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题:中国拒绝“政治的谷歌”与“谷歌的政治”
新华社记者李云路王建华颜昊
先是毫无证据地控诉遭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后来又以“最后通牒”的蛮横姿态威胁要求中国取消依法管理否则退出网络搜索市场,继而又是美国政客们和一些政府机构纷纷跳上台面,为其“撑腰打气”,共同演出了一场闹剧。
——一个以拥有雄厚高科技和创新精神而著称的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谷歌,终于不再“遵守”在商言商的普世之道,露出一张“政治脸孔”。这不能不让人们质疑谷歌作为一个“商业公司”的独立性,及其背后支持者的真正目的。
按道理,已经在中国经营了4年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的“谷歌”,不应该不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经商都应该尊重遵守所在国法律、制度的国际商业通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入乡随俗”,赢得丰厚的客户市场与商业利益。
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主权和边疆,必须受到各国法律法规的管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和封建迷信,发表有关颠覆政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种族主义、恐怖主义、仇恨排外情绪的信息,甚至煽动“颜色革命”。
令人遗憾的是,从“谷歌事件”可以看出,谷歌来华的真正目的似乎并非“拓展商务”,而是充当了借助互联网输出思想,进行文化渗透、价值观渗透的工具。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谷歌创始人之一布林,因曾“在原苏联度过童年”,所以对于与政府内容审查合作的道德困境更显突出,他多次向同事和朋友吐露其在华经营的矛盾心理。
既然互联网是自由的,那么谷歌又凭什么打着“信息自由”的旗号处心积虑地将美国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强加于中国,并通过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建立美国的“思想霸权”“文化霸权”?!
谷歌高层与美国官方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据美国《环球政客》网站报道,谷歌是奥巴马竞选阵营的第四大赞助者,目前已有四名谷歌高管服务于美国政府,其中包括将任美国国防部副助理的前谷歌无线产品管理主管阿加瓦尔,而五角大楼还有一些安全专家来自谷歌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谷歌正在成为一个被政治化的品牌,这或许是政客们乐于见到的,但无疑也是这个已经凭借互联网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知名跨国公司的悲剧。当一个商业公司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商业道德准则,人们又凭什么相信其提供的搜索内容不带任何偏见?正如那家披露谷歌与美国政府关系的美国网站所评论的:“当想到谷歌的管理层不断跑往白宫的路上,人们有理由担心谷歌送来的东西,加上了多少美国政治的私货。”
了解谷歌历史的人知道,谷歌创始人相信谷歌有能力“通过信息自由传播民主”,并奉行一个信条“不作恶”——DON’TBEEVIL。但善恶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它不是由谷歌公司来单方界定的,更不是由美国一个国家说了算,否则对美国有利的就是所谓“善”,对美国不利的就一概冠以“恶”名。而且,也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应该看它做了什么。
更不用说,谷歌地图上清晰地展示着各国军事及其他敏感设施,惟独将美国同类设施打上马赛克进行掩护。一些喜欢使用谷歌的中国网民也许还不知道,鉴于谷歌与美国情报部门的密切联系,谷歌用户的搜索记录都将被永久保留,以供美国情报部门掌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谷歌寻求美国国家安全局支持,帮助其分析据称来源于中国的网络攻击,并已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达成合作协议。
中国这些年向世界开放的心态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也会按照自己的步骤和意愿逐步完善互联网的管理,这是中国的内政。更何况,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互联网是不可能做到毫无障碍的绝对自由,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也未允许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放任自流。“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反恐需要,规定警方有权搜索公民的电子邮件通讯,甚至可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监视公民通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也有同样的法案和规定。
无论是去是留,谷歌和美国政客合演的闹剧终究随着斗转星移而被人淡忘,已拥有近4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也只会日益勃兴。但随着时间推移更加清晰并发人深省的是,谷歌事件的背后,美国正在强力推行的“网络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网络战概念的国家,美国正在把网络战作为下一个4年必须应对的现实威胁,美国国防部秘密研发的“网络武器”正企图将触角伸向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有报道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年1月7日邀请包括谷歌CEO在内的信息与网络经营者参加的小型晚宴,讨论如何利用高科技推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干预行动,鼓励民间运动等,称21世纪的工具诸如微博网站TWITTER、谷歌以及视频网站YOUTUBE将是关键。还有报道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网络战士”也已得到广泛运用。据悉,一贯以网络攻击受害者示人的美国,目前拥有“网军”近9万人,专业黑客达5000多名。
或许谷歌正在做最后撤出的准备,或许谷歌仍在犹豫。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不会因为一家商业公司提出要挟,而允许它破坏市场的规则和法治准则。一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企图改变中国社会和法律制度的行径是狂妄和可笑的。中国不欢迎“政治的谷歌”和“谷歌的政治”。
回复: 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制度面前,谷歌是无法站在一个对等谈判者的地位上的,就像中海油不能要求美国国会改变美国的相关资产收购法律,从而让自己可以成功收购尤尼科石油公司一样。
谷歌退出中国的风波远比笔者想象得要长久。先是该公司意外地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或将全面撤离中国市场,理由是不愿再遵守中国对信息的监管制度。随后是美国政府的质疑和西方一些媒体的炒作,谷歌与中国政府陷入谈判困局。
近期,又有消息称谷歌可能会在几个月内采取行动,关闭旗下的中文搜索引擎,谷歌公司高层近日也在美国国会表态,称退出中国已经基本确定,谷歌退出中国似乎已成定局。
从事态的发展顺序上看,商业问题政治化的迹象已然十分清晰。笔者原本以为谷歌事件只为炒作宣传,若单是如此,中国一些网民第一时间给予的关注目光也确实说明,谷歌通过这个炒作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此时谷歌欲走还留,称还在与中国政府官员有关网络审查问题进行谈判。
谷歌也许没有意识到,不论在中国,或是其他的任何国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必须的。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有其自身的要求,外企在中国就应当服从这样的制度安排。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制度面前,谷歌是没有权力站在一个对等谈判者的地位上的,就像中海油不能要求美国国会改变美国的相关资产收购法律,从而让自己可以成功收购尤尼科石油公司一样。
而此时美国政府就谷歌事件继续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有报道称美国政府拟将谷歌事件上诉到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政府的态度让人不得不怀疑,谷歌退出中国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是商业问题,有多少是政治问题?谷歌与美国的安全机构合作姿态日益明显,在这样的态势下,谷歌退出中国的表演,就越来越让中国网民失望了。
一个公司挑战一个国家的权威,在什么时代才会成功?历史表明,只有在100多年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才会出现这样的先例。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曾压制了印度的主权。在现在这个时代,谷歌想要以威胁来达到目的,只能说是看错了时代,看错了中国。笔者相信,中国政府不可能因为谷歌威胁退出而为某一家互联网公司打开绿灯,或者如有人建议的那样,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单独为谷歌开放绿灯,让谷歌可以不审查其搜索结果。
目前,从相关新闻的评论上可以看出,中国网民的态度随着谷歌退出事件的发展在大幅逆转。很多网友表示,如果用退出来威胁中国政府的话,那么就请退出吧。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竞争对手正巴不得谷歌退出后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而网民对谷歌的一再胁迫感到厌烦,在谷歌用夸张的“99%的可能”来描述其退出决定后,也丝毫得不到国内网民的响应。而中国政府也绝对不可能接受一个超越中国主权的外国互联网公司。因此,谷歌目前只能靠一些外媒的支持来增添信心。如美联社16日竟然声称,“没有谷歌的中国,只能是两败俱伤。”
也许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确实会给一些网民带来不便,然而伤得最重的将是谷歌。谷歌失掉的不仅仅是眼下的30%的中国市场,还有未来的市场机遇。
当前,中国的迅速崛起引来世界的关注,中国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惟一保持快速增长的世界经济大国,各国资本都想到中国来淘金。而为了配合美国近来对中国的各种打压政策,谷歌竟不惜逆潮流而动。
可以说,谷歌是自己将自己逼到了死胡同:继续留在中国吧,则因为自己早早放了狠话而会大失颜面;若真的退出中国,则又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大失败。 (作者为北京媒体评论人士)(世界新闻报 陈歪)
回复: 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
回复: 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
中国政府表示拒绝政治化的Google,事实上Google今天拒绝的是一个政治化的互联网。
回复: 国新办网络局就谷歌搜索退出中国内地发表谈话