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布莱恩特:曼巴蛇的信子开始转向
2001年夏天,23岁的科比•布莱恩特和26岁的阿伦•艾佛森在总决赛相遇。早在4年之前,1997年全明星之夜的东西部新秀对抗赛上,作为同级生的他们便已经擦出过火花。在那一个夜晚,科比得到31分,而艾佛森取下了新秀赛MVP。4年之后,艾佛森取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得分王,经历了与史上最固执主帅之一拉里•布朗的漫长战斗后,把费城76人带到了总决赛战场。而科比•布莱恩特,在2000-01赛季像一个初尝禁果的男孩一样,一度热中于炫耀自己不断暴涨的得分能力。这两位贪婪的得分手最终都成为了2001年的总决赛的看客,鲨鱼统治了一切,揽下了冠军和总决赛MVP。回首彼时,你或许可以说,那就是阿伦•艾佛森职业生涯辉煌的绝唱,从此直到2006年12月,费城人听到他们的得分王亲口吐露离去的意见前的5年,四度得分王的荣誉下是31岁的年龄与已作别的76人3号球衣。而科比却走向了一条波谲云诡起伏非凡的道路,却在历经波折后,成为了公认的、联盟最强的个人之一。
并且,在斯台普斯球馆,为湖人队缓慢的、重新雕塑强队形象,一如10年前德尔·哈里斯和他的部下们所做的一样。
波折
一如FOX体育专家查理•罗森所说,科比•布莱恩特“私下里傲慢地蔑视队友能力”,对队友极其苛刻,并且喜怒无常。菲尔•杰克逊的自传里透露他在高中时为了展示个人能力,在比赛前三节留力待球队比分落后,而后在第四节疯狂得分来塑造英雄形象,彰显自己的重要性。在意大利长大的他有着迥异于美国黑人的沉静甚至孤僻的性格。他能够在夏天不动声色的苦练提高自己的投射,使自己连续十年都有显著的进步,然而,在被责备出手过多无视比赛时,他也会选择一场都不出手,来让球队明白自己的重要性。
你会说,这些性格——自私、苛刻、高傲,带有些微神经质的暴躁——我们同样可以在乔丹或伯德身上发现蛛丝马迹。然而,在球队无法赢球的时候,这些缺点会被放大。
这就是2004年夏天科比所面临的窘境:鲨鱼离开了湖人,转投热队,临走前把媒体前的科比塑造成了一个自私无比的人。而禅师离任后推出的自传《最后一季》中的某些说法,在为奥尼尔的说法提供了支持后,也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科比是一个难以教导的球员”。几个月后,卡尔•马龙因为科比的原因退役,《洛杉矶时报》的人不失时机的回忆起2004年4月,湖人F4时期,科比因为某个匿名队友的批评大闹更衣室时被马龙劝阻的情景。科比在经历了与鲨鱼的“出手数竞争”、“老大竞争”中最终获胜,但到手的是一支年轻的湖人队,以及鲨鱼抛下的压力。2004-05季,鲨鱼带着热队横行东部,并乐滋滋的观看着湖人的沦落:科比挣扎了一季,最后带着伤看着湖人队史上第三差的战绩,挥别季后赛。
频繁转变的2005-06
2003年,鲨鱼和科比在更衣室里冲突时,禅师企图进行调停,而科比却爆出一句:“住嘴,你没有权利对其他人指手画脚,你才是那个口不择言的烂人。”2005年,当禅师和科比在训练场边握手时,不知彼此心中是否浮起了这一幕——以及其他类似的往事。在媒体上纠缠许久的一对重新握手,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一种战略妥协——两个人像一对演技精湛的外交家,为了彼此的利益而握手。
2005-06季的湖人确实有了起色,但过程颠簸不已。科比在开季的几场比赛中恪守禅师的三角进攻套路,任由奥多姆担任组织角色,不断深入内线要位,克制出手选择,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但当赛季深入到12月后,以对超音速一战为分界点,科比又一次爆发出类似2001到2003年的个人得分欲望——2001年11月,他一场投出惊人的47次出手,投丢了30次,招致了鲨鱼的强烈愤慨。而这一次,科比的爆发比当年还要恐怖。他垄断了湖人的球权,让所有人都充任了观众。我们无从得知这究竟是禅师的授意还是科比的独裁,总而言之,在2006年1月23日,科比的得分浪潮达到了一个荒诞的高度:对猛龙一战,他46投28中,砍下了不可思议的81分。但即便那样,湖人队依然挣扎在季后赛边缘球队之列。
然后,进入2月和3月,科比又变了一种路数。他开始尝试前三节不断助攻队友,第四节才放手进攻。这种单调的比赛风格持续了一段时间,然后在赛季末,他发现这并不能帮助球队,于是他又开始一轮个人得分狂飙。如此反复几遭之后,科比以场均35分以及个人第一个得分王荣誉,率领湖人拿下了西部第七。然后,湖人在西部季后赛第一轮遇上了太阳。
这一次,科比发生的变化最为诡异。在对太阳的前四战,科比场均只得23分。他的出手极其克制,在防守端投入了更大的精力。而湖人居然以弱克强,3比1领先太阳。当然,太阳队最后以4比3荡气回肠的翻盘,而科比在第七场的下半场都没有出手投篮……在反对者那里,这是又一个罪状,证明这个家伙在28岁的年龄,还是那么乖戾。
然而,有一些变化在无声的酝酿。失败者固然没有资格被赞扬,但在败北给太阳之前的一整个月中,奥多姆、科比和湖人,在2006年的4月终于像一支强队一样在战斗了……这两个同样需要球权的年轻人似乎寻找到了某些默契。
比起2005年那失败灰暗的夏天而言,虽然同样是失败,但2006年的夏天,科比的人生似乎开始转往另一个方向。他开始不忌讳成为反派。他攥着曼巴毒蛇出现在封面上,冷酷的摆出一脸“与世界为敌”的架势。这不是他第一次摆酷,只不过这一次,向世界复仇的他采取的方式,与之前不同。
24号的新一季
2006-07季,科比因手术休养错过了开幕两战,湖人2连胜,奥多姆俨然魔术师一样无所不能。而在科比回归的第一战,换上24号的他便听任死敌雷•阿伦在他面前连续两场轰下30分和32分,而科比自己两场合计只得38分。在他复出的前5场比赛中,湖人2胜3负。而科比的出手选择苛刻到消极的地步:对明尼苏达森林狼,他甚至只出手了7次。
11月,科比的膝盖并不活动自如——在11月底败给雄鹿的比赛中,他23投7中,三分线内9投仅1中。在11月,他无法做出往昔随心所欲形同鬼魅的突破切入,相比于乔•约翰逊、安瑟尼、韦德们不断刷分的壮举,11月的科比像是4月与太阳鏖战时的延伸——一个低调的摇摆人。
而且听任雄鹿的里德在他面前轰下45分。
但湖人却在11月打出了10胜5负的战绩。禅师说:“伟大球队与好球队之间的差距是,后者可以在连败开始之前就终结它。”
科比低迷,湖人得利。这一切如此奇怪。
然后是12月1日,湖人对上了13胜3负的联盟老大爵士……此前几天,爵士刚击败了湖人,AK47在第四节防得科比3投不中只靠罚球得了2分。而这一次,科比展示了他惯有的记恨心。
此前场均24分的科比用了12分钟时间就超越了这一数字……第三节,他9投9中,10罚10中,30分,而对面防守他的是联盟最好的防守者之一,AK47……NBA史上单节最高得分是冰人格文的33分、天行者汤普森的32分、张伯伦百分之夜的31分,以及此前科比自己的30分——达拉斯人会记这件事一辈子。两位湖人的球童大喊:“我们看到了8号的影子!”就在前三节,科比劈下了52分,击垮了爵士。然后是第四节,他坐回了板凳,看着队友们例行公事般的打完比赛。
两周之后,失去奥多姆的湖人遇到火箭队。一开场,姚明的神勇一度使火箭以29比10领先到了使比赛悬念灭绝的地步。但湖人在第三节习惯性的来了个大追杀,然后在第四节挽回了13分的分差。加时,第二个加时。科比在第二个加时所有人弹尽粮绝时扣了一个篮,拿到了自己的第53分。湖人自2004年以来首次赢下了两个加时的比赛。
从科比11投5中得19分湖人败北给活塞之后,长达6个星期,湖人只败了4场。而12月打到一半后,科比平均得到接近35分——虽然也有失准的场合,但是,湖人还是在胜利着。
禅师的比重
禅师一如既往的展现出他的魄力——在对雄鹿一战,为了破解对方的联防,湖人投出破队史记录的37个三分却依然败北。禅师把所有主力骂了一遍,斥责布朗和拜纳姆“表现差得可怕”,说奥多姆“完全失去注意力”。败北爵士后,他要求联盟的裁判给予年轻的拜纳姆更多空间。这些无非是表象,但在湖人击败马刺的比赛中——你需要了解击败不是背靠背情况下的马刺是多么艰难的事情——湖人不再畏缩的用三分解决问题,他们正面开战,加强防守,强攻内线,用一个个罚球和联盟最完整的伟大球队抗衡,并且在第三节轰了马刺一个37比22。奥多姆赛后说:“这是我作为湖人队员以来打的最完美的一节防守。”
卢克•沃顿在2006年底变成了优秀的翼侧三分手、三角进攻的杰出策应者,球队的完美黏合剂。2005年从奇才过来的,永远的“沦落状元秀”反面教科书夸梅•布朗,现在成为了联盟屈指可数的可以一对一限制邓肯和姚明的背身防守者,而且成为了一场能送出2次助攻的内线策应者。而19岁的拜纳姆正在有限的出场时间中像一条小型鲨鱼似的在篮下横冲直撞。奥多姆已经可以比以往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更有效的用空位跳射取分,更好的支配球和自己攻击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湖人队正在像一支强队似的战斗。
乔丹时期的公牛,最经典的故事总发生在第三节。乔丹、皮彭和罗德曼慢悠悠的陪你打完上半场,然后在第三节,公牛祭出可怕的防守,瞬息之间风起云涌解决问题,分差拉开,而第四节成为垃圾时间:这是公牛惯用的套路。而湖人正在逼近这一点。在12月中的一周,对马刺的第三节得失分比,,湖人37比22;对小牛的第三节,34比27;对火箭两场的两个地三节,则分别是30比13和25比13。这支年轻的球队已经能够在全场保持注意力与斗志,在落后许多分时依然沉稳的反咬和追袭最后逆转。这是王朝时期公牛的复刻,虽然粗糙而且影影绰绰:禅师已经开始捏制新的雏形——而先于这一切的,是他和科比的通力合作。也许这合作并不真诚,但同样渴望胜利的两个人,至少显然达到了某种战略默契。“我们彼此的感情很深厚,并且出于直觉,任何时候你和科比这样的球员进行如此紧密的合作后,这种关系会变得很深厚,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又重新联接。我认为由其它人让我们重新联结,这会更加困难。”禅师对媒体如是说。
而科比•布莱恩特,正走在某个伟大转型的边缘。
历史会告诉你,1966年,鹰队的功勋教练汉纳姆来到了费城76人,执教此前入行七年每季都拿下得分王、甚至曾经一场砍下100分、一季平均得50分的张伯伦。汉纳姆要求张伯伦减少投射次数,加强防守与全队配合,此举差点使张伯伦与汉纳姆开展师徒斗殴。但在张伯伦被说服转型、得分下降到场均24分后,76人却打出了空前的68胜,并在这一季终结了凯尔特人的八连冠,夺下了60年代仅有的一个不属于波士顿的总冠军。禅师做过类似的事情。他说服了当初场均37分的乔丹,让他将球权更多交予皮彭、帕克森们,带动全队进攻,并且将自己提高为一个不朽的防守者,兵不血刃的击败对手。而在乔丹的得分、个人持球比重下降之后,公牛却开创了不朽的王朝。禅师正在对科比进行着类似的改造:而科比,在经历2001年到2005年的狷狂之后,似乎开始寻找到了“合理”的途径。
从理论上而言,最合理的篮球就是场上五个人都技术全面、性格冷静、勇于承担责任、具有集体精神、技术全面而扎实、视野开阔、富有战术头脑、防守能力突出。但理想状态只存在于电脑游戏之中。勒布朗•詹姆斯在上赛季一度遭遇了这样的谜局:他恪守着团队至上的策略,在关键时刻将球传给有机会的队友让其施射,却得到了败局的结果和懦弱的评价。团队至上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比赛中,一味固守某种教条却并不能得到胜利。球员们是有情感波动的人,做一个球队领袖不仅仅是控球在手组织全局。他需要鼓励每个队友,召唤起每个人的斗志,平衡场上的局势,控制着场上的节奏,在对方势起时压制对方,你必须随时随地阅读场上的形势,注意细节,权衡每一个球员的损益得失,选择传给该传的人,或者自己解决问题。在经历了与鲨鱼合作时的争夺出手权、个人发挥,2004-05季的大包大揽最终失败,2005-06季的多种风格尝试后,科比在对太阳的七战系列赛开始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这也是菲尔•杰克逊的抉择:他让科比学会了更多的阅读比赛。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科比:他克制着自己的投射及自由攻击走位权,时刻保持着对局势的观察和阅读,判断队友的状态,并在防守端不断的提醒队友。在队友能够流畅进攻时,他更多的选择信任队友,信任奥多姆和沃顿,由他们来组织进攻,而自己充当三角进攻中运转的一环。而在需要他接管比赛的场合,他便用他冠绝联盟的个人能力,上演对爵士的52分、对火箭的53分之类的夜晚,并且取下胜利。
他也许依然是那个桀骜、任性、蔑视队友并且孤傲的科比•布莱恩特。在他进入得分节奏后,他还是可以轻易陷入一种“我一个人单挑全世界”似的语境,然后不顾一切的开始向那些轻视他的人复仇。但也许是因为已经得过81分,他无须再证明自己的得分能力,也许是对鲨鱼的仇恨促使他必须获得成功来证明他没有鲨鱼也能夺冠,2006年底,28岁半的科比•布莱恩特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球队获得胜利,并且身体力行。他会在赛前给图阿里夫打个电话开玩笑刺激他,使后者拿下职业生涯最高的23分,他也会与禅师亲密握手,仿佛他和禅师之间的龃龉根本不存在。他的膝盖在上篮时也许仍然不如他在81分之夜那么坚挺,但也许恰好是他仍未完全恢复的伤势才促使他与奥多姆、沃顿分享球权时展现出信任和无私……无论如何,洛杉矶湖人回到了强队之林,而科比•布莱恩特完成了蜕变,正像杂志封面上他握着的那条曼巴毒蛇一样吐出信子。你可以说他变无私了、变懂事了、变成熟了,又或者他什么都没变,依然那么执着、偏激、狂热的追求胜利并且自私。只不过,这一次他把往昔那些用来争夺出手权、队内地位、得分数据、个人荣誉的疯狂热情全部用来争夺球队胜利上了。
你可以想象,那会有多么可怕。
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