在Live View模式下,D300有两种场景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手持,此时将使用51点全屏对焦模式来对焦拍摄,另一种是脚架,此时使用反差检测的方式来自动对焦(普通模式下是相位检测,参考资料请点击这里),也就是说可以完全做到像便携DC一样的LCD取景,对焦和拍摄,比起EOS 1D Mark III的Live View模式时只能手动对焦要强大很多,尤其对于媒体之类的经常碰到高机位拍摄需求的用户来说,实时取景下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功能非常有用。不过,必须要提示一点的是,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的精度和速度肯定要差于相位检测,只是权益之计并不太适合用于严肃摄影中。
D300的测光模块
测光系统也做了改进使用了1005像素的RGB测光矩阵,支持尼康独创的3D测光模式(还有D闪光模式),此外,尼康声称这个测光组件将会带来更好的测光精度,能有效的辅助解决高光部分溢出的现象和具备精确的自动白平衡能力。
LCD
D300使用了一块3.0英寸的92万像素LCD,显示分辨率支持VGA尺寸(640*480),那92万像素是这么算出来的:640*480*3(鬼子狡猾狡猾的呀,要是按照分辨率的算法,92万像素的3寸LCD差不多够放720P的高清了)。这块LCD拥有170度的可视范围,而且亮度可调节,即使在强光环境中也能保证显示清晰。D300上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在后背LCD上把诸如快门光圈测光模式对焦模式剩余电量存储空间等等拍摄参数显示出来(像EOS 400D一样),这对于需要高机位拍摄的用户来说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

尼康D300
D300在回放照片时的功能也很强大,可以支持连带曝光参数和直方图一起回放,甚至可以单独显示RGB三色的直方图,这对于严肃摄影的用户来说是个很贴心的功能,不必回到电脑上就能知道曝光是否成功,或者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其他的参数显示及调节等功能都属平常,大家可以参考附录,正文就不再赘述了。

尼康D300屏幕
附件
尼康配合D300推出了专用手柄MB-D10,这个手柄上有前后转轮,快门,开关,AF-ON功能键,焦点选择键(终于有了T。T,D200的手柄就没有,选个焦点麻烦死),里面有一个电池位,支持EN-EL3e、EN-EL4a,或者 EN-EL4a。这些功能对于一个手柄来说也是稀松平常,MB-D10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加上它之后,D300的连拍速度就从6张每秒上升到了8张每秒,是胶片机时代也有这种情况,加上手柄之后连拍速度会上升,可那是因为有更高的供电电压和手柄中会附加速度更块的卷片马达,数码时代显然没有卷片马达什么事了,所以对这个特性目前江湖传言主要有两个猜测,一说手柄里的电池提高了机身整体的供电能力和处理速度(类似于电脑加压超频),故而连拍上升两张(小编觉得这个比较不靠谱,但又不无道理,类似的事情比如D200和K10D用的CCD是同一块,但D200能做到5张每秒,K10D只能做到3张/秒,奥秘就在于供电上,那块CCD的驱动电压需要好几种,又都是有整有零的,用尼康设计师的话说就是极难驾驭,D200比其他相机更耗电根子就是出在这个东西上,D300这块CMOS也是索尼出品,难保家电厂商这次不再搞点相同的小花样);另一种看法认为尼康良心大大的不好,D300机身本身就具备8张/秒的连拍能力,MB-D10手柄也就是个开关的作用,接上之后开放了这部分能力而已,实际上就是想法子卖它的手柄。小编觉得这后一种观点不见得比前一种更靠谱,不过偶尔骂骂鬼子也不错,所以就都写出来,大家参考一下就可以啦,不必当真。
MB-D10
跟机身一块儿光着膀子看看
另一个附件
WT-4
尼康还出了一个附件叫WT-4,这个像对讲机一样的玩意其实是个Wi-Fi无线网卡,支持
Wlan的IEEE 802.11a/b/g,也支持Lan,最远连接距离,无线180米,有线260米(260米长的网线那得多大一捆啊……),支持远程传输机内照片,远程预览,而且支持同时将照片存入卡内和输出到联网的打印机上,功能很强劲,这种用USB连接线和相机接驳的分离式连接要比佳能EOS 40D无线传输手柄那样的一起化连接灵活性要好,更重要的是空出了机身下面的位置用来连接那个奸商手柄,哦,我的意思是快拍手柄MB-D10。由此可见,D300发布的目标也很明显的指向了新闻单位的用户,看来在媒体用机这一块儿上,小马三,D3,EOS 40D,D300这四款相机基本呈现出一个纠缠不清Dog Fight的混乱局面,等到9月份著名家电厂商索尼发布α新机之后,场面将更加混乱,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斗的越厉害,就越有利于我们消费者,嗯,资本主义就是好呀。
D300最后一个看点
D300最后一个看点就是机身上附加的HDMI接口了(而且还是最新款的支持HDMI 1.3a标准接口),众所周知,HDMI接口是专为高清影像应用开发出来的音频视频混合型数字接口,此前索尼发布了一系列搭载了HDMI接口的家用DC,其用意是让用户可以将索尼DC拍出的照片显示在索尼BROVIA液晶电视上,在数码单反上搭载,D300还是第一个(要不然就是第二个?D3第一个)。尼康肯定不是出于让用户可以使用Brovia电视回放照片的意图来做此设计的,那么,尼康想干什么呢?
HDMI
江湖上的谣言是,尼康可能会想出一个附加显示LCD,这个LCD也许会做到7-9寸大小,分辨率能达到1024*768以上,而且要透射反射式的LCD,这样无论是回放还是Live View都会很方便,就算在强光下反射式LCD也能看得清楚,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专业摄影师都会选择
爱普生P5000数码伴侣作为随身附件之一,除了利用它80G的硬盘之外,还有就是利用它5寸的LCD看回放照片了,而存储卡变的越来越大的今天,数码伴侣前一个功能正在弱化而后一个功能用机背的LCD显然无法替代(机背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你看一个三寸的屏都把按钮们挤的扒在床沿才不至于掉下去),尼康增加HDMI接口和设计更大的回放屏幕附件应该会很受大家的欢迎。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