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美好年代”
奥运会的计划竟被斥为“无聊透顶”
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碑埃菲尔铁塔在1889年建成之初,招惹了无数骂名。作曲家古诺和作家小仲马等50名巴黎名流联名上书,谴责这个像巨型的空心蜡烛台一样丑陋的钢铁怪物。如果不是因为铁塔上的无线电天线对发展广播事业有用,铁塔在1909年地皮租约到期时就该被拆除了。
但是到了19世纪末,铁塔引起的争议已经平息,普法战争的耻辱和巴黎公社的动荡结束将近30年了,战后的“美好年代”正趋于鼎盛阶段,巴黎准备为世界举办一场盛宴。
19世纪的最后十年也真像一个“美好年代”。电的发明,让巴黎街道的路灯由煤气灯变成电灯;原始的自行车——那种金属轮子的“震骨车”在巴黎满街跑,就像一百多年后在巴黎满街跑的Vélib一样;留声机、电话、汽车、电影……一个又一个改变日常生活的重大发明在这个时代接踵出现。
1900年4月14日,巴黎国际博览会在埃菲尔铁塔下的战神广场开幕。
5月20日,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在巴黎开幕——作为国际博览会的附庸。体育比赛时间与博览会相重合,从5月延续到10月,成了一次马拉松式的奥运会。比赛项目相当广泛,棒球、高尔夫球、板球和拔河都是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奥运会项目,而钓鱼、灭火等没有被承认。
没有开幕式,没有闭幕式,所有比赛的海报和门票上都只注明是巴黎1900国际博览会的节目,不见“奥运会”字样,以至于一些参赛运动员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曾经参加了巴黎奥运会。
妇女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6个女运动员参加了网球和高尔夫球的冠军赛,一位美国女运动员赢得高尔夫球冠军,她总结胜利的原因是法国对手们穿着不利于运动的紧身裙子和高跟鞋。
英国和美国的男运动员也惊诧于法国男运动员的着装——他们总是刚从赛场下来就换上考究的西装。
没有哪届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像1900年巴黎奥运会这样分散:击剑在战神广场进行,自行车和板球在东郊万森纳森林进行,橄榄球在西郊布罗涅森林进行,网球在现在的拉德芳斯附近的皮托岛上,游泳是在浑浊的塞纳河里举行的……这些赛场在百年后都已面目难辨,只有万森纳森林公园和布罗涅森林公园的个别场地依稀可见当年的形状。
巴黎人对这些比赛的态度是冷漠的。因为组织奥运会缺乏资金,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不得不选择让奥运会纳入国际博览会的范畴。博览会方面需要的是娱人耳目的消遣节目而不是按严格规则进行的体育比赛,奥运会的计划竟被斥为“无聊透顶”。当时巴黎报界对奥运会的反应也十分冷淡,奥运会结束后,法国奥委会发布的八百多页的第二届奥运会官方报告也长久无人问津。
顾拜旦失望地在日记里写下:“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对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感兴趣,这个地方就是巴黎。”
体育史学者安德烈·德雷文说:“这是一届被人遗忘的奥运会。”
从巴黎歌剧院屋脊眺望巴黎天际,整个巴黎城尽收眼底。19世纪中叶建造歌剧院时,为解决建筑重量不均衡的问题,在剧院地下挖了个人工湖,这个地下湖成为剧院“闹鬼”传说之由来,也因此有了百老汇音乐剧《歌剧魅影》中“闹鬼”的情节
1924:“为上帝争光”


奥运冠军,苏格兰传教士里达尔死于山东潍坊的日本集中营
24年后,奥运再次来到巴黎。
这届奥运会被称为“伊利克·里达尔和哈罗德·亚伯拉罕的奥运会”而载入史册。半个多世纪后,根据这两位英国奥运选手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烈火战车坊竦昧?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出生于运动员世家的亚伯拉罕(HaroldM.Abrahams)是剑桥大学凯阿斯学院的一名青年犹太学生。深受反犹太分子的歧视和攻击之苦,他一心想成为第一个赢得奥运会百米赛金牌的犹太人。苏格兰青年里达尔(EricLiddell)出身于传教士家庭,父母从英国前往中国和蒙古传教,里达尔在中国天津出生,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也立志夺取奥运会百米金牌,“为上帝争光”。
1923年,里达尔和亚伯拉罕在伦敦的一次全国性运动会的跑道上相遇。里达尔获得冠军,亚伯拉罕落后了两码。两人既是对手,又彼此惺惺相惜。
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里达尔和亚伯拉罕都是英国队运动员。起程赴法时,里达尔才知道百米预赛将在星期天举行。按基督教规定,星期天是安息日,不得工作。他考虑再三,最后决定遵守教义,退出比赛。领队恳请他为国王的荣誉参加比赛,里达尔回答:“国家、国王也都是上帝所造。”里达尔的选择震惊了巴黎赛场,也在英国国内引起轰动,他被一些人指责为叛国者。英国选手林赛勋爵见状,主动把自己参加400米赛的权利让给了里达尔,因为那场比赛不在安息日举行。里达尔在最短时间内刻苦锻炼,正式比赛时,不仅夺得他原本并不擅长的400米赛冠军,而且打破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孤身代表英国参加百米决赛的亚伯拉罕也如愿以偿夺得了冠军。
参加完奥运会并从爱丁堡大学毕业之后,1925年初夏,23岁的里达尔以传教士的身份回到他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中国北方,在天津一所教会学校教授化学和体育课程。卢沟桥事变后,他辞去教职,离开城市,深入冀鲁豫边区的农村传教,直到1943年被日本占领军拘留并被押送到山东潍坊集中营。1945年2月21日,伊利克·里达尔因脑瘤死于集中营。




■巴黎传奇
在巴黎十四区皮埃尔·德·顾拜旦大街上的法国奥委会总部,体育史学者安德烈·德雷文为南方周末记者放映了他1995年制作的30分钟长的纪录片《再现1900奥运》。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00年电影刚刚发明不久,已经被博览会作为记录和研究人体运动的工具。摄影师安第纳-儒尔·马雷拍摄了大量片段,由运动员在摄影机前表演他们在奥运会上参与的运动——跳高、击剑、铅球等等。这些影片当年在博览会上放映,是世界上最早作商业放映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