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显示结果从 1 到 3 共计 3 条
  1. #1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14-08-14
    文章
    367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2

    74 面向未来招生简章

    前言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预科系招生说明

    1、报名条件:

    • (1)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年龄不小于18岁;
    •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人格贤善;
    • (3)对大乘佛法与传法上师有信心,已经或愿意皈依三宝;
    • (4)愿意遵守学会的管理规定,按要求闻思修行,圆满传承。


    2、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3月5日-5月31日,6月1日开学
    (2)开学后至6月30日,能跟上本届班学修进度的学员,也接受报名。


    3、课程安排:



    班 级 学修内容 学 制
    加行班 离幸福很近(共同课程):怎样面对痛苦,金钱到底有多值钱,问佛陀情为何物,幸福的根本是心,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佛法的生命科学观,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信心是最好的财富,初学者不应视师如佛,有十种事情不能做,略说忏罪,怎么样学佛,三殊胜等。 大圆满前行广释、
    莲师金刚七句略讲等
    4年
    净土班 净土教言、
    藏传净土法、
    汉传净土五经释、
    修心利刃轮释等
    4年
    入行论班 入行论广解、
    二规教言论讲记、
    佛子行讲记及相关开示课程等
    4年

    学员报名时,可在预科系的班级中选择一个报名。暂时无法确定所报班级的,可以到第二学期之前再做选择;第二学期开始后学员不得再调整班级。
    预科系毕业后,符合相应条件的学员可以进入学会的正科系继续学修。

    4、报名方式:

    (1) 在线报名:登录智悲佛网直接填写在线报名表: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3)邮箱报名咨询:hfbjwc999@gmail.com


    (2) 电话、短信报名及咨询:13597029657
    1828799632113788123505
    接电话时间:周一至周六的下午13点到17点;若短信报名:请把报名者的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及所报班级等信息发送至上述的报名电话。





    5、资料及费用说明:

    (1)不收取报名费。(2) 学习资料:收取成本费。学员也可以自行刻录光盘,或从智悲佛网下载课程的PDF文档、视频、音频学习。


    预科系教学安排

    1、学期安排
    学期安排:
    每年固定安排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23周的学修时间;每年留6周时间不安排学修课程,用于复习考试和放假。两个学期的时间是:

    1)第一学期:6月1日-11月30日(183天,26周);其中23周安排学习,十一长假放假1周,学期末放假2周。
    2)第二学期:12月1日-5月31日(182天,26周);其中23周安排学习,春节前后放假2周,学期末放假1周。



    2、学修安排

    • (1)每学期学1-2本书及其配套光盘。
    • (2)第一学期的学修内容及标准进度:各班统一学习入门课程,共23节课,学23周,每周学一节课。
    • (3)第二学期开始的学修内容及其标准进度:从加行课程、净土课程和入行论课程的第一册教材开始学习;每周学1-2节课。
    • (4)加行班的实修安排:从第二学期(学习《菩提佛学院预科系加行教材》第一册)开始次第修行。
    • 实修内容包括:
      • 1)加行观修:从“暇满难得”至“发菩提心”共92个引导;每个引导观修4座以上,每座不少于半小时。
      • 2)内加行修持:包含皈依、发心、百字明、供曼茶、顶礼各10万和莲师心咒10-100万。

    • (5)净土班的实修安排: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天念5000遍以上“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或900遍以上藏文阿弥陀佛圣号。
    • (6)入行论班没有统一的实修安排。学员可自己根据情况修菩提心,不用报数。
    • (7)加行班和净土班的学员,若没有条件进行实修的,可以只闻思,暂时不按上述要求进行实修。
    • (8)继续学习:学员在完成预科系某个班的学修后,若没有因缘参加正科系学修的,可选择预科系任一个班继续学习。





    学修管理

    正式学员应按弘法教务处发布的“学修安排”规定的进度看法本、听讲法视频或音频,并按时上报学修记录。
    1、学习方式:学员一般自己在家看法本、听光盘,定期参加小组共修。实在没有条件参加共修的,可申请自学。
    2、共修方式:共修方式有地方组共修和网络共修两种。申报网络共修的学员,应熟悉电脑基本操作、有上网条件,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 (1)所在县级行政区没有相关班级的学会小组;
    • (2)特殊职业、特殊身份;
    • (3)每年累计出差时间五个月以上;


    • (4)残疾或长期重病;
    • (5)海外学员,所在地区未建立学习小组;
    • (6)由于其他原因,确实不能参加地方小组共修。


    3、考试安排:预科系各班在学制内安排2次考试。

    相关证书

    1)加行证:在预科系加行班课程结束前,圆满传承,完成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的修持,按要求主动、真实上报学修记录,遵守学会纪律、配合管理的,将发给学会《加行证》。
    2)对同时满足如下条件者,颁发《菩提佛学院毕业证》:

    (1)完成预科系任一个班课程的闻思,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正科系任一个班课程的闻思;或连续完成预科系任意2个班课程的闻思;这里的“完成闻思”指按时圆满所学课程的传承和看完规定课程的法本;
    (2)参加了所学课程的每次考试;
    (3)参加地方小组共修或网络共修的学员,共修出勤次数达到预科系最低出勤标准(平均每个月2次),每次考试成绩均在合格(30分)以上;没有参加共修的自学学员或共修出勤次数达不到预科系最低出勤标准的共修学员,每次考试成绩均在及格(72分)以上;
    (4)按要求主动、真实上报学修记录,学习态度良好;
    (5)品学兼优,平时能遵守学会的各项管理规定。



    报名指南

    1、课程选择

    学员参加预科系,首先学习共同的入门课程,旨在让每位学员从佛法与现实生活和来世生命的关系等知识学起,在进入佛门之时对佛法产生信心和希求心,为后续长期的闻思修行打好基础。
    完成入门课程后,学员要在加行、净土和入行论三个班中选择一门。学会的课程,对所有初学者都适合,而且是根据众生的根基、意乐不同而设置的。以下是对报选课程的简单说明,希望对大家报名有所帮助。如果您暂时还是定不下来选什么,可以先不选择,在学习入门课程过程中再明晰自己的方向。
    我适合参加加行班学习吗?

    加行班主要学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亦名《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显密一切佛法之基础,一生成佛的究竟正法,堪称为极其难得希有之殊胜论典。雪域历代高僧大德均十分重视《普贤上师言教》,认为此法是精通佛法、趋入菩提必不可少的,被誉为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法门。它不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胜窍诀要点。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说:“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修行者,必须了达《大圆满前行》。”
    加行班的学员不仅要每周闻思一节课,还应完成一定的加行实修。如果您对大圆满等密法有信心,也愿意修十万顶礼、皈依、发心、百字明、供曼茶等加行,就可以选择加行班。
    对大多数世间人来说,这门课程的学修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后续的艰辛与困苦,是单纯闻思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十万个顶礼的修法,对大多数工作繁忙、亲眷众多的道友来说,算得上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实在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就要求每个学员都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与毅力。但我们坚信,如果大家能意识到加行修习的重要性,生起修习加行的意乐,并有弘法教务处与小组同行道友的督促与鼓励,集体互勉互帮的共修远远胜过了一个人势单力薄的修习。既然很多身居闹市的道友都能独自在家中完成加行的修习,依靠集体的力量,一定能圆满学修本课程。
    学会净土班有什么特色?

    净土班主要学习藏传净土法、汉传净土法(《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等净土经论为主要的内容。净土班的设立,就是力争让修持净土法门的学员了解并行持极乐四因:1、发菩提心;2、时时刻刻观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对往生极乐净土生起不

    退转的强烈意愿;3、断恶行善、广积资粮;4、回向善根。在此基础上,尽力持咒与祈祷,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员于临终之际,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您对净土法门情有独钟,愿意闻思净土的经论,也愿意每天念诵5000遍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报净土班。
    入行论班主要学什么?

    入行论班以《入菩萨行论》为主要学习课程。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其精华教义即是大乘菩提心,而菩提心的生起必须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入菩萨行论》正是印藏两地公认的在修学菩提心方面最系统、最圆满的一部论典,是藏地每个正规寺院的必修内容,藏地所有学派的大乘修行人都将其奉如圭臬。在学完《入菩萨行论》后,还将继续学习《二规教言论》、《佛子行三十七颂》等开示人规以及菩提心方面的教言。
    入行论班以闻思为主。如果您对显宗大乘佛法的闻思有意乐,可以选择入行论班。
    2、报名注意事项

    如果您有上网的条件,最好直接通过智悲佛网的在线报名提交报名表,填写报名表时,请如实填写个人相关信息,以便我们安排您的学习。我们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保密。
    如果您不方便上网,可以打电话直接报名,也可以发送短信到我们的报名电话;如果采取短信报名的方式,请在短信中写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业、目前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报名的班级等内容。
    您发了报名表,或打了报名电话、发送报名短信后,请静候通知。
    一般在一周内,负责法师会联系您,或把您的报名信息发给当地的发心人员,或告诉您当地发心人员的联系电话。一般在两周内,当地发心人员会联系您,通知您参加共修事宜。
    当您接到教务处负责法师或当地发心道友的电话、邮件时,请务必记录好他们的联系方式。当发心的道友告诉您参加共修的时间和地点时,请妥善记录保存好,以免发生和当地小组失去联系的情况。
    如果到6月1日正常开学的时间,您都没有接到任何联系,说明您的报名表或报名短信可能在流转过程中发生丢失,请尽快联系教务处的报名电话,请求教务处法师帮助及时安排。
    3、常见问题解答

    问:我平时要工作,比较忙碌,不知是否能参加你们的学习?
    答:参加我们预科系学习的,大多是和您一样的在职人员。您不需要来五明佛学院,而是在本地学修。

    如果您能坚持每周在家抽时间学习一两节课,然后一周参加一次小组共修讨论,就可以参加我们的学习。学习佛法是非常殊胜难得的事,只要您有决心和毅力,一定能克服困难,得到不可思议的收获。
    问:我不知道我居住的地方是否有学会的小组,我应该选择地方共修还是网络共修?
    答:很多地区都有前几届的预科系学习小组。本届预科系在您所在的地方是否有小组,要到开学前才能确定。如果您不是经常出差,或身体有病,或要养育幼儿不方便出门,或有特殊职业不方便参加共修的,应选择地方共修方式。如果到开学时间,您所在地区报名的学员人数不够,教务处法师或地方组长会联系您,建议您改选地方自学或网络共修。
    问:我报名参加地方共修的话,不知共修的地点和共修时间是怎么样的?
    答:地方共修,一般是到住房较为宽裕的佛友提供的道场共修。我们会尽量把附近的学员组织在一起共修。共修的具体时间并不是我们硬性规定的,是您所在的小组大家商量后,大部分组员都接受的时间,一般是在周六或周日,每次时间约2.5-3小时。
    问:参加地方共修有什么好处?
    答:参加地方共修不仅可以帮助学员解难答疑、深入串习法义,更重要的是能获得共修特殊的功德。如果是一个人学修,只有一个人学修的功德,如果是十个人共修,每个人能同时获得十个人共修的功德。这一方面对自己积累福报有极大好处,一方面给自己学佛创造了很好的顺缘。学佛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魔障违缘,只有依靠道友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的力量,才能够渡过难关。如果自己在家自学,很容易懈怠,难以长期坚持。地方共修带来的金刚道友互相提携、善知识一同集会的环境,对每个组员都可以起到激励、督促的作用。
    除了有自利的功德,在共修过程中,大家在法义上互相启迪,以自己的精进鼓舞其他道友,也是利他的殊胜方便。如果是发菩提心参加共修,更可以积累不可思议的资粮。
    问:我现在A城市,过一段时间要到B城市去工作,报名时应该如何报?
    答:您如果到开学时间都在A城市居住,可以先报在A城市参加学修。当您到B城市后,请尽快通知您原来的组长,请组长告知负责A城市的法师您要转学的事宜,以及您在B城市的居住地址和新的联系电话。教务处的法师会安排您转学的相关事宜。


  2. #2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10-07-17
    文章
    197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6

  3. #3
    高级会员 新生儿
    注册日期
    2014-08-14
    文章
    367
    Thanks
    0
    Thanked 0 Times in 0 Posts
    声望力
    12

    预设 回复: 面向未来招生简章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国际佛学会
    • 演讲
    • 法宝
    • 课程
    • 实修
    • 资讯
    • 珍爱生命
    • 影音图库
    • 论坛
    • 直播




    3月6日|星期五|藏历正月十六|繁體



    首页 > 国际佛学会 > 欧洲分会 > 如何才是正信佛教
    如何才是正信佛教

    ——一名佛子学佛前后的心路历程

    (奥)圆宇
    我亲近佛教应该是十几年前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和大部分去寺庙的信徒一样,祈求佛菩萨保佑我及我的家人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心想事成。我以为烧香、拜佛、磕头之后就完事了,因为我拜过佛菩萨了,佛菩萨应该感应和加持我的。虽然我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可我总是烦恼不断,事事不如我所愿。听说念“大悲咒”很有感应,于是我也每天早晚念诵,但我还是困惑:为什么我常常不开心呢?我的烦恼为什么这么多?为什么我得到的感应和加持不强烈呢?所有这一切直到去年我开始真正系统地学习佛教基础知识之后才知道,以前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佛教徒而已,我对佛陀的跪拜和祈求无不带着交易的性质。其实佛陀什么也不需要,而我却愚痴地以为上了香、磕了头,佛陀就理应加持我。
    我去年4月份有幸拜见到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大堪布索达吉上师,并于去年6月份加入在他领导下设立的欧洲菩提学会网络弘法班学习,开始系统地、有次第地学习佛法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理如法地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并将它融入于生活中。从此,我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没有学佛法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上香、点蜡烛的真正意义,在跪拜佛陀的当下心念应该怎样去观想,念诵经文时应该怎样去观想。而且我以为,修行只是出家人的事。其实点蜡烛代表祈祷佛法僧三宝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和光明,上香代表燃烧自己帮助众生,以此来提醒自己要修这个福报。修行就是要修自己的心,如果一面镜子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那么这面镜子就不能清晰地照见任何东西。我们凡夫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本来可以清净无染,但现在却被贪嗔痴慢疑等恶毒烦恼蒙蔽住,使我们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来面目。
    没有学习佛法之前,我虽然相信业因果报应,但觉得这个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没有杀人放火,报应也报不到我的头上,却不知当我每次对着鸡鸭鱼肉大快朵颐时都造下了间接的杀生罪业。我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一边吃着动物的尸体,一边脑子里还会想出“我需要补充营养”等等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直到学习佛法以后,有一次我在切菜时不小心切掉了自己手指头的整片指甲,整整痛了一夜。我开始反思,我仅仅是伤到手指头就这么疼痛难忍,那么对于动物,我们残忍地用各种手段杀掉它们、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吃它们的肉、穿它们皮毛做的衣服,难道动物就不痛吗?动物的尸体就真的比植物有营养吗?它们也是有感知的,只是它们不会说话,没有能力反抗。如是再三思维之后,我开始下定决心吃素,不再穿动物皮毛做的衣服,为自己无始以来所造的杀生罪业在佛菩萨前深深地忏悔。
    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以体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下班回家时把工作上的压力和烦恼也顺便带了回去。我常常被各种烦恼包围着,睡眠质量极差,经常是身体躺在床上,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胡思乱想。一直以来,我忽略了身边很多美好的东西。
    学习了佛法以后,我才明白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人们恒时被这八苦奴役着。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俗的,我不屑于用名牌来装饰外表,可是却错误地把工作和事业当作自己全部的精神寄托。我为之付出,也希望它能给我回报。随着佛法知识的慢慢增长,我感悟到自己和一些整天追求名牌的人是没有区别的,虽然立足点不一样,但性质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向外求,希望用外境的改善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现在我明白自己错了,我们的欲望左右着、牵引着我们的心,我们应该向内求。当内心的这面镜子擦干净了,我们的心就豁然开朗了。那么怎样向内求呢?这个答案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教给我们了,只是我们太愚痴,接收不到而已。我们的心就像手机,如果不启动,或者受其他线路的干扰,那么就不能很好地接收信息。至此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们向佛陀祈求,得到的感应却不强烈。如果我们的心门没有打开或者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又怎能接收得到佛陀的加持和感应呢?
    现在每周一次的网络佛法学习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次的共修学习都是在清除心灵镜子上的灰尘和污垢。我不再留恋看那些没完没了的八卦新闻,哪个电视节目好看对我来说不再重要。我发现我的烦恼少了,不再执著于一些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我轻松了很多。虽然为了学习、看书,睡觉的时间比以前少了,但质量绝对提高了,我居然脑袋贴到枕头马上就能呼呼大睡。
    享用到佛法的甘露美味后,我迫不及待地和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劝告他们学习佛法,但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我现在没有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或者退休了再说。“人生苦短,寿命无常”这个词大家非常熟悉,可是你能计划你的寿命吗?10年、20年或者50年,当我们“临走”时,我们真的什么都带不走,财产、荣誉、爱情、美好的回忆都是过眼云烟。如果人死了真的是一了百了那也就罢了,问题在于我们的死亡只是身体死去,心识却在不断地轮回流转,只有我们这一世所造的善恶业跟随着我们。所以我们这一世要像去银行存钱一样积累福报和资粮、忏悔累劫以来的业障,不要等到病倒或者死亡来临时才临时抱佛脚。佛菩萨再怎么样慈悲地赐予加持,可是如果自己业障未除,收到的“信息”就总是有限的。所以我奉劝朋友们赶快行动,加入学佛的队伍,学习佛陀的正法,增长我们的智慧。
    以上是末学在菩提学会学习后的小小心得和感悟,感恩大慈大悲的佛陀赐予的谆谆教诲,感恩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呕心沥血地传扬佛法。

    圆宇:austriabodhi@gmail.com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SSOCIATION






主题讯息

目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目前有1位用户正在查看此主题。(0 位会员和 1 游客)

发文规则

  •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 不可以发表回复
  • 不可以上传附件
  •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