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王在此,欢迎来挂号!

智悲讲堂 [COLOR=rgba(0, 0, 0, 0.298039)]昨天[/COLOR]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正在展示征服一切的勃勃雄心,但恶性疾病却来势汹汹。



癌症,令人闻之色变,87%的高死亡率足以让人不寒而栗。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人类与疾病斗争了千万年,究竟,病因何在,治病良方又何在?

病,不简单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人类已知的疾病,大概有30000种。其中约有10000种,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其他大多数疾病,现代医学都束手无策。


按照藏医续部的说法,我们无始以来由贪、嗔、痴三毒,产生了风、胆、涎三种根本病。广而言之,疾病的种类,有些经典说是八万四千种,有些说是四百零四种。如《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亦能除八万四千病……淫欲病分二万一千,嗔恚病分二万一千,愚痴病分二万一千,等分病分二万一千。”《摩诃僧祇律》云:“病者,有四百四病:风病有百一,火病有百一,水病有百一,杂病有百一。”



而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成因可分三种:1、外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2、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3、不内外因:包括饮食、意外事故、猛兽伤害等。这些道理,与《金光明经》所讲的三种致病因素(四大诸根因素、饮食时节因素、四季时令因素),基本上都可以对应。经中亦云:“四大诸根,衰损代谢,而得诸病。”

《中观四百论》说:“贪有从因生,亦有从缘起,从缘所起贪,易纠治非余。”意思是说,贪欲等烦恼,有些是从往昔反复串习的同类因中产生,有些是从外境的缘而起;从缘而起的烦恼容易纠正,从因所生的痛苦,比如由前世恶业所致,就不那么容易断除。


人的病也是如此。病有根本的因,也有相对次要的缘。如果是从环境、气候、饮食等缘产生的偶尔四大不调,可以通过打针、吃药而痊愈;如果病因是由前世杀生等恶业所致,则今生很难治愈。

能根除病根的大医王——佛陀


当今社会,身病或许可以在医疗机构得到治疗,但治愈心病的医院却不存在。虽然有一些心理咨询中心,但心理医生自己在经历劫难时,却不知应该求助于谁。原先向病人提供的治疗方案,在自己身上却完全丧失了效用。

中国古代有孔孟之道、老庄之说,以及各种人文道德、方法论;古西藏有苯波教等的学说理论……虽然人们绞尽脑汁地想尽办法,但都没能成功地治愈内心的烦恼病。



在《杂阿含经》中,佛陀就以世间良医治病的四个阶段宣讲了苦集灭道四谛,大家若深解其义,则能坚信四谛法轮无比合理,也会坚信佛陀就是大医王。首先,佛陀以自己的智慧第一个发现所有众生皆被痛苦所缠,这叫善知病,是第一个阶段。在了知众生的痛苦病后,还要知道病的根源,而这唯有佛陀知道,这是第二个阶段,叫善知病源。其实这就像好的医生,在知道病后他能确诊病的来源。第三个阶段是善知病对治,即佛陀完全清楚遣除痛苦的方法。第四个阶段是“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即众生饮用甘露妙药后,能将病根彻底铲除,从此之后再也不会复发。

这四个法门,任何世间仙人、婆罗门及种种外道导师皆不能了知。可见,若不是佛陀,众生虽然很苦,也无力摆脱痛苦的折磨与纠缠。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就有个名叫耆婆的医师医术非常高明,比起西洋的名医希波克拉底毫不逊色。她曾做过开颅手术,打开一个少女的头颅,取出颅内的寄生虫,最终令病人恢复健康。关于她化腐朽为神奇的治病传说,不胜枚举。


耆婆自认为医术特别高明,有一次对佛陀说:“医治众生内心的疾病,您的教法甘露是举世无双,但治疗众生身体的疾病,我耆婆应该是世间第一。”佛陀为了摧毁他的傲慢,遂将他带到一个雪山上找了很多草药,并将每种草药的来源、功效、药性、治病方法讲得清清楚楚,而耆婆医师对这些草药,有些根本不认识,有些只知其名称而不知作用……经过这件事情后,他完全消除了傲慢,心悦诚服地认为佛陀不仅是烦恼病的医王,在治疗身体疾病方面,自己也是望尘莫及。

其实,佛教对医学的认识很完备,不仅有阐述人体结构、疾病来源、治疗方法的理论,这在《金光明经》、《佛医经》、《医学陀罗尼》等众多经典中都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实践的方法。

挂号!药不能停!

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因此,佛陀在《华严经》中教诫我们:“善男子,汝当于己起病人想,法起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殷重修持起医病想。”


那么,这样的烦恼痼疾能否依靠自学来治愈呢?恐怕相当困难。因为佛法高深莫测,凡夫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有智慧,也难以真正通晓它的甚深意义,佛在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讲解,纵然你的世间学问再高,也很难通达佛教的深奥之义。


可见,挂号大医王的最佳姿势就是依止善知识!

都说专家号不好挂,大医王的号要挂上其实也很不简单,往往需要多生累劫的福德因缘。


因此,一旦遇到良医般的上师,我们应该长期地服药。就像噶当派大德所说,三界众生是长期的患者,服一两次药犹如杯水车薪,绝对起不到作用。


正如堪布所说,“学习佛法的道场就像是一个医院,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医生、护士,还有专家门诊。来自各地的‘心理疾病患者’,应该遵照医生的诊断和嘱咐,这对自己比较有利。”

现在世间上也有许多遣除痛苦的方便,但这些方法,只能让你暂时快乐,解决一两天的问题而已,生生世世的生老死病,唯有佛陀的教言才能治疗。

恭录自: 《前行广释4》、《入行论讲记2》《般若摄颂浅释1》《人生格言系列1》
友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