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2)


刘女士命运的转变

拙作《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一书初版不久,有一位刘女 士来访问笔者,在谈话中一再表示,过去一直很想做些有益社会的工作,可是始终都不知道门径,因此常常感到遗憾。最近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心中顿然开朗,不仅 对书中所举各种活动感到非常向往,而且还想实际参与这些行善的行列。笔者看她如此地诚恳与热心,因此也就竭尽所知,详加说明和做建议,自此以后,她也就成 为各种慈善活动最热心的支持者。

几个月后,这位女士有一天忽然来访,并向笔者说了许多令人深感意外的亲身经验,她说每一次参加孤儿院的布施后都感到很愉快,虽然从来并不刻意祈求什么愿望,可是事实上却接二连三地产生了许多难以解释的“巧合”,使她深深感到冥冥中对于行善的人似乎都有一个补偿或回报。

她说第一个“巧合”,乃是过去因为购买房子而有了债务,为了减轻利息的负担,曾经设法出售一笔土地,可是两年来不管如何努力都未能如愿,因此至感困扰,没想到自从参加行善后不到四个月,便突然有人来洽购土地,因此也就很快解决了多年来的困难。

第 二个“巧合”便是去年大年初四,她与两个孩子到台中,他堂哥用机车载他们去访亲,在北屯一个十字路口停下后,明明看到两边都没车子,因此便开车越过马路, 没想到这时竟然有一辆计程车突然急驶而来,轰然一声,立即将他们撞倒。附近人家纷纷出来探望究竟,发现他们一车五人全部倒在地上,认为这次必定凶多吉少, 因此纷纷前往围观,他们后来纷纷由地上爬起来,除了发现每一个人的左脚受到轻伤之外,其余都安然无恙。

当时有一个居民告诉她,这一个地点最近已经发生了三次的车祸,每一次都有人死伤,因此极为不吉。他们这次被撞得很厉害,结果竟然都没有受什么伤,实在可说是“奇迹”,他们实在命大。

第 三个“巧合”便是她一生最大的苦恼,也是十几年来一直折磨她的病痛,最近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因此甚感安慰,她说自从结婚之后,不久便患有一种难以启齿 的妇女病,为了治疗此病已经花费几十万,可是仍然没有起色。因此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到处求神拜佛,相命卜卦,甚至请人改运,结果也是徒劳无益。

为此她经常暗中落泪,自怨自艾,有时感到万般无奈和苦闷。没想到正在这种伤心失望,彷徨苦恼的时候,看到这本书,使她产生了新机,后来参加了布施和捐印善书的活动,不仅精神上逐渐感到快慰,而且这一种恼人的宿疾,也因为有人介绍至一家专治此病的药局而大有起色。

然 而最令她感到衷心快慰的是,她的先生最近对她的态度几乎变了一百八十度,过去很冷漠,全然不知体贴,现在却关怀备至,每天晚上甚至都要亲自泡一杯牛奶给她 喝,使她十分感激。这些都是以往所不敢梦想的奢求,现在却都一一成为事实,实在非常奇妙。她说为了更有能力去布施,在四、五个月前便每天五点起床,前往三 户人家替他们洗衣服,以便赚取更多的工资来从事行善的工作,这种决心和义举,实在令人无限的敬佩。

去 年十一月初,这位女士又告诉笔者,她最近因为看到市内一位贫民去世后无力料理后事,乃节衣缩食捐了两千元以助其购买棺木之需。事后不到两三天竟然发现其妇 女病又顿时改善了不少,她说过去的病痛如果是十分,自从认真行善后便减轻为五分,然而此后不管再服用什么医药总是很难再有什么起色,因此感到很困恼,而最 近这一次布施之后竟然感到极为轻松愉快,其他症状也由原来的五分再减为二分。这种神奇的经验,简直令其无法相信,为什么会如此呢,以因果律来说实在也不难 解释。

叶教授的故事

笔者目前所服务的学校有一位叶姓的同事,她先生原来在一所市立国中当校长,有一次报纸登出她先生可能出任当地县教育局长的新职,笔者闻讯后随即用电话向她祝贺,没想到她即刻表示,这是不可能的事。

笔 者问其原因何在,她说她先生从来“不穿运动鞋”,换言之,平常只是知道把学校办好,从来不喜欢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到处“运动运动”,也从未有过这种念 头,即使想要发展,也缺乏“有力的关系”。何况现在还有一个曾经在本地服务,目前在僻远地区服务的对手,正在透过县长,并联合议会议长和全体议员的联名, 竭力向有关的主管当局争取这一局长的宝座。因此她先生被选上的可能性可说微乎其微,甚至几乎不敢想象。

当 时笔者听后,虽然不能不同意她的看法,然而却向她表示,尽管依目前情况的悬殊看来,大势似乎已定,不过您们夫妇平日除了奉公守法之外对于种种慈善事业都是 最为热心,所谓善有善报,说不定这次您的先生可能会脱颖而出成为黑马也未可知。没想到大约一周后,笔者的推断居然获得了应验,当时闻者无不深感意外和惊 讶。笔者不仅由此了解政府选拔人才的坚持原则,同时也证验了善有善报好人必能出头的道理。

又 有一次,这位同事的么儿骑车不慎发生车祸,被机车撞断了一条腿,幸亏没有脑震荡或其他严重的伤害。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治疗,骨折的 部分始终未能痊愈,走路时仍然很痛。后来还发现受伤的一脚有逐渐肿胀的现象,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治疗,他们曾经先后两次带他到台大医院,接受最新仪器的检 查,结果每次医生都表示,腿上的神经似有麻痹的现象,要恢复正常机能,目前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

这孩子在失望之余,便经常表示悲观消极,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再也无法定下心来念书,脾气也变得很暴躁,因此全家人都为此而操心和头痛。后来这位同事在无意中向笔者透露此事,笔者听后便向她建议,既然连台大医师都无能为力,何不用他的名义作一次布施试试看,她听后认为还有道理,那天中午回家时便至邮局汇了两千元,捐给一家慈善兼教化的机构。

后 来这位同事告诉笔者,她寄了这笔捐款之后不到一周,没想到便有一位小学老师告诉她,在嘉义六脚乡的乡下(湾内)有一个接骨师医术极为高明,许多大医院无法 医治的都去找他。这位同事虽然半信半疑,然而为了孩子的康复,因此也就送他前往该处就医。这位接骨师加以详细诊断后表示,他的骨折接合不良,必须重新接 合,随后便立即动手矫治,虽然当时十分疼痛,然而事后却感到比过去轻松不少,以后再经过数次的医疗,这个孩子的腿伤居然奇迹似的完全复原,走起路来也不再 觉得异样,因此也就再恢复了旧日的欢笑和信心。

更有一次,这位同事还在念大学的老大(平时很信佛,也喜欢布施)在中坜骑机车郊游时,不慎冲落深谷的水泥渠中,同行的友伴当场都大吃一惊,认为这次必定凶多吉少。没想到事后他竟然自动爬起,而且发现毫无受伤痕迹,连摩托车也没损坏,令人惊讶得无法相信这是一个事实。

后 来他说在跌落山谷的一刻,似乎有一股非常奇特的力量将他扶住,因此也就奇迹似的避免了一个大劫难。最近这位同事的女儿由一所私立大学毕业,许多同学都找不 到工作,没想到她一毕业,即被留下当助教,而且同时又找到一个极好的兼差。她的工作问题竟然能够如此的顺利,使人深深感到意外和羡慕。由于这位同事一再体 会许多这种奇妙之遭遇,因此后来对于任何慈善活动也就比过去更加热心。

陈老师的善报

有一次笔者参加十大建设的参观旅行,在游览车上认识了一位坐在邻座的陈姓小学老师,在互相长谈之后,发现这位女老师的家庭极为特殊。她先生是一位农学博士,也是一所国立专科学校的校长,她的三个孩子个个都是令人称羡的天才,智商都在一百三十几以上,老三更高达一百五十三,老大老二均先后考上一般公认最难录取的台大医学系,老三虽然聪明,但因太爱运动,不喜念书,大学联考只匆勿的准备了半个月,竟然也考上台大地质系。

更难得的是,这些孩子不仅不会自恃聪明和学业超群,反而个个都温文有礼,非常孝顺父母并尊敬师长,因此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赞不绝口。此外这位老师的哥哥是本地省立医院的院长,也是名噪一时治疗青蛙肢的专家,这位名医曾经遭遇过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据 这位老师说,他过去曾经留学日本,就读长崎医科大学,当时值二次大战末期,美国飞机曾经在长崎投掷一颗原子弹,落弹地点恰巧就在该校,因此全校不论校舍或 人员,均当场被摧毁,并化为一阵烟尘。消息传到台湾之后,大家都认为这一孩子必然难逃此劫,因此全家伤心欲绝。没想到战争结束几个月后,他竟然奇迹似的返 回家乡。家人见其死里逃生突然归来,当然感到万分惊奇和意外,因此也就迫不及待地问他事情发生的经过。

他 说,他所以能够十分侥幸逃过此一灾难,可以说完全是由于一种难以想象,而且近乎神迹的安排。他表示他在就读这一大学的期间,非常用功,从来不缺席或逃课, 不过没想到有一次他寄宿的房东之女儿,有一天在外出时遗失了小提包,因此就不断拜托他陪他一齐去寻找。起先他以课业为重的理由加以拒绝,然而经不起这位小 姐一而再,再而三地恳求,终于不得不勉强加以答应,陪着她前往远处的山区寻找遗失的物品。然而就在他们远离学校到达山区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天边一阵异乎寻 常的闪亮,随后又听到一阵低沉的爆炸巨响……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次勉强的外出,竟然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空前最大的浩劫。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户人家能够如此的美满和幸运,相信也必定其来有自。笔者在好奇之余,乃进一步探究其家世及先人行谊,没想到一切都不出笔者事先所料。这位老师的家庭,不论是婆家或娘家,几乎都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急公好义,慈悲助人”的楷模。

这 位老师在家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学校是一位大家公认最尽职与最富爱心的老师。她的先生曾经在一所专科学校先后担任训导、总务与教务三种主任的职务,不 仅平时认真负责,一介不取,而且人缘极佳,有口皆碑。因此每次新旧校长交接时,几乎都能立即将各种帐册移交清楚,因此也就赢得校长及同事的充分信任。最近 一任校长在离职前为了爱惜人才,乃设法保荐他前往日本进修,并在短期内取得农学博士学位,事后又自动向教育部极力推荐他接长该校,结果果然善有善报,好人终于出头,她的先生不久便也顺利荣升,接长该校。

此 外再以其公公为例,由于过去家境不裕,他却能够子代父职,克勤克俭,维持家计,照顾弟妹,并抚养他们成人。后来分配祖产时,竟然还把最好的土地全部让给几 个弟弟,而自己却只保留河边贫瘠的一小部分。这种舍己为“弟”照顾弟妹的精神,使得所有的邻居和族人都深受感动和佩服。后来由于无法在家乡继续农耕为生, 只好由故乡迁居嘉义,任职学校机关。当时由于待遇菲薄,加上子女极多(八个),因此生活极为清苦。

然 而在此期间,他仍然继续鼓励其弟弟的孩子前来嘉义读书,对于这些远来嘉义求学的侄儿(前后共有四人),不仅供给食宿和学费,而且更难得的是,凡有佳肴美 食,都要让他们优先享用,真是爱护备至,闻者动容。难怪后来这位大家公认的大好人在操劳过度与世长辞时,其弟妹亲戚,甚至邻居好友,莫不痛哭失声,伤心欲 绝,其中许多堂堂大男人,甚至在灵前嚎啕恸哭终至昏倒。可见其公公平日为人之善,与受人爱戴之深至何种的程度。

佛 家常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能孝顺父母,爱护弟妹,重视五伦,教好自己的子弟,然后再推己及人,广被爱心,便可说是成就了最根本、最具体、也是最有意义 的慈善事业。孝悌之家必有善后,然而许多人却不明此理,常常喜欢以慈善活动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却舍近就远,不见舆薪,而忽略了“慈善应以双亲和家庭着手” 的道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何老先生的善举

此外还有一个活生生的实例。距离嘉义不远的民雄乡有一位何老先 生,自从民国四十八年其令堂去世后直至目前,每年岁末都大量布施白米和现款,使全乡贫民遍受其惠。据说他每年所发的白米常达三四百斗,所发的现款也达五六 万元之多,而且年年如此,从不间断。在平时更是乐善好施,热心公益,该乡唯一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便是他们捐献的成果。笔者心想如此难得的大善士必定也会有 不寻常的善报,在多方探究之余,果然也不出所料,发现许多令人惊异的现象。

何老先 生的所有子女,不仅都接受高等教育,而且个个表现都很杰出,家庭也都非常美满。其中老大不仅是县议员,而且还创办了一所私立高级职校,该校发展之迅速与学 生人数之多,堪称本省南部同类学校中的第一位。此外最近又创设了全国规模最大(占地七千坪)的幼儿学校。目前这两所学校均蒸蒸日上,赞誉交加。老二是目前 该乡的乡长,现在可说政通人和,有口皆碑。老三从事贸易事业,近年来也都一帆风顺,不仅替个人累积不少财富,同时也替国家赚取了可观的外汇。老四是药剂 师,目前已经继承了父亲主持药局的事业。

据 当地居民表示,近几年来,这家药局的生意之好和取药病人之多,很可能是各地药局中的第一位。据称在每年夏季或感冒流行期间,他们为了应付川流不息的大群人 潮,有时都要事先把药品依各种可能的症状,分门别类加以调配(例如感冒流鼻涕的放在一边,有发烧现象的又放一边等等),并且分别包装妥当,以便患者来后, 一问病情便可以立即取走服用。这种现象实在闻所未闻,十分罕见。此外四个女儿也都分别嫁给国外与国内的银行家、实业家和医生,何家的子弟个个都能安享人间 的荣华和幸福,无疑的也有相当的道理在。

砖瓦工厂的发达

刚 才提到生意隆盛的现象,笔者还想到另一个很好的实例。笔者有一个叶姓的亲戚,在云林县斗六市经营一家建材(砖瓦)工厂,虽然这位工厂的老主持人甚为木讷, 不善应酬,然而秉性忠厚,心地善良,对于公益事业一向极为支持,尤其经常捐献巨量的建材以协助各种公益事业(尤其是庙寺和学校),因此博得普遍的好评。

由 于几十年不断地大量捐献,因此也产生了一种明显的“奇迹”。许多当地的其他同业者,不是经常发现生产过剩,销路困难,便是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而呈现生意时好 时差,极不均匀的现象。近年来建筑业又普遍受到不景气的影响,许多工厂不是大量减产,便是纷纷停工,甚至因而关门大吉者也不在少数。

然 而笔者这位亲戚的工厂,自光复之初创设以来,似乎愈来愈兴盛,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不仅很少受到景气的重大影响,而且生产的制品始终都维持十分畅销的现象。 不仅经常供不应求,而且几乎一年到头都被订购的客户日夜催货,有时为了争取交货的顺序,许多顾客之间还时常引起不少的纠纷。

这 些都是笔者经常亲自目睹的事实,也是当地工商界人士经常引以为羡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然而事实上据笔者所知,这家工厂的负责人既没有实施什么科学的企业 管理,也不善于各种交际的手腕,更没有什么“祖传秘方”或专利的技术,因此其生意的兴隆似乎只能以“巧合”来解释。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兴隆的现象竟 然持续维持了一二十年之久,直到目前仍然方兴未艾,不逊往日,这种现象是否“单纯的巧合”?或者另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实在令人值得深思体会和耐人寻味。

最近(七十三年十月)该叶老先生不幸去世,据其家属表示,附近一所规模宏大的庙寺(受天宫,该寺亦为叶老先 生捐献土地及建材所兴造)在翌日竟由“北港朝天宫大妈”降文加以指示,文称:“叶魂十世行善,功德圆满,已由吾神带往南天莅任锦衣卫使者一职,一切白色蜡 烛吊联花圈布置均须改换红色,禁用道士,另聘高僧日夜诵经,宴客一律用素食,不得杀生,出殡当天,龙团助阵,圣乐齐出,禁闻哭声。”

笔者在治丧期间曾屡次前往祭拜,并目睹逝者在去世两天后脸色突呈红润,法相极为庄严,且浑身柔软异常,毫无僵硬现象。许多诵经团团员也一再表示,他们来此诵经期间,经常闻到一股奇特的异香,而且整日诵经之后也不像平常一样感到非常疲惫,反而觉得精神饱满心情愉快。

此外在出殡前日,由于全省各地阴雨绵绵,气象局报告也表示台风可能来临,因此家人十分担心,然而次日清晨天气竟然意外转为晴朗,闻者莫不视为奇迹。叶老先生一生行善积德,神人共钦,因此逝世时极尽哀荣,诚为善有善报的又一明证。

欧住持眼疾的痊愈

行 善积德除了对自己的家庭和后代有极为良好的影响之外,对于自己本身的健康和命运的发展更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过去曾经认识故乡一个庙寺的住持(姓欧),几年 前她曾经罹患严重的眼疾,眼中忽然出现一片黑影,几乎无法观看外物。后来转到嘉义就医,花费几万元后仍然毫无起色,许多眼科医生也都表示对此症状没有把 握,因此感到十分的苦恼。


嘉义市行善堂的主持人林先 生知晓此事之后便向她忠告,一个人如果只是念经拜佛,专持“内修”(修慧)毕竟是不够的,假使能够进一步致力于“外功”(修福)的活动,例如布施等等,则 可消除前愆,减轻业障,这时如果有什么病痛或难愈之症,也大都可以逐渐获得改善或解脱。因此要治好眼疾,除了看医生之外,更应当“拼命作善事”。

反 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将医药费的一小部分用来布施,则不仅身体可以早日恢复健康,而且往往可以节省以后大笔的医药费。此外,如果能够将大笔用以保险的费 用,拿一部分来行善,则“事先预防胜于事后的补救”,将来往往可以避免许多意外的危险或麻烦,这是他长期体会得来的一种宝贵经验。

这 位住持听后认为很有道理,因此也就随即参加行善堂每次至育幼院的布施活动,没想到参加几次后,其眼疾竟然奇迹似的大为起色,几个月后便完全恢复健康和正 常。经过这次的经验后,这位住持也就成为行善堂最热心的一位会员,不仅每次都参加布施,而且还经常利用机会鼓励别人响应这种“既利人又利己”的义举。

春风化雨社社员的善报

笔 者还有一些亲身体验的事件足以证明为善最乐以及善有善报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民国六十七年,笔者曾经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和好友组成了一个小团体,称为 “春风化雨社”,每人每月都捐出一两百元,大家凑足后便购买极富教育意义的儿童读物及伟人传记,然后赠给偏僻地区的小学,使这些文化环境甚为贫乏的儿童能 够获得精神的食粮。

我 们每个月赠送一个学校,到目前(民国七三年年底)已经持续赠送了八十个学校,虽然我们的经费很有限,每月只能凑集几千块钱,购买一百多本的书籍(最近较 多,每月可以赠送几个学校),然而每次在赠书之后,总感到自己对于贫苦的儿童,对于教育事业,甚至对社会已经尽了一份的心意,因此心中总是感到十分的安慰 和愉快。

这种捐献的工作持续不断的结果,笔者发现,除了使我们社员与社员之间加强了联系,促进了感情,相处更为融洽之外,无形中还产生了一些“特殊”的现象,那就是本校每年获得升等提名(如助教升讲师、讲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的名单中大部分都是本社的社员。有时由于名额极为有限,竞争极为激烈,然而每次脱颖而出获得提名的也往往都是本社最热心的社员。还有更奇特的是,近年来考上研究所,获得公费,留职停薪,继续深造的也大部分都是本社长期的社员。

此外,有些社员还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例如有一位姓张的老师驾车不慎,被阿里山火车撞落至很深的桥下,结果虽然汽车被撞坏,然而他跟孩子除了皮肉受到轻微的擦伤之外,竟然都安然无恙。一位詹姓的老师骑机车先后被人撞倒了两次,每次车子损坏都很严重,可是人却仅有膝盖皮肤擦伤,其余全然无碍。

还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便是,有一位目前在幼稚园服务的社员,由于平时过分重视事业,以致虽年将届不惑,犹迟迟找不到对象,大家都替他担心,没想到长期奉献努力 行善的结果,最近居然宣布订婚,而订婚的对象也极为理想,因此所有亲友无不替他感到庆幸,甚至视为奇迹。此外,有不少的女社员在怀孕后希望能够生男或育 女,结果竟然也都巧妙的一一获得如愿。

由 于教育工作乃是百年树人的事业,而且愈早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将来收效也就愈大。如果我们能够大量购买优良的图书让儿童阅读,则不仅可以提高其国语文的能 力,同时也可以由此获得大量的知识,学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甚至奠定将来效法伟大人物的志向,因此可以大大地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职是之故,笔者至盼社会热 心人士能够重视这种购书和赠书的教育慈善活动并加以支持,以便尽早发挥促进儿童变化气质的功效。

何同学的中举

除 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实例。笔者服务的学校曾经有一位何姓的学生,为了联合全校具备爱心的同学共同为社会上不幸的人群服务,乃特地组织了一个“慈光 社”。成立之后,由于响应非常热烈,因此立即成为全校最大的一个社团,他们经常利用假日一齐前往孤儿院、仁爱之家、残障儿童收容机关等地慰问。不仅每次都 带给他们礼物和日用品,同时也带给这些不幸的人们无限的温暖和快乐。

此外该社团的许多会员还定期到许多孤儿的家中义务辅导他们的功课,冬令救济时更大力发动全校的师生捐款、捐衣物或书籍,以造福不幸的贫民。总之,这位社长为服务孤儿和社会,可谓殚精竭智,不遗余力,令人十分感佩。

后 来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异的“奇迹”,该生在毕业后随即报名参加一所国立大学夜间部的招生考试,当时她所报名的一系仅仅招收一名转校生,然而报名的人数竟然将 近一百名,由于录取比例太低,因此她始终不敢抱着什么希望。没想到两个月后,她回来告诉笔者,她居然爆出冷门,击败群英,独占鳌头而荣获录取。

消 息传出后,大家莫不深感意外,这位学生还表示,这次报考的学生中,有一位曾经留学日本,而且曾经考上两个高考,当时已在台北附近一个县政府担任主任督学, 由于实力特佳,因此在报考后便信心十足,志在必得。没想到考试结果,竟然以零点二分之差败给这一位初出茅庐的小丫头。笔者由于经常与该生联系,因此对她知 之甚详,该生尽管热心社团活动,但却并非天才型的考试能手,她所以能够如此“侥幸”或“凑巧得不可思议”,这大概只有“天晓得”了。

选自《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4)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3)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2)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1)





关于智悲佛网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