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9 共计 9 条

混合查看

上一文章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下一文章
  1. #1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佳能G系列,可谓高端DC中经典的代名词,其历史之久远、血脉之流长可位居该领域之首。早在2000年,G系列的先祖G1更横空出世,01年的G2更是让笔者魂牵梦萦。在当年强手如林的高端消费级DC领域,G系列凭借轻便的机身、镁合金外壳、旋转屏幕、大光圈镜头、全面的手动设置以及高质成像等特色,一直具有傲视群雄的王者之风!
    六年后的今天,高端消费级DC市场已经严重萎缩,当年残存下来的仅有富士的S系列,以及佳能的G系列了。事实上,我们也难以想到:G6推出两年后才看到G7姗姗迟来。不管如何,G系列的血脉还是延续了下来。而这次佳能给我们带来的G7,更是一款融合G系列众优势,并结合潮流技术的高端旁轴DC。
    优点:复古经典的造型、优秀的操控感缺点:性能并不突出,性价比方面有所不足

    内容导航:
    </IMG></IMG>


    </IMG>

    G系列的开山之作:G1
    </IMG>
    延续经典的G5、G6
      佳能G7采用千万像素CCD和DIGIC III处理器,6倍光学变焦镜头和光学稳定器也是G系列的首创,另外它在微距、动画、对焦等性能上都有显著提升。G系列的设计一向偏向复古,而G7则是G系列中复古味最浓的,它的机身同比也要轻便很多!不过,G7也抛去了F2.0光圈、旋转LCD、RAW这三项G系列的特色功能。
      遗憾之余我们不禁想起G6的命运,在性能相仿的同门师弟A95面前,高价的G6基本难有作为最后黯然而逝。而G7,面对的是性能更加接近的A710 IS和A640。这款机型的综合性能到底如何呢?能否超过同门异派,重奠G系列在高端DC领域的王者地位?
    点击进入G7论坛,与众多网友一同讨论。
    </IMG>
    佳能PowerShot G7的基本参数
    CCD1/1.8英寸、1000万有效像素最高分辨率3648x2736动画1024x768、15帧/秒文件格式JPEG和AVI镜头6倍光学变焦最大光圈F2.8和F4.8最近微距1cm液晶屏幕2.5英寸、20.7万像素电池NB-2LH,720毫安时(可实拍175张)快门速度15-1/2500秒测光方式评价、中央重点和点测光(可联动AF点)曝光模式全手动、光圈/快门优先、程序自动ISO感光度自动、ISO80-ISO1600白平衡自动、7种预设、自定义连拍速度2张/秒,8张体积106.4x71.9x42.5mm重量320克(不包括电池和卡)

  2. #2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一、整体外观:彰显复古,重铸经典
      相比前代机型,G7在造型上的变化几乎是翻天覆地。它的外部结构更加简洁,设计风格更显复古,机身也更为小巧。
    </IMG>  G7取消了G系列一直以来突出的手柄,简化成仅轻微凸出的设计,搭配上一条橡胶带,就成了手柄结构。简化手柄后的G7在握持上无疑不如G6,但更平滑的机身会带来更佳的便携性,也显得更美观。另外,G7也抛弃了硕大的镜头外圈,机身正面显得非常简洁。
      G7延续镁合金外壳,硬朗紧凑,并搭配着精致的磨砂设计。深黑色磨砂外壳让这款机型显得刚毅、威武,也散发出浓浓的复古之风。G7的复古不仅仅来自于黑,它取消了机顶的黑白液晶屏,并将模式转盘、感光度调节转盘置于左右两侧,和传统旁轴相机非常相似。
    </IMG> </IMG>
    佳能G7和徕卡M8(点击可观看大图)
      另外,G7的快门按键也一改以往宽帽子状的造型,而变成较为细小的圆柱形;它的热靴位于闪光灯上方,和快门键所在的平面也有显著落差--这些设计元素大都来源于传统旁轴相机,风格完全不同以往的G系列机型。细看之下,倒和徕卡的数码旁轴M8有7分形似,8分神似。
      由于取消了突出的手柄以及硕大的镜头外圈,G7显得更加小巧平整。机顶凸出的转盘、热靴对便携性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另外,虽然它采用了更高的硬件配置,但机身重量比G6还要轻60克。这种设计对于外出旅游,街头抓拍,都会带来显著的实用性。

  3. #3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二、操控系统:创新融于复古,极之方便
      在操控系统上,评测人员认为G7极具创新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事实上,在操控的便捷方面,G7完全可位居高端DC之首。
      机顶的左右模式转盘分别控制感光度、拍摄模式。它们的阻尼虽比较大,但操控仍算顺畅;柱形的快门键极具传统感,半按和全按的键感分明。一体化的变焦杆显得精致,左右掰动的阻尼适中,操控舒适。
    </IMG>
      G7设有很多快捷功能键,用户无需进入菜单,也无需复杂操作,即可快捷设定某些功能。除了机顶的独立感光度和拍摄模式转盘外,机背的回放健、光圈/快门显示键、对焦模式键、曝光补偿键、四方向键等,都可在拍摄模式下快捷设定功能。
      这款机型如此友善的操作界面,对操控快捷性的影响非常大。在评测人员的试用中,常用的感光度、面部对焦模式、回放、闪光灯、连拍/自拍、微距等,都可以单键控制,结合轻柔的控制转盘快捷设定。</IMG>
    </IMG>
    </IMG>
    FUNC功能菜单界面
    光圈优先下的光圈调节界面
    </IMG></IMG>
    光圈快门显示键下的显示
    连拍/自拍键下的显示
      G7最具创意,最有特色的是新型的控制转盘。这一转盘设计成四方向键的外圈,操控方式为垂直转动,可看作是G6机顶控制转盘的机背版,但前者的可控功能更多。
      在手动曝光模式下,G7的控制转盘直接操控光圈、快门、曝光补偿值;在快捷功能设定界面中,它还可以作选择功能。事实上,只要标示有绿色向下箭头的项目,它都可作选择功能。而在菜单界面中,它也可用于作选择;在回放模式下,它可翻看下一张图片。
      仅此,大家似乎也难于理解评测人员对G7的控制转盘的推崇。从实际操控看,这一操控转盘非常轻盈,轻轻拨动即可大幅度转动。同时,它也有明显的卡位感,防止过度拨动。另外,它设计在常用的四方向键周围,配合操控就显得更加方便、快捷了。

  4. #4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三、硬件配置:进步,不明智的进步
      相比前代机型,G7在硬件上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当结合它所面对的消费群时,我们却很难高兴起来:它取消了F2.0的大光圈和旋转LCD。下面,评测人员将对它的各配置逐一介绍。
      G7采用和A640相同的1000万像素CCD,均为1/1.8英寸。在较小的CCD中集成更多的像素,会对图像的噪点控制、动态范围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佳能此次也引入了最新的第三代DIGIC处理器,据称除了可提高处理速度和对焦算法外,还可有效降噪。
      这款机型采用6倍光学变焦镜头,35-210mm的焦段比前代机型更加实用。但可惜的是,它的最大光圈为F2.8和F4.8,和前代机型的F2.0和F3.0有半档之差,也失去了G系列引以为傲的特色之一。
    </IMG>
      该镜头配备最新的SR(Small Radius)镀膜技术,据称可有效消除眩光和鬼影。另外,G7的镜头还搭配了佳能的IS光学影像稳定器,可将安全快门降低2到3档,提高低快门下手持拍摄的清晰度。这两项技术对G7的提升比较明显,详细请留意下来的评测部分。
      这款镜头可以通过转接适配器,外接广角镜头WC-DC58B和长焦镜头TC-DC58C。它的可拆卸镜头外圈上有一黑点,可和机身上的一凹点对应实现方便的安装。另外,它内置电动镜头盖,无需像G6那样使用外置镜头盖,方便很多。
      G7采用2.5英寸液晶屏幕,分辨率为20.7万像素。它的显示色彩平实,清晰度则比较一般。由于受到硬玻璃反光的影响,它在阳光下的亮度会显著降低,但仍可看清屏幕。该屏幕在稍微偏斜角度观看时,显示的色彩就失准了,而且此时的亮度下降也比较大。
      这款屏幕的硬玻璃表层可有效防护它免受磨损,这也是比G6优胜的地方。不过让人非常遗憾的是,它竟然抛弃了延续多年的旋转屏幕,也失去了G系列的重要特色之一。
      G7还设有光学取景器,并配备屈光度调节功能。这一取景器比较宽大,亮度高。不过,它在广角端时,伸出的镜头也会遮挡住取景器的左下方。

    35mm拍摄的图像,整张图片为实拍部分,而红框内为光学取景器的取景部分
      另外,它的取景误差非常明显。如果拍摄风光,它仍可作为省电的权宜之计,但若用于拍摄特写人像,误差会导致人物主体出现被裁剪的情况。例如上图使用35mm拍摄的图像,使用光学取景器取景的误差非常大。
    </IMG>
      这款机型采用NB-2LH锂电池,容量仅有720毫安时,比前代机型显著退步,而且通用性比前代的BP-511小很多。这款电池在CIPA标准下仅可拍摄220张;评测人员的实拍中,它一次充满电大约可以拍摄165张(模仿日常操作:频繁开/关、开启光学防抖模式、其中约55张使用闪光灯)。
    </IMG>

    G7的存储系统有所提升,除了支持SD卡和MMC卡外,还支持目前新兴的SDHC卡。
      为了兼顾小巧的机身,G7取消了外接交流电接口。以它的市场定位,用户使用适配器实用供电拍摄的几率会比较少,取消该接口也影响不大。不过它保留了视频输出接口和USB数据传输接口。
    </IMG>
      G7仍保留热靴,可以外接佳能430EX、580EX等高性能的闪光灯。上图是它外接580EX后的效果图:小巧的机身,硕大的闪光灯,显得非常不协调。实际使用时,硕大沉重的闪光灯会对握持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5. #5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四、功能设计:全面实用,也有遗憾
      作为高端消费级DC,G7的手动拍摄功能非常全面,测光和对焦模式也具有丰富的可调性。ND滤镜、色彩特效、定时间隔拍摄以及曝光/对焦点包围曝光等都是G系列的特色功能。另外,引入DIGIC III也使得它同样具有脸部优先自动对焦功能。不过遗憾的是,G7取消了RAW图像格式,专业性大降。
    三种自动对焦模式
    手动对焦模式
      G7具有多种自动对焦模式,其中的脸部优先自动对焦极有特色。选择该模式后,它会自动搜寻取景中的人物脸部,并出现白框锁定。此时只要人物脸部不消失,该白框会一直锁定脸部。半按快门后,相机即可实现对该人物对焦。在人像外拍中,评测人员一直使用这一功能,成功率完全达到90%以上,非常实用。
    </IMG></IMG></IMG></IMG></IMG></IMG></IMG>
    两种点测光模式
    两种闪光同步模式
      这款机型具有两种点测光模式,其中的自动对焦点测光是指以对焦点作为测光点,它适用于脸部优先自动对焦、手动选择对焦点对焦,该功能在逆光环境拍摄人像会常常用到。
    </IMG>
    前后帘闪光同步拍摄效果图
      前后帘同步是两种慢速同步闪光模式,前帘同步是指在快门开启时即开启闪光灯,后帘同步则在开门关闭前开启闪光灯。两种模式在高速快门中的差别并不明显,但在慢速快门拍摄运动物体中,它们所造成的拖影效果则完全不同。

    </IMG>
    </IMG></IMG>
    多样的“我的色彩”效果选择
    场景模式中可选色彩强调/交换
      除了11种“我的色彩”外,G7也具有色彩强调和色彩交换功能。在色彩强调模式下,它可以将所选的一种色彩如实记录,而其他色彩则变成黑白,从而凸出所选色彩所在的物体。
      上面是在色彩强调模式下以红色小香炉为样本进行取样,强调红色所拍摄的图像。图中红色物体还原准确,而其他色系的景物都变成黑白(模特脸部有少许红色),可有效突出主体。而色彩交换是指将景物中的一种色彩用另一色彩替代,也极具特色。
      ND滤镜就是灰镜,用于减少射入镜头的光线。佳能G系列大都内置ND滤镜,常用于烈日环境,或者拍摄流水、车流、运动员等。它的开启和关闭在FUNC菜单中执行,切换中可明显听到镜片移动的响声,可见它并非通过数码运算进行减光的。
    </IMG>
    </IMG></IMG>
    ND滤镜关闭(1/250秒、F3.5)
    ND滤镜开启(1/30秒、F3.5)
      实拍看,G7的ND滤镜可以降低3档的快门速度,而且对成像质量完全没有影响。

  6. #6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五、各项拍摄性能评测
    拍摄速度
    开机时间约1.2秒
    关机时间
    约1.4秒
    6倍光学变焦时间约1.8秒对焦时间(广角端、室外)约0.4秒对焦时间(长焦端、室外)约0.5秒快门时滞极短拍摄间隔(关闭闪光灯)约0.8秒拍摄间隔(开启闪光灯)约1.0秒拍摄至浏览时间约1.2秒浏览间隔约0.5秒连拍速度(高速SD卡)约2张/秒,连拍8张后速度减慢  上述结果是使用高速东芝512MB SD卡评测的。作为一款高配置机器,G7的开机速度值得称道,1.2秒左右更将硕大的镜头伸出机外并可进行拍摄,远比G6优胜。它的对焦速度快,时滞在实拍中感觉非常轻微。略感遗憾的是,G7的浏览间隔比较明显,2张/秒的连拍速度也确实比较慢。而且在使用50X速的Kingston SD卡时,它的2张/秒连拍仅可维持1秒。
    光学防抖动
      G7在佳能G系列中首次配置IS光学影像稳定器,也是首款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高端旁轴取景数码相机。下面,评测人员将在长焦段使用较低快门,在防抖动开启和关闭模式下,尽量稳定地手持拍摄进行评测:

    防抖动评测场景,拍摄参数:1/50秒,104mm等效焦距,黑框为下面100%截图部分
    </IMG></IMG>
    关闭防抖动(点击可观看原图)
    开启防抖动(点击可观看原图)
      从实拍看,在安全快门和实际快门差别1档时,IS光学影像稳定器可以非常有效地纠正光轴偏移,提高画面清晰度。从日常实拍看,它在广角端35mm时,稳定手持快门可维持在1/10秒而画面清晰度下降不明显;长焦段的防抖动效能更为明显,一般可将安全快门降低3档。
    镜头成像
      佳能G系列在广角端的变形控制较受非议,G7全新设计的6倍光学变焦镜头也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分别评测它在35mm、80mm和201mm的变形,以及广角端各光圈下的成像表现:

    广角端35mm
    </IMG>

    中焦段80mm(点击可观看原图)


    长焦端210mm(点击可观看原图)
      从实拍看,G7在广角端仍然是出现一些桶形畸变现象,但并不严重,比一般家用相机的35mm广角端变形控制要优秀。而在中焦段和长焦端,画面的变形现象非常轻微,几乎无法使用肉眼辨别。下面是广角端不同光圈下的成像比较:</IMG>
    </IMG>
    </IMG>
    </IMG></IMG>
    </IMG></IMG>

    边沿成像评测场景,黑框为下面100%截图部分,点击下面截图可浏览原图
    </IMG></IMG></IMG></IMG></IMG></IMG></IMG></IMG></IMG></IMG></IMG></IMG></IMG>
    F2.8
    F4.0
    F5.6
    F8.0


      从实拍看,G7在广角端使用F2.8的最大光圈拍摄时,画面边沿成像比较逊色:暗角明显,细节解析能力低,色散现象也比较明显;当光圈缩小1档调至F4.0时,暗角情况略有改善,边沿锐度也显著提高,色散改善的现象尤为明显;当光圈再缩1档到F5.6时,暗角非常显著得减少,边沿锐度和色散也得到有效控制,此时综合成像具有较高水准;而在最小光圈F8.0下,暗角改善不大,边沿成像反而有下降迹象。

  7. #7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感光度和噪点
      G7提供ISO80到ISO1600共六档感光度选择,高感光度的实用性在高端DC中备受关注,但可惜的是,流行机型都使用集成高像素的小CCD,高感光度下的噪点控制难于让人满意。而采用宣称可有效降噪的DIGIC III处理器后,G7的噪点控制能否有惊喜呢?

    评测场景,红框为下面100%截图部分
    </IMG>

    ISO80
    </IMG>

    ISO100
    </IMG>

    ISO200
    </IMG>

    ISO400
    </IMG>

    ISO800
    </IMG>

    ISO1600
      从实拍看,G7在ISO80和ISO100下的画面相当纯净,日常实拍中,即使在阴影部位它也少有噪点。在ISO200下,画面的噪点增加也并不明显,但此时由于处理器的降噪处理,导致画面的锐度有明显降低。在ISO400下的噪点稍有增加,但画面变化更为明显的是锐度,此时由于降噪处理而导致的细节损失是比较明显的。但评测人员觉得仍具较高的实用性。
    </IMG>
    ISO800设定下拍摄的实景(点击可观看原图)
      在ISO800设定下,画面主要改变是噪点显著增加,细节也有明显损失。实拍图片如果用于小尺寸浏览和冲印,它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如果用于原尺寸浏览和大尺寸冲印,噪点和细节表现上的缺陷将非常明显。在ISO1600下,图像的实用性很低。综合来看,G7的降噪表现比佳能旗下的同“芯”家用机型优秀,实用感光度达到ISO800。
    1cm微距
      G7的最近微距拍摄距离达到1cm,可以拍摄到非常细小的物体。下面,我们评测它在不同光圈下的成像,以及开启和关闭防抖动之间的成像是否存在差别:
    </IMG></IMG>
    </IMG></IMG>
    </IMG></IMG>
    微距评测场景
    1cm微距拍摄部分,蓝框为下面截图
    </IMG></IMG></IMG>
    F2.8光圈、开启防抖动(点击截图可观看原图,下同)
    F4.0光圈、开启防抖动
    F4.0光圈、关闭防抖动
      从实拍看,1cm的最近微距确实具有极高的放大倍率,而且即使镜头和物体靠得很近,G7的对焦也很干脆、快捷。在成像上,F2.8光圈下的画质偏软,焦点处成像也有些糊。但在光圈缩小到F4.0后,上述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不过此时的背景虚化也要逊色一些。
      另外,镜片防抖技术对成像是否存在影响素有争议。从上述评测结果看,两者几乎没有差别。不过其中一位评测人员观看对比图片后,觉得关闭防抖动的成像会实一些。仁者见仁,关注的网友不妨下载图片进行仔细对比。
    视频拍摄
      G7最高可拍摄1024x768、15帧/秒的无限时有声动画,也可以将动画调至640x480、30帧/秒。下面是两种分辨率模式下的视频:
    </IMG>
    </IMG>
    </IMG>
    </IMG></IMG>
    1024x768、10.1MB、5秒
    640x480、14.8MB、7秒
      点击上述视频截图可以下载G7拍摄的视频短片。从实拍效果看,1024x768的视频确实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视频有些卡;640x480下的视频则非常顺畅。G7的声音录制相当清晰,拍摄中周围的环境声音也有良好的表现。值得称道的是,G7的音频录制具有两项参数可调,包括:麦克风电平(自动/手动)、防风屏(开/关),这在DC领域非常少见。

  8. #8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六、实拍样张
    人像盛宴
      鸣谢模特EE、檬檬和阿恩的倾情出镜。我们分别在广州圣心大教堂和沙面两个外景拍摄,在拍摄中,评测人员多使用脸部优先自动对焦,成功率非常高。下面是实拍样张(点击均可观看原始图像):
    F3.2、1/30秒、ISO100
    </IMG></IMG></IMG>
    F3.5、1/100秒、ISO100
    F3.2、1/640、ISO80
    </IMG></IMG>
    F4、1/160秒、ISO80
    F5.6、1/60、ISO80
    </IMG></IMG>
    F6.3、1/60秒、ISO80
    F3.2、1/15秒、ISO80
    </IMG></IMG>
    F3.2、1/50、ISO100
    色彩强调效果
      从实拍看,G7的人像拍摄能力相当强。快捷准确的脸部优先自动对焦暂且不提,它对人物脸部的细节还原相当不错,在缩小光圈时,细节刻画更为出色。这款机型对脸部肤色表现得比较红润、自然,相信会得到许多人像拍摄发烧友的认可。另外,它的细节层次丰富,过渡自然,画面也非常通透。
      当然,它的缺点也不少,较小CCD集成更多像素,造成逆光拍摄下人物脸部噪点明显。另外,G7动态范围也比较逊色,对稍亮或者稍暗的部位表现能力差。另外,缩水的最小光圈,对背景虚化能力也略显不足。
    风光静赏
      35mm广角端对于风光拍摄来说始终是不小的遗憾,集成千万像素的小CCD在动态范围上的劣势也明显体现在风光摄影中。当然,G7的成像比使用相仿CCD的家用相机优秀,在缩小光圈后的锐度有让人惊喜的表现。
    </IMG>
    F5.6、1/200秒、ISO80
    </IMG></IMG>
    F4、1/80秒、ISO80
    F4、1/100秒、ISO80
    </IMG></IMG>
    F5.6、1/125秒、ISO80
    F4、1/40秒、ISO80
      从实拍看,它的自动白平衡基本可胜任各种环境下的色彩还原,晴天下的色彩略偏黄色。G7的细节表现力高,特别是在缩小1档光圈以后,中心和边沿都具有很高的锐度,超过评测人员对一款高端消费DC的期待。这款机型的紫边现象非常轻微,比以往G系列机型大有提高,不过高反差边沿还是出现了一些色散现象。

  9. #9
    论坛管理员 高中二年级 outuo 的头像
    注册日期
    2006-12-29
    住址
    Vienna, Austria
    年龄
    43
    文章
    7,072
    Thanks
    8
    Thanked 15 Times in 14 Posts
    文章
    3
    声望力
    10

    预设 回复: 重铸旁轴经典!佳能高端旁轴DC G7评测

    七、总结和更多样张
      经过多天的使用和外拍,G7给评测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全新的机身设计完全体现了佳能对举步维艰的高端消费级DC的独特理解和定位。G7将前代机型突出的部分都“削平”了,显得更加简洁、亲切和近人。镁合金外壳、精致磨砂,柱状快门和凸显的转盘,搭配上深黑色的涂层,整款机型尽显高贵、复古。不得不承认,G7确有徕卡M8的几分神韵--在这方面的表现,它超过松下的LX2。
      G7全新的操控系统带来了诸多便捷的操作。特别是引入控制转盘,结合四方向键,常用的操作基本不需要进入菜单系统。控制转盘操控非常轻柔,是G7的主要特色之一!这款机型的功能偏向专业,诸如全面的手动控制、对焦点联动测光、对焦点包围曝光、前后帘同步、1cm微距,还有家庭用户比较期盼的1024x768视频拍摄。不过,没有RAW文件格式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IMG>
      这款机型的硬件无疑是非常高端的,千万像素结合6倍光学变焦,基本可满足发烧友对风景、“扫街”、人像、运动、生态等题材的拍摄要求。2.5英寸液晶屏幕也具有高质的表现。光学防抖、闪光灯热靴、ND滤镜,相信会获得许多创作型用户的青睐。不过,失去旋转LCD,失去F2.0大光圈,失去高容量电池,也是刀刀砍在消费者的心上,确实心痛!
      在成像上,较小的CCD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较弱的噪点控制和动态范围就是明证。不过,G7的成像也有很多值得惊喜的地方。人像拍摄的肤色油润、层次丰富、过渡自然;它在风光拍摄中也表现出丰富的细节还原,锐利的画面,它的紫边现象也非常轻微。整体表现超出了评测人员对一款小CCD、高倍率变焦高端机型的期待。
    </IMG>
      或许时代在进步,潮流在更新,G7失去了很多让“G”迷们着迷的性能配置。但它无论是在外观、操控,还是在硬件、性能方面,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显得更亲近高端家庭用户和发烧友。目前4500元左右的市场售价,也秉承G系列高价路线的市场策略。相比之下,同档次的松下LX2和富士S9600仅售3900元和4200元,则更显性价比。
    更多实拍样张

    </IMG></IMG>
    </IMG></IMG></IMG>
    F8.0、1/250秒、ISO80
    F6.3、1/320秒、ISO80
    </IMG></IMG>
    F6.3、1/100秒、ISO80
    F5.6、1/250秒、ISO80
    </IMG></IMG>
    F4.5、1/60秒、ISO80
    F5.0、1/125秒、ISO200
    </IMG></IMG>
    F4.0、1/80秒、ISO100
    F3.2、1/20秒、ISO100
    </IMG></IMG>
    F5.0、1/320秒、ISO80
    F4.0、1/80秒、ISO80
    </IMG></IMG>
    F6.3、1/40秒、ISO80
    F4.0、1/160秒、ISO80
    </IMG></IMG>
    F5.0、1/40秒、ISO100
    F3.5、1/60秒、ISO200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