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2200元钱环游半个中国的现实计划!
现在是2007年4月18日的下午三点,我已在青岛的怀抱里。踏在硬硬的柏油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很是有些惬意。
我现在的落脚点是在青岛的城阳区。城阳区是青岛的近郊,是进出青岛市区的北大门,到目前为止我只知道这些。
这是我这次征途的第二站。首站和始发地是同一个地点—北京。我把这次征途命名为:环游半个中国(粗略统筹了28个城市)。交通工具既不是自驾汽车也不是骑自行车更不是步行。我选择的交通工具是:(长短途)公共汽车。时间基本定了8个月(基本上每个城市驻足8天)。也就是说:我要用八个月的时间环游半个中国。
大约两年前我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那时年龄还小些,思想准备也不是很成熟。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无时无刻都想走出去,去祖国各地去看看,去陶冶下那颗萌动、狂野的灵魂,去呼吸下大山的空气。而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能量,储蓄足了劲道,所以我选择了出发。
我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中国地图,设计着出行的路线。这次出行不是为了单独的观光旅游(也没有观光的时间和富余金钱)。我已经明确了此次远游的目的:给城市挑刺和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所以这次基本上选择的是大中城市而且不会过长江和黑龙江。初步制定的路线图是:北京—青岛—连云港—淮安市—黄山市—合肥市—阜阳市—周口市—郑州市—洛阳市—西安市—宝鸡市—兰州市—威武市—酒泉市—银川市—延安市—临汾市—太原市—济南市—泰安市—石家庄市—大同市—呼和浩特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乘船到天津市,最后再回到北京市。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长短途)公共汽车而不选择火车是因为汽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些,安全系数略高些座位也比较充足。而且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和同车的人适当交流,能很好的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北京奥运会即将来到的原因,我选择北京和青岛作为起始的前两站。对于北京我着重选择了“行”方面的不足,或许下笔太重,语言太过片面激烈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在此我向那些愤怒的朋友说声对不起。对于以后行程中发现的城市问题我会尽力以公正、客观、平缓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会把每一个问题当作自己的责任来对待,虽然我无法解决掉它,但我会尽力把它给揪出来,摆在明处。
或许有人会问我准备了多少资金应备路上的所需?我说:2200元(200元是郭先生慷慨馈赠的)。呵呵!放心!我不会死在路上也不会半途而返,因为我的行囊里满是信心和勇气!我会把我的心路感受发到固定论坛和大家共享的。
我在想:假若我最后真的成功了还有剩余钱的话,一定去西藏的布达拉宫朝拜下,因为我自始至终觉得那里是全中国最神秘也最隆重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