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
无形的七种财富


世间上的人都希望发财,所谓“向钱看”已成为社会风气。其实,钱财不一定指有形的黄金美钞,或是房屋地产、有价证券等,这些有形有价的钱财之外,另有一种不受人注意的善财,更为宝贵。

一般有形的财富都是向外去求,无形的财富,如以下的七种善财,则在自己的心中,本为自己所有,就看自己如何去发掘。兹将“善财七法”,略说如下:

一、惭愧:惭愧就是自觉对不起别人,自感愧疚。一个人如果能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兄弟姐妹,对不起妻子儿女,对不起社会大众,对不起朋友,有“对不起”的惭愧心,则所谓“惭耻之服,无上庄严”,人有惭愧知耻的美德,就会受人尊敬,这就是无形的财富。

二、感恩:有的人每天只希望别人给他,这就表示自己贫穷,如果心存感恩,只想给人,就表示自己富有。

三、喜舍:喜舍不一定是施钱财,你不吝于说别人的好话,也不吝于给人笑容,不吝于伸手与人相握,不吝于为人服务,所谓“你丢我捡,是我有福;你要我给,是我富有”。一个喜舍的人生,就是快乐的人生;悭吝不舍,即使是天上的雨露,如果不肯普舍万物,上天于我何益?

四、惜福:人生多少都有一些福德因缘,要好好爱惜,不能糟蹋;如同银行的存款,不要乱花,日用钱财,不能乱用。现在人都懂得存款、储蓄,不也是生财之道吗?

五、助成:助成别人,看似帮助别人,实际上也是自己增光。你建公园,我帮助你,我也可以散步;你建华厦,我帮助你,我也可以躲雨;你修桥铺路,我帮助你,我也可以行走。对于别人的好事,能随力赞助,对别人好,也对自己有益。

六、 智慧:有财富是福报,会用财富才是智慧。智慧是别人偷不去的财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时之财,不看个人之财,有智慧的人才会大公无私。例如,居里夫人最先发 现了镭,但她舍弃申请专利的机会,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世。再如佛教的须达长者,他以黄金铺地,购地建寺,利益众生,他们都是历史上有智慧的富人。

七、 结缘:结缘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赞美别人的一句好话,可能收获比一句好话多出千百万倍;不经意帮人做一件好事,所受的回报也许难以计数。眼看世 上荣华富贵的人,并非完全靠天地父母对他特别照顾,还是要靠自己广结善缘而获得。求外面的财富千难万难,发掘自我的财富,则是轻而易举。

星云大师
来源:学佛网








心行分享
不要让别人来控制你的心情
如何看待寺院佛像被毁
濒死是种怎样的体验
停止抱怨,你的命运开始变好
珍惜每一本佛经
现代科学相距佛教还有多远
无形的七种财富
高僧们的他心通
举手投足皆是人生真义的禅师
难产三天 发愿立安
财富由福报决定
真参实行 鬼神赶斋
争来的功德都是业障
一念善心即为佛
我们都是那只寻找回家之路的猴子
乞丐?乞士!
外婆念佛趣事
占了人间一条命
修道不是为了变得强悍
真正的富裕不是表面上的拥有
批评别人真的是一个很坏很坏的习惯
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一念未了的生死流浪
观音无处不现身
美女饿鬼
修行人当从根本上断掉悭吝心
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八件佛弟子容易犯的“错上加错”的事情
我出家,然后你回家
一位南传禅师的修行开示
真布施不怕假乞丐
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依赖
几十年来我未曾松懈过
从土豪到佛商
妙龄少女病重夭亡 投胎变狗当日还阳
我所理解的青春
死亡 不相信眼泪
我理解的爱情
修行猪猪的故事
喇荣“还俗僧”成就的故事
福尽而死是真理
二块砖的福报
为何现在人学佛不得力?
患癌八年、舍利五彩的居士——一生笃信佛法的舅舅
不忘初心:电影《失孤》的佛理意蕴
居士责骂出家僧人,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求证路上第一课
本来清凉——裴相国
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人和佛法之间的距离
只将此心 推及物类
念佛感应事迹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念佛观莲经七日 欢容端坐见弥陀
婴殇
一个知识分子由基督教转入佛门的奇异经历
放生而后重生
初不信佛的国民党厅长茹素念佛终得生西
若离疑心成所愿
“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地震之殇
“观园”的故事
躲还躲不及
乞讨者的布施
修行的六个要素
点滴之处莫折福
佛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视仇如亲系于心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印光祖师大护法居士往生失败的警醒
在家众不可轻慢任何一位出家人
佛在哪里?
行善可得福报的实证案例
学会忍受世间的孤独
佛教揭开赌博真相
人生学会随缘 才能活得自在
要批评人时,先咬住舌头
佛菩萨化现一和尚 赠送佛珠救一家人
念力的惊世揭秘
济世利他的心
顺其自然
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打坐冥想对身心健康有益
僧人的神秘
人有千算 天止一算
恨谁,就把谁供养
警钟:一位汉地法师的新年寄语
震撼世界的一块墓碑
生命之花 悦然开放
一位小学教师的奇遇
修行只有一件事
21语戒
余财无益
从哈佛博士到白人比丘尼
追随上师北美行见闻点滴
生死的智慧
持诵《金刚经》开悟(2)
持诵《金刚经》开悟(1)
母亲特殊的离世方式让我重新认识佛教
苦而不言 喜而不语
大乘道的核心
智者不锐
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神通何价
学佛问答录
结石是我刚硬瞋心的变现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
生病了要欢喜
看破无常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不等于消极






关于智悲佛网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