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超心理学研究

  张功耀

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历时很长的研究,直到最后才发现,以
往的研究全是白干。历时300多年的超心理学研究,就是这样的例子之一。

  就现有文献看,中国可能是最早记载未卜先知这种现象的国家,其依据就是
殷王武丁的龟甲占卜。1627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出版《10世纪自然史》最早提到
了英国民间曾经有用纸牌和骰子来占卜的例子。这种占卜大约就是现在英国民间
仍在流行的Aura-Somo(用纸牌占卜疾病的一种方法)的前身。由于未卜先知
“很灵验”,当时的数学和科学都还比较落后,人们还没有找到摆脱这种迷信的
方法,于是,这种现象曾经被错误地当作人类真实存在的超自然现象。

  为了使超自然现象得到一个科学的解释,1775年,一个叫梅斯默(Franz
Anton Mesmer)的奥地利人(他的出生地现在属于德国)提出了“动物磁学”理
论。以后,他又从这个“动物磁学”延伸出了催眠术、心理分析学和心理医学。
梅斯默的学生查斯坦尼(Armaud Marie Jacques de Chastenet)声称,依据梅
斯默的“动物磁学”原理发现了一种新的催眠术,他自己把它命名为“磁性催眠
术”,并且当场实验“成功”了。1778年,维也纳的一些科学家起来揭露了这种
“科学研究”中的作弊行为。1784年,奥地利国王路易十四颁诏,组织一个科学
委员会对梅斯默的“动物磁学”进行科学鉴定。参加这个科学鉴定委员会的有美
国发明家富兰克林和法兰西化学家拉瓦锡。这个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一字不留地否
定了“动物磁学”理论。从此,“动物磁学”便逐渐偃旗息鼓了。

  “动物磁学”理论被否定以后,超自然现象研究却依然在欧洲风起云涌。法
兰西皇家医学会,英国的都柏林皇家科学院、伦敦的心理研究协会都曾经在19世
纪末20世纪初十分热衷于超自然现象的研究,出版了许多理论形态上具有科学和
哲学特征的著作。与达尔文同时提出自然选择理论的华莱士出版过《论奇迹和现
代唯灵论》;发明阴极射线管的物理学家克鲁克斯,提出过电子携带信息在不同
人体之间传播的假说;如此等等。

  1911年,斯坦福大学最早以专项投资的形式,组织研究超自然现象。投资额
度为60000美元。两年以后,这个专项研究以毫无结果告终。大约在1929年,美
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在老牌的心理学家威廉·麦克道格尔(William
McDougall,1871-1938)教授的极力倡导和支持下,为生物学家莱恩(Joseph
Banks Rhine,1895-1980)设立了超感官感觉研究计划。为此,莱恩进行了心灵
感应、透视和未卜先知三个主题33个项目的实验研究。全部实验研究于1934年结
束。莱恩本人对他的结果很满意。自此,他把他所研究的三种现象统称为“超心
理学现象”。以后,超心理学现象逐步扩大到9种。除以上三种外,陆续增加的
有意念力、临死经验、体外经验、生命轮回、经历再现、意念闹腾(借助意念力
移动物体或制造噪声)。莱恩认为,人类的某些感知过程不可能来自已知的感觉
器官。为此,他提出了“超感觉感知”的概念。可是,杜克大学学术委员会在听
了莱恩的研究报告以后感到非常失望。他们希望看到可被重复的莱恩实验,都被
莱恩告知“无法重复”。鉴于此,杜克大学做出了反对莱恩继续从事这项研究的
决定,并辞退了莱恩。此后,莱恩开始寻求其它方面的支持,继续致力于超心理
学研究。1937年,他创办了《超心理学杂志》,把超心理学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

  20世纪70年代,是超心理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到来之前,它已经
有了一个国际性的“超心理学研究协会”,并且所有的超心理学研究都能得到美
国科学促进会的经费支持。很快,一些与超心理学有关的组织、刊物、实验室陆
续创立起来了。

  但是,超心理学本身并不争气,好景只延续了10来年就走向衰落了。美国科
学促进会发现,所有的超心理学实验都不能重复,所发表的超心理学实验报告和
论文都不被主流科学家引用,整个“研究成果”看上去都毫无意义。于是,美国
科学促进会转变了态度,先是削减经费,最后是彻底终止了对超心理学的支持。
接踵而来的,就是超心理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实验室、协会和刊物纷纷关
闭、解散和停办。到80年代末,超心理学终于被主流科学家共同认定为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