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10 共计 10 条
  1. #1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资料图: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我国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已实现逾四成
    我国GDP总量年内可能超过德国成第三经济大国
    德国冷静看待GDP被中国赶超:国民福利更重要
    策划:GDP先生的讲述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 周兆军)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今天在此间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的GDP可能突破二十三万亿元,将与德国的水平相当。
    李德水是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
    在过去五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相继超过法国、英国,居世界第四位,德国居世界第三位。
    李德水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的GDP超过十六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五,预计全年的增长幅度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二00三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最近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最稳健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最好的一段时期。
    但他也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偏快,具体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方面。同时,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节能减排的压力也比较大。
    李德水认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就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导致中国流动性过剩最直接的原因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从国际上看,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元本位式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基本约束力,美元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美元的泛滥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完)

  2. #2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中国GDP将超越德国 CPI上涨快提高生活成本
    德国冷静看待GDP被中国赶超:国民福利更重要
    全国政协常委提出反对“GDP盲目崇拜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25日说,2007年到2020年,只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5.4%,我国就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没有太大的困难”。
    李晓超说,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提的是总量;十七大在此基础上又把总量表述为人均指标,提出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他认为,2000年到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由7858元上升到1608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的人均GDP已相当于2000年的1.69倍。按人均GDP翻两番的要求计算,到2006年已经实现了42.3%。也就是说,我国用6年时间完成了20年时间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的四成多。从这一增长速度看,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没有太大困难。

    李晓超说,虽然如此,对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特别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的时期,既是经济快速增长期,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时期。需要防范风险,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3. #3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相关新闻:
    中国GDP将超越德国 CPI上涨快提高生活成本


    德国媒体认为没有必要为GDP将被中国超越感到担心,国民福利比GDP重要得多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聂立涛发自柏林 7月1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9%,为1995年以来最高季度增长值。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5%。专家预计,年内中国GDP总量有望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德国媒体对此事十分关注,20日,几乎所有德国主流报纸都引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做了报道。

    “中国还远远落后于我们”

    几乎所有报道和评论都比较客观冷静,没有出现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德国认为没有必要为中国GDP快速增长感到担心,并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德国的出口。
    “虽然欧元汇率强势有可能推迟中国GDP总量赶超德国,但是德国从心理上可以和世界第三告别了。但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告别没有多少意义。”《世界报》评论说:“因为国民经济带来的福利比经济总量更重要。尽管中国经济一直在赶超,但就人均GDP来看,中国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国家,德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6倍。”

    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益

    此外,德国还把中国GDP的超越看作一种机会,想从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获益。《每日镜报》援引全德工业联邦联合会(BDI)执行主席克劳斯·布劳尼希的话说:“与中国相比,我们是个小国。如此之小,以至于德国连世界出口冠军的头衔在不久之后也将让给中国——专家预计最迟在2009年。世界冠军还是世界亚军,这并不起决定作用。”
    布劳尼希认为,重要的是,德国同竞争对手们相比自己也要增长。德国出口今年将增长10%。德国迄今一直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中获益。
    《金融时报》则援引德国批发和外贸联邦联合会主席博尔纳的话说:“我们的顾客越富有,对我们来说越好。”

    “担心的应该是中国自己”

    德国媒体还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过热,带来一些问题,需要控制。《法兰克福汇报》的论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使数百万人摆脱贫困,但是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危险:目前中国的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差距拉大。”
    《南德意志报》的评论说:“在德国,人们没有必要对中国新的经济数字感到吃惊。实际上,应该感到担心的是中国自己,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繁荣超出控制。……中国政府必须采取强硬手段给投资者的狂热降降温。否则,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持久危害。”
    德国媒体认为,作为不久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中国将要求在国际经济问题上增大发言权。《世界报》认为,“欧洲、美国和日本私下讨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问题的时代将过去了。”

  4. #4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我国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已实现逾四成
    中国GDP将超越德国 CPI上涨快提高生活成本
    德国冷静看待GDP被中国赶超:国民福利更重要
    全国政协常委提出反对“GDP盲目崇拜症”

    “中国经济正处于跨越德国的坦途中”,这几乎是昨天海外媒体最热门的财经新闻。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达到16.6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年内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大国可能性极大。
    欧元升值“帮”德国

    “三季度的数据已为今年的中国经济盖棺论定,(增速)铁定突破11%。”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但他提醒,由于信贷以及投资增速受到一定的控制,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略微放慢。

    去年,中国GDP规模达21.09万亿元,按照世行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11.3%的最新预测,今年GDP将达到23.5万亿元左右。按照昨天1∶7.4867的最新汇率计算,约合3.14万亿美元。

    德国去年的GDP规模为2.9万亿美元,按照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此前所说的“大约德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也就是2.5%”为基准,德国今年GDP规模将低于3万亿美元。不过,由于今年欧元兑美元升值了约7%,德国GDP可能由此将调整到3.1万亿美元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经济今年想超过德国,还得看剩下两个月人民币是否能“跑赢”欧元。按照市场目前的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年内至少还将升值1%以上,而欧元兑美元目前还很难说。

    目标已完成“四成多”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而十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李晓超昨天表示,2000年到2006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由7858元上升到1608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相当于2000年的1.69倍。按翻两番的要求计算,到2006年已经实现了42.3%。也就是说,我们用了六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20年时间所要完成目标的四成多的目标任务。

    “按此测算,在2007年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5.4%,即可实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李晓超称,从这一增长速度看,实现这一目标似乎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李晓超提醒,对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以上的时期,既是经济快速增长期,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时期,需要防范风险,争取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涉两种计价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李晓超在提及人均GDP翻两番的概念时,完全以人民币为计价标准,没有提及以美元计算。

    如果以美元计算,2020年中国人均GDP应达到31432元,按照目前的1:7.4867汇率,约合4200美元。如果再考虑期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即使按照目前市场最保守的7.0为标准,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也将达到4500美元。

    如果按照罗杰斯的预计,人民币“汇率10年内再升4倍”,那么2020年时中国的人均GDP可能将达到1.68万美元。

    而此前媒体的算法一般是这样:2000年中国人均GDP折合美元为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早报记者张明扬




  5. #5
    高级会员 小学一年级 桂韵纶美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7-08-21
    文章
    2,267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21

    预设 回复: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GDP和德国持平,但是GDP per capita却远远不及呢...慢慢来吧,中国经济发展进20年已经很快了,总有一天会追上挪威,丹麦这些人均GDP很高的国家的,也会变成一个高福利国家~~~

  6. #6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资料:什么是CPI指数?
    渣打银行专家:中国食品价格下滑可能性为零

    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场本来算是例行的新闻发布会早就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因为会上将揭开两个重要的数字,一个是我国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一个是上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所谓的CPI。前一个数字将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体重,后一个数字将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体温。

    两数字公布,经济增长过快是喜是忧?

    上午10点,发布会准时开始,在李晓超发布的一系列数据中,最令人关注的无疑是最新的GDP数据。
    李晓超:“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 意味怎样的增长速度呢,这是2003年度到2006年度GDP增幅情况,从历史数据看出,2007年上半年GDP的增幅已经达到历史最高,事实上在2007年年初,国家制定GDP的目标是8%,而2007年一季度已经高达11.1%.二季度增幅又有了新的突破,这自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是否过热的关注。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
    2003 116693.6 9.1
    2004 136515 9.5
    2005 182321 9.9
    2006 210871 11.1
    2007年上半年 106768亿元 11.5
    除了历史的增幅创新高,与目前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三的德国相比,中国2006年的GDP达到人民币21.087万亿元,约合2.70万亿美元,与德国2006年的2.30万亿欧元(约合2.86万亿美元)GDP仅一步之遥。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幅在11.5%,而德国的GDP增长率,较乐观的估计也仅为2.8%。如果全年均保持上述增速,2007年中国GDP将达到人民币23.51万亿元,德国GDP则至多为2.364万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68万亿元,仅超过中国1.2万亿元。如果人民币略有升值,那么,今年中国GDP有可能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吗?对此,李晓超司长表示,虽然统计和计算方式上有差异,但是不排除有这样的趋势。

  7. #7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李晓超:“从目前来看,与德国的距离会越来越近。”
    除了人们最为关注的GDP,预定在20号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突然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提前公布,CPI6月份同比上涨4.4%.早在2007年2月,央行曾经表示,CPI可以控制在3%以内,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胀,但是,从2007年3月开始,CPI指数同比增长3.3%,此后连续四个月超过了警戒线,四月份为3.0%,五月份为3.4%,六月份高达4.4%,通货膨胀已成定局。除此之外,对于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货币信贷增长等问题都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但是,在一个半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中,有不少问题都难以进行更深入的解读,以致会议结束时,不少媒体的记者依然追问不止。
    我们看到,上半年GDP增幅创下近几年的最高记录,达到了11.5%,这不仅再次显示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而且也拉近了我国与德国等世界强国之间的细微差距,预示着中国很可能在今年进入全球经济前三强。那这样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的记者孙菁也独家专访到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记者:“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GDP同比增长达到了11.5%,有人预测,按照这个速度,到年底GDP的总量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对于这个数据,您觉得是喜是忧?”
    姚景源:“从去年来说,美国经济总量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我们是第四,那么现在按照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来看,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和德国的差距是在缩小,但究竟能够缩小到什么程度,比如说我们能不能够超越德国成为第三位,那个要看年底,而且不仅要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德国经济增长速度,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还不是总量排到第三第四,更重要的我们还要看人均,德国经济去年人均GDP是35204美元,它世界排序是第18位,那我们去年是多少呢,我们是刚刚过2000美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排序,我们是世界上第108位,所以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刻我们更应当去关注人均的变化,这个指标应当是人均指标,它的意义要大于总量指标,当然总量指标也很重要,但是人均指标更重要。
    记者:“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注意到今年上半年GDP总量11.5%外界有很多评论,说这个数字会不会说是中国经济现在发展太快了、太热了?因为你增速太快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那您觉得这背后有没有一些潜藏的危险?”
    姚景源:“11、5%这样的一个增长速度呢,确实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经济是不是过热呢,不能单纯的从增长速度这一个指标来判定。”
    记者:“那您觉得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
    姚景源:“比如说我们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是在11%、11.5%这样一个状态,但是我们还要看目前的结构如何,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1.5%,但我们的价格水平呢,它还是在3.2%这样一个水平状态下,而且我们产业结构调整也出现一些良好的变化,同是企业效益,这个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益是在迅速提高,所以从另外一个,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当中各项比例关系还是比较协调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从11.5%这个速度本身来给中国经济下一个过热的结论。”
    记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温总理提出今年的 GDP增量要控制在8%左右,但是我们看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11.5%,而且比去年同期还要再增速5%,那您觉得到年底这个8%能实现吗?”
    姚景源:“提出这个8%它是个预期性的目标,它不是个约束性目标,是预期性目标,那么为什么提出8%呢?就是说现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我们现在主要矛盾不是增长速度问题,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就是说目前我们一定要把中国经济的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把它转成又好又快,要把好字提到第一位,那我可以说,我觉得应当说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是处在这种又好又快增长这么一种状态。”
    中国经济现在站在进入全球前三强的门槛上,一举一动对世界经济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最新公布的中国上半年GDP数据,也牵动了国际资本市场无数根敏感的神经。今天,我们联系到了几家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
    GDP同比增长11.5%,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否过快,各大投资银行看法不一。
    摩根士丹利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王庆:“这是自1995年以来最快的一年,所以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个速度是偏快的。”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俊:“跟2004年比较的话,我觉得这个速度还不算太快。
    在记者调查的六家国际知名投资银行中,认为上半年GDP增长速度过快,超出预期的还有美林银行,花旗银行,野村证券公司,高盛(中国)有限公司等等,占到了各大投资银行的90% 他们对这一数字表示了各自的担忧。
    摩根士丹利王庆:“如果增长的势头,不一定会保持下去的话,那么这个过热的风险就有可能变成过热的现实,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更高的通货膨胀,也可能看到煤电油运这些重点部门的瓶颈状况会变得很明显。”
    花旗银行经济学家沈:“担心外部的环境不利于中国,外贸的顺差也会缩小。”
    美林银行经济学家陆挺:“我们担心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预期会引发全国性的通货膨胀。”
    调查中,担心有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的投资银行有60%担心外部环境不利于出口的占到了25%,担心通货膨胀的高预期引发更严重的占到了15%。
    根据上半年GDP数据的公布,各大投资银行也对下半年的形势进行了预测。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王庆:“我觉得在这样的数据基础上,会出现一些紧缩措施,下半年的速度会放缓。”
    花旗银行经济学家沈:“我觉得我们不是太担心短期的经济问题,担心的比较多的是中期的一些结构性的调整的压力,但是我们觉得中国的经济没有近忧,有远虑。
    在记者的调查中,同时认为下半年GDP增长速度会放缓的还有美林银行,野村证券中国公司,占到了80%,参与调查的各大投资银行对于下半年的经济预测的几乎一致。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一个速度,我总体上很乐观。”

  8. #8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GDP、CPI的增长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国际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都在第一时间,跟踪、解读今天公布的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但不管怎么说,数字毕竟是抽象的,在这些经济数据和GDP、CPI等等专业术语的背后,是普通老百姓活生生的生活。那他们对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又有什么直观的感受呢?
    在大连市一家农贸市场里,记者见到了前来买猪肉的刘宏生,他正在和卖猪肉的商户讨价还价。
    记者:“有影响吗?对于吃肉来说。”
    刘宏生:“少吃不少,你看9块钱一斤的就多吃点,干活人不吃肉就瘦,我说这一块肉,我得吃三顿。”
    为了能买些便宜东西,最近,刘宏生都是在菜市场快关门前才来,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不光猪肉每斤涨了10块钱,鸡蛋每斤也涨了2块多钱,就连玉米等粮食一斤也涨了1块多钱,算下来他家的生活费每个月增加了80多元。
    刘宏生:“以前家里鸡蛋,一个月得20多斤,现在10斤8斤。”
    记者:“减少了一半?”
    刘宏生:“减少了一半。”
    日常生活开销增高了,刘宏生不得不精打细算,记者发现,要算经济账的还有市场里的商户们。下午七点,早过了菜市场关门的时间,梁芹的的肉摊上还剩下了一大堆猪肉。
    梁芹:“老百姓根本就不吃,没钱买,买不起啊,那一斤肉那么点东西。”
    就在这家菜市场,粮油商户李大梅也为一天天冷清的生意发愁。
    李大梅:“我们也着急,这涨这么些,接受不了。以前那棒子面多少钱一袋啊,以前这45,47,以前47现在56,涨多少钱。”
    记者:“涨了9块钱。”
    在李大梅的进货记录上记者看到,从今年年初,大豆、玉米、面粉都涨了不少,大豆油涨得最厉害,李大梅说,粮油涨价了,可买东西的人却少了,她的利润也薄了。
    李大梅:“说怎么这么贵呢,还能吃的起吗?就这么说,它不能便宜点啊,我说上价贵。”
    李大梅:“这零卖的色拉油上价4.3,卖4.4元,挣一毛钱。”
    让商户们担心的是,如果价格还继续往上涨的话,他们的生意就更难做了。
    李大梅:“已经干上了,就维持吧,那怎么整?现在没办法,不干还不行,摊位费都交给人家了,不干不是干赔吗?”
    粮油涨价了,商户的生意却难做了,那么从事大宗粮食交易的贸易商们,又是什么情况呢?玉米贸易商许国忠告诉我们,粮食涨价的这半年时间,他却赔了整整一个亿。
    玉米贸易商许国忠:“这个损失不止一个亿,从抓粮到现在。”
    许国忠告诉记者,玉米价格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长起来的,当时,由于天气原因,玉米上市推迟了一个多月。而那段时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发达国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制造乙醇代替汽油,而国内,用玉米生产乙醇的企业也大量上马,玉米供应一时紧缺,价格迅速上涨。
    玉米贸易商许国忠:“10月初启动当时是在1300,港口是在1320左右,是正常价,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吧,也就是到11月份已经涨了多少呢?已经涨到是1480。”
    记者:“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涨了100多块钱?”
    玉米价格猛涨,许国忠发现风险大了不少,今年2月,就在他签完几个大订单后,玉米价格每吨又涨了100多元。
    玉米贸易商许国忠:“我跟外商签完了,签完了之后,这个价格是固定的吧,等你再买的时候,价格又起来了。”
    为了维系客户,许国忠只好把高价采购的玉米,按合同里的低价卖了出去。几单生意下来,他几年来辛辛苦苦赚的1亿元就赔了个精光。
    玉米贸易商许国忠:“心情肯定是不好受。”
    对于如何挽回损失,许国忠毫无办法。这几天,王玉民也在为粮价上涨犯愁,从年初到现在,大豆价格一路猛涨了30%,。他的企业生产成本已经接近极限。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目前这样一桶油,它的利润不到五毛钱,我们整个07年的上半年厂里的利润1300多万,我们这么大的企业,一年几十亿的产值,1千多万的利润是太低了。”
    王玉民告诉记者,这次涨价,早在他的预料当中。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物柴油和生物能源这个概念的炒作,那这个应该是,拉动这个进口大豆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早在前几年,王玉民就了解到,发达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的行业日益壮大, 像南美一些国家,原本种植大豆的土地,大部分改种玉米了,大豆价格早就开始上涨了,而去年,由于国际石油涨价的原因,西方很多国家也开始了用豆油炼制生物柴油的生产,使得全球大豆供应紧缺,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价格从2800一下子拉到了3400元。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这个油价格的上涨应该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但是涨幅这么大,还是出乎了我们一些意料。”
    现在,王玉民不得不把产量减少了一半,高价买来的大豆不舍得用,全都存进了粮仓里。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主要是想压后市,看好后市的食用油和豆果的价格还会往上涨,这样的话,企业会有比较高的利润的空间吧。”
    记者:“那这样大家如果都囤的话,那价格还会再往上涨吗?”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对,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让王玉民更为担心的是,大豆价格再涨下去,他的企业就彻底没有利润了。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那就是拉动下游产品的价格的上涨,那可能食用油的价格还会大幅度上涨或者这个饲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了,跟着就是蛋禽,猪肉,肉制品这类的价格上涨。”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这条产业链所有的东西都会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最终还是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
    记者:“当一季度的CPI公布的时候,您曾经说过,拉动一季度CPI上涨的肉禽蛋生产周期短,不会存在长期短缺的问题, CPI上涨没有可持续性,但是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CPI在逐渐走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农产品价格要有一条经济规律决定农产品价值规律,叫做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我们的生产周期也就是半年左右,每年党中央、国务院又非常重视肉、禽、蛋这个问题,又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持久性。”
    记者:“在CPI公布之前,很多人预测六月份的数据将会接近4%,但公布出来的数字是4.4%,这种连续的上涨是否意味着通货膨胀很快就要到来了?”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6月份主要拉动价格上涨的就是猪肉、鸡蛋问题,猪肉5月份上涨了42.7%,6月份上涨了59.8%,6月份肉、禽、蛋的上涨幅度更大,所以就导致了当月CPI的上涨幅度达到了4.4%,刨去肉、禽、蛋上涨因素,6月份的CPI仍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
    记者:“在CPI增长的压力下,传说中的央行加息在这个月会不会变成事实?”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我是说央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是最重要的目标,确实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物价总水平,一个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央行会适时适度地采取货币政策的手段。”

  9. #9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消费提高带动经济发展,关注中低收入群体不容忽视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这些年能保持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但是其中投资和出口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偏大,而消费却没有起到相应的拉动作用。不过,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下了1997年来的新高,同比增长15.4%,超过GDP的增幅。这轮消费热究竟会对CPI拉动多少呢?记者对此做了调查。
    商场经理:“这是截至到昨天的一个销售日报表。”
    记者:“从几月到几月的?”
    商场经理:“从元月一号到7月9日。”
    记者:“报表数据显示什么结果呢?”
    商场经理:“数据是这么一个结果,在去年同期呢,我们从7月1日卖到昨天是9亿4千多万元,那昨天的统计数字是12亿5千多万元。”
    北京翠微百货的白天彪经理告诉记者,从今年上半年以来,商场销售额就一直持续上涨,仅从1至7月份的销售统计显示,销售总额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个多亿,增长幅度达到了32%。
    商场经理:“一个是名表类,名表类增幅在128%,再一个就是化妆品类,增幅在35%左右,穿戴类商品也是分别在男装、女装、男鞋、女鞋在30%到40%之间,这么个增幅。”
    据商场的白经理介绍,与去年同期销售相比,除服装和食品类销售额度增幅较小之外,其它中高档价位的产品都有大幅的增长,而其中涨幅最大的高档手表和化妆品两类商品,其销售比例就占到了销售总额的10%以上。那么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到底怎样呢?我们在商场里做了一个调查。
    记者:“咱们在家庭消费这块,是不是比以前消费提高了一些?
    女顾客:“是高一点,因为一方面是收入高一些,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
    男顾客:“就是因为工资高了,收入高了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嘛!”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六月份增长16%,增幅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霞辉也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情况分析,商场购物和餐饮方面的消费增长势头,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霞辉:“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家庭的一般消费增长上面,举例子家庭的吃、住、行等等这些方面,各方面的消费总体在上升,那么其实家庭消费大头,还在商场的购物,这是一般消费品。”
    如果不是眼下大到房子,小到柴米油盐,都在涨价,大多数人都不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所谓的CPI,一个经济学术语,这么感兴趣。那么,除了粮食涨价和消费增长之外,还有哪些推动CPI持续上扬的因素呢?
    北京星线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刚成立不到两年的私营企业,对于公司的工资情况,市场部经理张明杰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肯定是上涨了。
    张明杰:“基本上每个岗位的工资,都在趋向于往上涨,而且涨幅都比较大。”
    记者:“能不能透露一下你的工资的一个情况?”
    张明杰:“我的工资年薪大概在10万左右。”
    张明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因为近期公司销售业绩一直不错,现在除每月正常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之外,每月还另有1200元的绩效奖励,再加上其它福利、补贴,每月工资比以前增加了约2000元左右。
    记者:“这个占多大比例?”
    张明杰:“大概也在两位数以上,20%到30%以上的样子。”
    而与市场部经理张明杰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公司其他员工们,他们也觉得最近收入的确提高了。
    记者:“觉到这个工资是不是有些上调了?”
    公司员工:“有一些。”
    记者:“那你身边的其他同事呢?其他员工的工资也同样有所上涨吗?”
    公司员工:“对,整体的。”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告诉记者,事实上私营企业的工资增长并不是最快的一个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上涨比例及速度更大。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那么企业也预计到未来的效益会比较好,再加上国家机关的制度改革,那么导致整个全社会工资增长的水平应该这两年有加快的趋势,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据刘霞辉研究员介绍,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这几年工资涨幅反而比较大,而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都已经达到17%以上,其中推动cpi持续上涨的很大原因就是人们的工资收入提高了。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只有职工的收入增长了,那么我们的消费持续增长它才有动力,这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经济增长的目的应该是全社会福利不断的提高,而全社会福利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在随着经济增长在不断地增长。”
    面对不断上涨的CPI指数,国家也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确保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近期粮油肉蛋及消费品上涨问题,国家各部委都积极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种形式的养殖场,确保生猪产品稳定供应。对于一些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市场,商务部实行了每日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各地肉蛋价格情况。目前,财政部已向地方政府拨付猪蓝耳病疫苗经费2.85亿元,同时向各地政府拨付了低保资金4.7亿元,并对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一共补助2.8亿元。在上海,除了和兄弟省份加强生猪的产销合作外,同时增加了对低保人群的粮油帮困发放金额。而在广州市,政府已经决定在5至7月份期间,每月向全市低保和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副食品物价补贴20元,并且从8月份起连续三个月内,继续扩大发放范围,对农村中的五保户,以及政府供养的部分人员,也参照上述补助标准给予物价补贴。
    记者:“随着CPI的上涨,目前商务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给低收入人群一定的补贴,你认为国家这种举措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是我们肉、禽、蛋的供给相应增加,从而使供求关系发生趋于平衡的状态,所以我认为这些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效果也是积极的。”
    记者:“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在CPI上涨的同时生活水准不受影响呢?”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由于CPI的上涨,特别是结构性上涨,主要是食品,特别是肉、禽、蛋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物品的上涨,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党中央、国务院正在制定措施这好似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CPI,肉、禽、蛋的上涨给了农民增收的机遇,总的来说,一个就是防止CPI继续增高,同时呢,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这个基础上,更多的来考虑到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压力。

    半小时观察:让更多的人分享GDP

    在中国的GDP快要超越德国的时候,大家关心最多的还是CPI。因为CPI这个数字与大家的消费和投资关系更紧密,每个人都对它有切身的感受。
    并不是说,中国经济即将跃居世界第三不是重要的成就,但是众所周知,在GDP持续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拼资源、拼人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依靠农产品、矿产资源和劳动力的长期低价,来换取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现在农产品价格上涨、职工工资升高,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对过去单纯追求GDP的一种纠正,让扭曲的价格体系恢复正常。
    这样看来,眼下CPI持续上升并不是单纯的物价上涨,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市场供需发生了变化,如果在CPI上升的同时,能有更多的人分享GDP增长的成果,它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将不仅是量变,还有质变。


    主编:周人杰
    记者:庄严 廖绍军 付豫 高建国 卢群 孙菁

  10. #10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Re: 原国家统计局长:今年底中国GDP将与德国相当

    部分全国政协常委提出: 反对“GDP盲目崇拜症”



    法制网讯 记者杨傲多 部分全国政协常委近日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反对“GDP盲目崇拜症”。
    常委们认为,“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承载了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必须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并提高利用率。如果沿着粗放增长的轨迹走下去,不仅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使全社会无法承受,而且逐年沉淀下来的耗能资产会越来越成为包袱。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常委们建议,要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纳入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轻重缓急,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
    常委们提出,应对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给予足够的重视,过度消费超出经济发展水平,超越经济能力,降低资源效率,导致资源浪费,加剧资源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并殃及子孙生存权利,必须得到有力遏制。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