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日本人是顽固的家伙。抛开民族情结,其实我还是蛮欣赏大和民族的~~他们跌倒了知道迅速站起来,而不是坐在原地哭嚎,更不会整天阿Q的自我解嘲。
从小就看日本动画片,只是看到了其中血腥的战斗和顽强的斗志。直到昨天再看《蜡笔小新》的时候才发现,早在很多年前人家的教育就已经比我们现在好很多了~~
小新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亲一个人负担着整个家庭。从理论上来说,小新是上不起很好的幼儿园的。但是就是那个普通的幼儿园,也开设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安全知识的教育、体育知识的教育、美术、音乐那些自不必多说。记得其中有这么几段:
其一:小新在学校做了一个脖子很长的长颈鹿泥塑,需要踩在凳子上才能把脖子伸直。当天老师的作业是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父母看。我想如果在中国的幼儿园,很多老师都会放弃小新的作品,但是小新的老师还是完好无损的亲自把小新的作品送回了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们更加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不是通过虚伪的语言,而是通过行动去尊重。
其二:小新收养小白,虽然给家里带来了很多麻烦,母亲甚至一度不要他养狗,但是后来还是同意了他养小白。在答应他养狗的同时告诉他:你自己决定收养小狗的,以后你就要对它负责,要负责照顾它的饮食带它去散步。然后就在接下来的几天细心教导小新如何照顾小狗,直到小新能独立照顾小白为止。在小新照顾小白的过程中有一件事令我感动——妈妈叫小新带小白去公园散步,同时给了小新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小铲子,并告诉小新:如果小白便便了就记得把它放进口袋带回来。最开始我以为小新一定会把这件事搞砸,但是后来小新真的按照母亲的吩咐把小白的大便放进口袋带回了家。(*^-^*虽然小新也把别人家狗狗的大便带回了家)这样的从五岁小孩做起的家庭教育,想周围的卫生不好也难啊~~
其三:孩子们上自然科学课,搜集蝌蚪。小新和同学们找到了大量的蝌蚪,甚至连牛蛙的蝌蚪都找来了。这点可以看出家长的支持。在把蝌蚪放入鱼缸的过程中,孩子们把恶心的蝌蚪弄洒了,大大小小的蝌蚪钻得老师满身都是,但是老师只是无奈的把蝌蚪放进了鱼缸,而并没有责备孩子们~~我不敢想象我们的幼儿教师碰到这样尴尬的局面会是怎样一幅场景~~呵呵(我没有诬蔑同行哈)。而且通看整部动画片其中学生把老师弄得面目全非后老师发火的局面也难得一见,可这在国内几乎就是家常便饭~~
……
还有很多很多就不多说了,好奇的就带着一双观察的眼睛自己去看吧。但是还是要说一句,虽然《蜡笔小新》中有家庭暴力因素,但是每次发完火之后母亲总是先反省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一味的去责怪孩子,老师也是如此。数年前日本的教育尚且如此,现在恐怕中国的很多教育机构只能望其项背了。
再说另一部动画片《圣斗士》。里面有很多圣斗士们小时候接受训练的场面。不管是少年老成的紫龙、可爱的星矢、恋母的冰河、柔弱的阿瞬,在他们接受训练的童年时代,他们的导师就明确的告诉他们:你们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轻易放弃的。男子汉肩负着未来,必须战胜一切困难,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做到最强,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这个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去年我们区某个学校进行的男孩宣言——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毕竟《圣斗士》是十几年前的动画片了,而我们今天才想起~~
再说一句让很多男士们会骂的话,引自杜甫同志:“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此丈夫乃大丈夫之丈夫,非家里做饭的小男人~~呵呵)
  想想在10多年前:日本小孩五岁就自己穿衣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6、7岁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然后又想起很多年前的一则报道:中日小孩联合进行冬季野外生存挑战,中国的小孩在父母的眼泪里藏了起来,日本的小孩坚强的面对严寒,并斗志昂扬的宣布:将来我们还会打回来,那时候你们一定打不过我们~~呵呵,有点汗颜。
  中国的男娃娃们很多到20好几还在家当袋鼠族,然后找到了女人当小白鼠一族的不计其数。假如那些日本男孩在若干年以后真的打来了,这些所谓的“男人”们又将拿什么去保护自己的妻儿和自己的家园呢?呵呵,但愿不要拿妻子去换个人的小命就好~~
  不过将来归将来,现在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当好一个有良知和使命感的中国人,为有一天能真正挺直腰板堂堂正正的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