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就是宗月大师” ——索达吉堪布谈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佛教情结(3)

2016-12-18 索达吉堪布 欧洲菩提学会
温馨提示:阅读前,让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老舍先生就是宗月大师”
——索达吉堪布谈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佛教情结(3)
而老舍先生与宗月大师的情感就更是令人为之动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人,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等,以及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这位日后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文学大师,其最初的文学启蒙就得益于一位佛门中人。
宗月大师俗姓刘,一九二五年出家,用老舍先生的话来讲,就是一位“金子里长起来的阔少爷”,在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皈依佛门后,终于成为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对老舍来说,如果没有宗月大师当初的鼎力相助,凭他幼时的贫寒家境是根本无力迈入学堂的。老舍自己曾回忆过当时大师送他入学的情景:“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老舍作为文学巨匠的第一步,完全是在宗月大师的搀服下迈出的。没有这决定性的最初扶植,也绝不会有老舍日后的发展。也就是说,宗月大师完全改变了老舍的一生。这样看来,一个出家人的善心与品行,不可能不对老舍的身心世界带来强烈的撞击。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也一直把宗月大师当成学习和效仿的楷模,以至于老舍挚友萧伯青在听了“宗月大师”的事迹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老舍先生就是宗月大师。”在萧伯青看来,宗月大师身上的慈悲情怀等佛家品格,与老舍本人助人为乐的品性实乃一脉贯通。
老舍在《宗月大师》这篇散文中,饱含深情地礼赞道:“他是坐化的,火葬后,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了许多舍利;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到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私塾那样!”
不用更多的语言,读者朋友们一定感受得出,在老舍心中,佛陀其实并非如世间君主一样高高在上,用威严而不可企及的目光蔑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在老舍的生命之旅里,佛就是如宗月大师一样善良、觉悟的人。
而这样的佛教修行人还很多很多,我们要做的只是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抛开自己的贡高我慢,平静而谦和地走近他们。如果我们要感受真诚、无私的人性风采,欲采撷光芒四射的智慧花朵,与这些被佛教浸润的有修有证的人们来往,应不失为一条通达目的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捷径。不要把绚烂至极后的平淡当作平庸,也别把令人不辨东西的繁华市井误认作人生的本来风景!去感受一下真正佛子们的天地吧。
——恭录自仅有借鉴与研究是不够的——几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佛教情结初探》
回向偈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行愿品》
>>欧洲菩提学会过渡班开课了!

报名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